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和美术馆一墙之隔的菜市场「在画廊工作」

时间:2023-02-03 11:25:13 来源:上观新闻

大家好,和美术馆一墙之隔的菜市场「在画廊工作」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走过几家服装店、咖啡店,间或点缀些木门掩映的老式民居,能看到一间升级版标准化菜场“荟选集市”,旁边挂满各色餐厅的招牌——初来乍到的人会疑惑:这里能办展览?

一墙之隔,门脸收窄,只容一条泥黄色阶梯向上。阶梯尽头,豁然开朗,但新的疑虑又来了——工作人员笑脸相迎:看展还是用餐?

艺廊开在菜场隔壁,展览办在餐厅里?

这家开在进贤路上的“浮域”,按照主理人的解释,是一间“美术馆概念餐厅的空间”。

在上海,越来越多这样的空间难以被“定义”。它们隐没于梧桐树下,融入社区之中;可以将各类消费混搭跨界,也为阅读、展览、演出等精神交流提供空间——这是属于上海的带人文味的烟火气。

“消费不仅是物质需求,也在满足精神乐趣;生活是柴米油盐,但也需要提炼出一些高光时刻。”有消费者写下这样的话:“生活不光在别处,也要在此处。”

展览办在餐厅

步入浮域,与阶梯相同的泥黄色一脉相承,挑高空间的尖顶被做成弧形,落下的帷幔又将光线切割得柔和。大厅正中是用餐区,四围制成不同宽度的阶梯,宽台阶铺上软垫,人们就能用餐交谈。背后墙壁上,挂着画家毛新国的作品——这是他的画展“圆明”的一部分。用餐者一起身,就能与画“脸对脸”。

随右侧台阶而上,是一条展陈作品的长廊,作品风格随之变化:用餐区展示作品多以“菌菇”为题材,进入长廊则出现马、山石等题材,逐步行至长廊尽头的主展厅,则渐渐变为大块黑色水墨的抽象“墨体”系列。

展示场景让人想象“画挂在家里的样子”

“我们希望不了解艺术的人,也能想象到这些画放在家里的样子。”策展人斯顿说,在选择画家作品时,他们特意挑选了部分具象“好懂”且价位适中的画作,“艺术不应该离生活太远。”

不过,让艺术品直接进入“吃喝”场景,不少艺术家一开始是拒绝的。细看画作,极简边框比通常的画框深了一厘米——这是出于展示效果定制,而非为了“安全”。作品甚至未额外加装防护设备,方便参观者近距离观察笔墨变化。“我们向艺术家承诺,出现问题会负责。”斯顿说,布展过程中,首要考虑的是展陈效果,“安全其实没有太多顾虑”。这里营业近一年,各类绘画、雕塑和古陶瓷、古董家具散放陈列,有人驻足观看,有人打卡拍照,还有人带着孩子前来,没出过问题,这让斯顿觉得,“艺术有种让人安静的力量”。

展览办在餐厅,在上海算不上稀奇。浦东新区东昌路515号的东昌新村停车棚,复制过博物馆中三星堆和龙门石窟的展品,还配有义务讲解员;黑石公寓一侧的“黑石M ”酒店,与开在公寓里的艺廊合作,将小型雕塑搬到酒店楼梯间的飘窗上——停车时,上楼间,艺术就这么不经意地撞进生活。

打动艺术家的,也是“生活”。毛新国看过斯顿发给他的空间照片,立即同意将自己在上海的首次展览交给他们。他出生在因《苏三起解》而闻名全国的山西临汾洪洞县,19岁前未曾离开。浮域这一抹泥黄色,让他想起了家乡的生活,在这里办展,对他仿佛一次“回归”。

艺廊开在社区

高温褪去的暮夏午后,进贤路一眼就能望到头。光膀花臂的男子出门遛狗,穿凉鞋还套着袜子的爷叔准备去买小菜,餐饮店的厨师们聚在咖啡厅的窗沿下打牌,路边阿姨跟朋友闲聊,听闻雷雨预报,转头就要回家收晾晒的衣物。

比起人们印象中艺术场馆该有的高冷,进贤路太生活化了,这构成一种反差式吸引力——短短400多米,来往过不少独立品牌、买手店、当代艺术家、设计师和画廊展厅。浮域所在地曾是一个中式家具品牌展厅,浮域的主理人是这里的顾客。听闻品牌搬迁,他就接下了这一空间,打算改造成与艺术相关的场所,理由是“这条马路社区性很强,跟人很接近。”

展厅直接望向社区生活

浮域的主展厅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临街一面墙上改造出的四条细长窗户。窗外摇曳的梧桐树叶、纠缠不清的电杆电线、对面民居的红瓦和老虎窗,都被“框”成了一幅画。来参观的年轻人拍摄墙上画作之时,不经意就撞上对面探门而出的居民,艺术品的清静与生活的热络意外“同框”。浮域正着手改造的顶楼露台空间,看得见淮海路上的高楼,更重要的是看得见社区里的银杏树。

国际博物馆协会刚刚通过了博物馆的新定义,强调“社区的参与”,要“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如今博物馆都益发强调与社区的联动共享,艺廊又怎么能不拥抱社区?

浮域在小红书上只发过两条动态,依然不妨碍它的消息在这个“种草生活方式”的平台上不胫而走。即便工作日,也有戴着草帽、穿着露背长裙的时髦青年前来拍照,到了周末,工作人员不得不提醒“打卡族”们“等相机位可能要一点时间”。

斯顿并不排斥这些来拍照的年轻人,“有些照片拍得很美,有些文字也有思考”,但来的人中还有许多出乎她意料,“中年人带着父母来的也不少”。前些天下午,她在展厅里看到这样一幕:几名“打卡族”换着造型绕着作品拍照,但有一人身处其间,盯着画作,岿然不动。“不同的人在这里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姿态是让人欣慰的。”

她很希望周围的居民能拎着新鲜蔬菜,从隔壁菜场走上楼梯来观展。“美术馆、艺廊开在社区的意义,就是提醒人们可以暂时将忙碌的日常放在一边,思考一些生活之上的事。”

为“生活方式”埋单

2020年接手这一空间后,浮域的改造用了一年多。标志性的泥黄色,是他们自己调制出来的,“再来一次也调不出完全一样的颜色了”。

空间一开始是奔着美术馆而去的,施工到一半,大家又认为可以增加一些功能性:“美食之美与艺术之美,是不是可以通感的一种美?”

更现实的考量是“餐厅的客流量比美术馆大”——对一般人来说,餐厅比美术馆更易于接近,如果将艺术融入日常消费之中,也许能让更多人感受艺术之美。如今,除了接下来每两三个月一次的展览,也有服装品牌和浮域接洽,准备在这里办走秀活动——空间承载着无数种可能,都演绎着让人感受相同的“美”。

斯顿将这种可以通感的“美”称为“生活方式”——一方面人们真金白银在为衣食住行的物质消费,但另一方面人们购买这些物质并不仅仅为了“实用”,也有一份精神享受在其中,这种享受从步入空间那一刻就开始了,“在上海,消费已经不是买卖商品的传统样式了,为生活方式埋单是非常普遍的事。”

以“生活方式”为消费内容的复合型空间在上海日益普遍。位于陕西北路549号的晋公馆,改造成hao market好市概念店后,敞开历史建筑的神秘大门:庭院里常办市集,一楼是时装和艺术展览空间,二三楼则分别销售化妆品和潮牌,还能在露台上喝咖啡;以设计师家具用品为主打的“设计共和”,刚刚结束了与馥马尔香水出版社合作的展览,参观者可以尝试视觉和嗅觉共同塑造“理想的家的模样”;在上海的书店里,主题艺术展几乎成为标配,各类对话、分享活动从未间断。

思南书局·诗歌店的分享会

作为策展人,斯顿从来不干预合作艺术家的创作,“我们只是选择合适的艺术家合作。”在她眼中,这是空间与艺术家的“双向奔赴”。

这时,几名拍完照的年轻女子正拎着裙摆从楼梯施施然而下。“我喜欢在这些美好的空间打卡,在其中找到自己最喜欢的空间。上海有这么多风格迥异、艺术感强烈的空间,是这座城市的魅力。”那名着露背长裙的女子说,这是消费者与空间的“双向奔赴”,也是居民与这座城市的“双向奔赴”。

栏目主编:施晨露

来源:作者:简工博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