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白小华漆画作品「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家」

时间:2023-02-03 19:41:18 来源:文化寻力

大家好,白小华漆画作品「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家」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嘉 宾 介 绍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讲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冬雪》参加中国第二届现代工艺美术展获银奖

第二届厦门中国漆画展获铜奖

《午门瑞雪》入选全国十届美展获银奖

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白小华作品《玉兰花》

白小华作品《午门·瑞雪》


艺 术 家 白 小 华 专 访

文化寻力会客厅:白老师好,欢迎您做客《文化寻力会客厅》。您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讲师,并一直从事漆画艺术创作。漆画属于小众门类,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漆画”的艺术特点吗?

白小华:漆画,是从传统漆工艺脱胎出来的一个新的画种,是比较小众的一个画种。“天然漆”的特点,主要是它的黑,漂亮的黑漆,从树上采下来,然后过滤,把它刷得稍微厚一点就会变得很黑。

“漆”在汉字上,中国文化植入很深,有个词叫“漆黑”。春秋战国的时候,漆器、漆工艺已经达到了一个鼎盛,历史非常悠久。“漆画”是近四五十年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第一个是黑,非常美。第二个,漆画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环境,漆要干,要有85%的湿度和常温的温度它才能干。“天然漆”,它是半透明的,棕红色中偏暖红色,刷厚了以后就会变成黑色,它“半透明”的特性应用在漆画里,就让创作具有了很多不确定因素。不同的颜色刷上去以后,上一层透明漆,打磨后就具有非常丰富的一种变化,意想不到的变化很多。做画的时候,需要把画磨平、磨光、抛亮、抛光,颜色才能出来,这就是漆的特点。

白小华作品《春意浓浓》

文化寻力会客厅:中国漆画,作为民族绘画的新创造,有着独特的美学品格。可以介绍一下您的漆画作品风格吗?

白小华:漆艺术它跟其他的绘画艺术语言是一样的,规律是一样的。只不过漆里头有漆的特殊材料和特殊语言,但绘画语言都是一样的。跟油画、国画都是一样的,只是做成漆画,它会具有漆的一个特色。

中国的漆,是从漆器里头脱胎出来的。漆器,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发展了将近5000年。最早在8000年就出现文物,7000年河姆渡出土的一个碗,就是非常有名的一个“漆碗”。中国是世界最先发展漆器的国家,漆器是中国发明的。秦汉时期达到第一个鼎盛,大量的漆器出土。在汉代墓里头有大量的漆器,漆棺,瓷器。随着陶瓷的发展,漆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因为漆的制作工艺太麻烦,后来把漆用在民用瓷方面就很少了。历朝历代的宫廷里头,都把“漆器”作为一个很贵重的物品在发展。到了唐代时,中国的漆工艺已经很完善了。现在的漆工艺那时候都有,比如说“莳绘”技法,“戗金”技法,还有“变涂”这种技法,在唐代就很成熟了,而且开始往外传到日本、东南亚等国家。

朱漆木碗 河姆渡文化

“漆画”实际上是这四五十年发展起来的现代艺术,很多工艺沿用了漆器里面的工艺。比如说“莳绘”技法,唐代就已经有了。“戗金”技法,汉代就有。现在漆画,好多是用铝粉做肌理,在铝粉上画画,用铝粉的光泽和漆的透明颜色,做成肤色,解决了肤色问题,大量的漆画人物就出现了。乔十光先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贡献,他创做了很多人物漆画。

“变涂”技法

“变涂”技法,作为现代艺术来说,是非常时髦的一种技法,现代感很强,也很随意。

“绿宝砂”工艺

这种技法是拿荷叶做的肌理,荷叶,我们的先民,古人就用在器皿上头,它叫“赤宝砂”工艺,就是拿荷叶做的。

“泼漆”工艺

像这些“泼漆”,应该算现代工艺,它是拿汽油当稀释剂,可能古代人没有汽油,这个工艺是现代用的。

白小华作品 《静物》

还有一个工艺,其实是大部分像写实一点的东西,是在木粉上的画,这是“锯末”,锯末粉。

“蛋壳镶嵌”工艺

这个就是蛋壳镶嵌,把蛋壳磨漏了以后,再上别的颜色。

我的作品,综合分为两个部分:前期是以写实为主,有《玉兰花》系列,还有《故宫雪景》系列。创作故宫题材,是北京人的优势,作为一个北京人,跟故宫的感情都比较深,下了雪也很容易去赏故宫的雪景。漆这种材料,它没有白颜色,就用蛋壳来代替白,用镶嵌蛋壳来做雪。红色和黑色都是漆很适合做的颜色,传统红在漆里头是非常漂亮的一个颜色。天然的蛋壳,是很好的一个材料,在漆里头应用以后它就变得非常温润,好看,红色更是很艳丽。故宫的红墙,金瓦,衬着白雪,很适合于漆这个材料。所以,我就创做了好多写实的漆画。当然,一幅写实的漆画,做起来很辛苦,两三个月才能做出来。期间,也会尝试别的工艺。

白小华作品《故宫·中和殿》

文化寻力会客厅:您在蛋壳镶嵌工艺上,研习至深。用蛋壳表现大自然,表现故宫的雪景,玉兰花等。可以介绍一下这种技法吗?

白小华:蛋壳,它是一个白颜色。把单色的东西用在表现景色的时候,就需要想办法调整蛋壳的疏密。蛋壳里面,鸭蛋是特别有意思的一个颜色,它是半透明的,鸭蛋如果镶嵌了以后磨薄一点,它就会变得很暗,磨得越薄它就越暗。所以蛋壳,鸡蛋和鸭蛋混在一起,去塑造一个场景的时候,色阶就变得很丰富,有亮有暗。鸡蛋和鸭蛋,它们之间掺和在一起就是一个中间色调,鸡蛋它很亮,鸭蛋它能变得很暗,但是鸡蛋和鸭蛋混在一起,正好就是有个中间色调,这样就能丰富画面的效果。还有一点,蛋壳它要相互镶嵌在一起的时候,鸡蛋和鸭蛋混在一起,难度很大,因为镶嵌,不能留很大的缝,要贴得很紧。

白小华作品 《故宫•瑞雪》

白小华作品 《故宫•雪松》

“漆”是最好的粘合剂,“如漆似胶”。我们的先民最早发现漆的作用也是因为他的粘性,原始人用的石斧和木头相结合的时候,他们拿绳把石头和木头捆在一起的时候,正好把漆也弄上去了,发现干了以后就非常牢。他们就发现了漆的作用,然后就把漆采集起来,把石头和木头捆在一起时就刷上漆,这样就变得很牢固。到战国的时候,“漆”成了国家的军需物资,大量的用作盾牌或者弓箭,箭杆和箭头的结合,也是靠漆来粘合的。所以,漆的粘合度特别好,我们做蛋壳镶嵌都是用漆来粘的。

白小华作品《故宫太和殿》

制作流程:先把你要做画的稿子确定,确定了以后,画出一个线稿,在漆板上把那个稿子拓上去。拓在漆板上以后,画面需要粘蛋壳的地方先粘蛋壳,蛋壳粘完了,统一再铺上木粉。原来是铺铝粉,现在用木粉,它更经济,也没污染,我们就铺木粉。把木粉铺上以后,再去刻线,刻完线,甚至可以去刻出一点虚实关系。然后,再上颜色,最后再造一个重的透明漆,最后打磨。

文化寻力会客厅:2004年,您的漆画作品《午门 · 瑞雪》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银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可以介绍一下您的创作心得吗?是什么样的灵感,触动您创作一系列故宫题材作品呢?

白小华:故宫古建筑本身就很美,墙是红色,瓦是金色。在下雪的时候有白、有红,这种关系就很适合于做漆画。创作漆画时,首先要去了解一些工艺,像这种技法它就是一种“变涂”,要去了解漆性。漆画,它是做出来的,一步一步做,先粘蛋壳或者先不粘蛋壳粘别的,有的粘骨头,或者粘金属粉或者粘铝粉,再调颜色,再上颜色,再罩一遍漆,在打磨,这个工序很复杂。

白小华作品《故宫·斜街》

白小华作品《故宫日晷》

文化寻力会客厅:漆画大师乔十光先生曾评价您“对漆画爱的真、爱得深”,乔十光先生作为您的老师,有哪些艺术观点对您影响深刻呢?

白小华:乔十光先生,他是河北馆陶农村的一个孩子,小时候因为家里比较穷,学艺术还是有很多困难的。简单地画了一点素描,后来,听说北京工艺美院招生他就过来报考了,很幸运地考上了,从此走上了艺术道路,他学的是装饰绘画。毕业的时候,他的老师留过法,对漆画有所了解,他在法国也接触过一点漆画,他就希望乔先生能到中国的南方福建去拜工艺美术大师,学漆工艺,来做漆画,从此乔十光就上了漆画的创作道路,他有“中国漆画之父”的名誉,对中国现代漆画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他创作了大量作品,比如:泼水节、青藏高原等,作品尺寸都很大,风格独具民族特色,他创作了大量的云南题材和西藏题材等作品,都非常有名。

乔十光作品《泼水节》

我能成为一个做“漆画”的人,乔先生一直在给我帮助。从第一张漆画怎么去调颜色指导我,到后来我做了好多作品,他都是非常关心的,他从不忌讳把技术传给别人,很无私。后来他名气越来越大,设立了一个乔十光艺术基金,他主动要我去参加展览,后来经过评选,我也拿了一个银奖,乔十光艺术创新奖。

白小华作品《故宫·雪》

我学漆有我自己的一个特点,我一般不特意的去学一种工艺,将来去用在创作上,我是根据想创作的东西来想办法用工艺来制作出来。所以,我一般很少去模仿哪个老师什么工艺,我都是根据自己想做的东西来用工艺。从工艺这方面,我没有过多的去学别人的。包括乔先生,我们用蛋壳的方式都不一样,乔先生基本上是作为一个颜色来用,我把蛋壳是作为塑造一个题材来用,就是追求得更细致,变化更多。当然,乔十光先生的很多作品我是非常喜欢的,但是我在做自己作品的时候,我很少去模仿他的东西,都是在做自己的。这样子去搞创作,就比较容易做出自己的风格特色。

我做故宫题材作品,背景技法都是我自己创造的,像画油画一样,弄得很稠去画。铺在木粉上,在木粉上很稠的去留出笔触,再擦各种颜色的漆。擦完以后在打磨,乔老师看了也很喜欢。做漆要对漆性有一定的理解,要去琢磨,这个可以去问。至于怎么去做,做什么题材,就不要过多的去模仿别人,应该根据自己作品题材的表现方法来用,我觉得是一个捷径,这样子更容易掌握一些。

白小华作品 《故宫· 玉带桥》

乔十光先生,给我的主要影响还是他的勤奋,他的知识渊博,他理念上的东西给我影响更多。他说:“他自己是用一半的时间去画画,一半的时间去做漆。做漆的时候,漆领着他走”,因为漆有很多意外效果,很多特殊效果,不是我们能设想出来。都是碰到了,我们就随着它来,把它保留下来,很多这种随机性。乔先生也说:“做漆就像套个脚链来跳舞一样”,因为漆它有很多局限。首先它颜色比较重,它没有白颜色,它的颜色不容易调得很艳丽,都需要随着漆性去发挥、去创作。

乔十光先生创做人物的肤色,他是做的最好的,而且现在也找不到第二个像他那么做皮肤颜色的,非常遗憾。乔先生的艺术修养很高,对古代的画像砖,石器、石雕都有很深厚的研究,他的很多作品都有画像砖的味道。他终身都在搞创作,现在身体不太好,如果能画,他都坚持画。现在虽然画不了,但是他还在从事漆的事业,搞他的漆博物馆,给艺术院校搞艺术基金,他来赞助钱,清华就有他的艺术基金。他就是为漆而生,为漆而活,一生都在从事漆的事业。

乔十光作品《人物》

文化寻力会客厅:漆画要建构在以大漆为主要媒材的基础之上,您觉得创作漆画,和中国画、油画相比,最难以把握的特点是什么呢?它们之间又有哪些共同点呢?

白小华:首先就是漆性,漆的性能。天然漆,它很倔的,是很有脾气的一个材料,对于外行人来说,处理不好它就不干,处理不好它的颜色就调不出来,它就会很重。对漆的性能要很熟悉,主要就是对漆性的了解,还有漆的硬度,漆的颜色,它的干燥性各方面都要很熟悉,才能搞创作,才能变得得心应手。大漆,如果你熟悉它的性能以后,应用好了,创作起来会弄得很丰富。

绘画的角度,漆的颜色比较重,它就是不太适合于做特别写实的东西,有它的局限。它更适合做一些表现或者抽象或者是装饰性的作品。但是也不绝对,我就是偏走的这种写实,前期我就做了很多写实的漆画,其实对漆掌握好了以后,大漆做写实的也没问题。它们之间主要的区别就是材料,不同材料,用不同的技法,它不是直接画,它不是调出漆的颜色直接画就完了。“漆画”是用材料,用蛋壳,用铝粉、木粉,在木粉上画或者在铝粉上画,在画之前还要刻,刻出明暗,刻出变化。它有很多做的成分,漆画这些特点跟油画和国画都不一样。国画在宣纸上直接画就行了,它不会加那么多材料,我们“漆画”加起材料来,可以加到天衣无缝。

白小华作品《郊外·雪景》

文化寻力会客厅:创作一幅漆画的成功与否,作品题材的选择与漆画材料语言的锲合,是重要因素。可以介绍一下您在创作中的感悟吗?

白小华:我们国家在明代出现《髹饰录》,是介绍工艺的一本书。“髹”和“饰”,“饰”就是各种材料饰品,“髹”就是土漆,各种材料都可以用,其实拿大漆来做现代艺术是非常合适的,非常有优势,漆本身粘性很好,用什么材料都可以粘上去。

漆原来就是用在器皿上的,漆器等装饰器皿上。随着清代以后,中国产业的变化,解放以后私有化的减少,漆器就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其实,在文革前中国的外向型经济中,漆器发展得非常好。当时它是国营企业,福州有三个漆器厂,都是做工艺品出口的。后来随着改革开放,这种集体式工艺品又不行了,到了现在其实是在复兴,主要做在古琴、茶器,还有首饰上,大量的用这种漆,材料很漂亮。

白小华作品《故宫端门》

我们从这边看,可以看到这漆颜色它本身是很美,这种漆本身就很漂亮。颜色都非常漂亮,做一些装饰的这种器皿都会非常好,中国的漆文化在复兴。漆有它本身的特性,它的色阶比较小,它不像油画颜色可能分到很多色阶,漆它没有白颜色,基本上是奶白、灰白,它不是纯白,在创作上需要把画面弄响亮一点,就要考虑到材料运用,要蛋壳的运用。对于我来说,蛋壳的应用前期来说是很重要的一点,我一般作画都有蛋壳。现在倒不一定了,因为艺术发展已经多元化,趣味上都有很多很大的变化,高级灰或者很暗的颜色,这个暗色阶也能变为一个很好的作品。题材很重要,关键是你有什么想法,其实是怎么做都可以做好。

现在有人希望我把这些“变涂”技法的小样板做大,当成真正的艺术品。因为技法版它只是一种尝试方式,我做了有上百片。

它就是一种“变涂”,像这张是用黄豆和松树枝做的肌理。先刷一道黑漆,把松条摆上,再摆上一点黄豆,第二天表面漆干了以后,它压的地方底下它都不干了,把豆和松条拿掉,把不干的漆洗干净。然后,刷道白漆,再刷道黑漆,偏暖的一种黑,磨出来就做成了。这种就是一种点、线、面的关系,有点节奏感,它本身就具有说不出来的一种美,又很随意,又有节奏感,又有这种变化,有的被磨掉了,有的完整的留下来的这种关系,很自然的一种关系。


这也是,先刷一道黑漆,把黄豆撒上去,当然,撒的时候肯定是有意识的去撒了,有的密有的松。漆给厚一点,它干了以后就起了很多皱,多放两天以后,表面漆干透了,都拿掉,把不干的洗掉,再贴层铂,贴铂以后,点了一点透明红,透明红圆点,点完了以后通罩一遍漆,在打磨就出来了。技法看得很简单,但是效果很好。想象不到的一种效果,漆经常出现这种效果。

这两个呢,就是近来我不断尝试的一种技法,非常简单。首先,刷白漆,把白漆刷上以后,钛青兰兑适当的红,和漆调和,加点汽油,稀释它,往上滴。当然这个颜色能这么漂亮,反正是很难碰到,我是滴了好多张以后,碰到一张,偶然发的色。后来我把它做得很大,就做了有三米多,抽象青花系列,做了一系列。十三届全国美展我还入选了,传统的那种蛋壳我都没用了,我就做了这样的东西。做这样的东西,想法可能想了很久,做了半天就做完了,很快。效果要做出来,还要最后再处理抛光,这也需要几天,但对比蛋壳来说就快了很多。它也有它的味道,很随性。


“香山红叶”技法

这种就是香山红叶技法,这种技法用在器皿上是非常合适的,简单易行。捡了一片红叶,叶子上头印上漆,然后再板上一印,印一个叶儿,贴铂,罩透明漆,打磨,就成这样了。说的很简单,但是做起来不一定能做,也是玩玩漆,对漆性的认识,印的时候把叶脉都印的很清楚。我捐给一个慈善机构这样的作品,很受欢迎,去义卖,当时就卖掉了。

“莳绘”技法

这个就是画像砖的图案,这个应该是四川的画像砖,这个技法用的是“莳绘”,就是木炭粉,我们涮羊肉的木炭,把它捣碎,然后拿个箩筛,筛成你想要的木数,我们的木数可能比较细。然后,把这个图形拓上,把炭粉撒上去,再固一下炭粉,最后刷白漆,这样一磨就出来了,这个工艺很简单。

这也是把图案拓上,然后,撒上碳粉,罩白漆打磨。磨的时候要很注意,不要磨漏,还有它的这种虚实关系,撒粉的时候要注意就行了。

大漆的白色,最白的就是这一块,它叫奶白,没有纯白。

文化寻力会客厅:对于想要学习漆画的学生,您有哪些好的建议可以给予同学们参考呢?

白小华:现在全国大学院校里,有漆画专业的也越来越多。北京至少有三个学校,清华美院,北工大,还有服装学院,民族学院也有。但是按照漆招生的,北工大是有漆专业的。央美它可能是在的壁画专业里有漆的课程。

对于想学漆的有志青年们的建议:希望他们能爱上漆,因为漆很东方,很有中国的味道,也有传统,它本身材质也非常美。做起来会比较辛苦,如果想成为一个好的漆艺家,不断地做漆的同时还得要画画,还得多画点画,提高艺术修养,用一半的时间去画画,一半的时间做漆艺。

白小华作品《冬雪》

白小华作品《北海·永安桥》

“漆”其实它现在做在公共艺术上越来越普遍,去年我是给雄安高铁站做了一个匾,用了8斤的蛋壳来做的一个大匾。给北京至沈阳的高铁朝阳站,也做了一个匾和一张漆壁画,现在用在公共艺术上也越来越普遍。

白小华作品 钓鱼台国宾馆壁画《十二条屏》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