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董源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派
大家好,明代的官妓「由朱熹弹劾州官包养名妓 而演绎出来的神怪故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由朱熹弹劾州官包养名妓演绎出来的神怪故事
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的集大成者,虽然在仕途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但是其学术思想却很辉煌,一生著作无数,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但就是这样一个思想与文学地位如此崇高的圣人,却在野史中留下了真假难辩毁誉事件。不过,这或许也告诉了后人,其实,朱熹也是一个凡人,而不是神,是人都会犯错。
据南宋洪迈在《夷坚志》中记载: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九月,朱熹任浙东提举时,弹劾台州知州唐仲友不顾灾情,包养名妓严蕊,双方都上奏朝廷,互相控告,一时之间僵持不下。于是朱熹就把严蕊抓起来,对其用刑,想从严蕊的口中拷问出唐仲友不利的事情。但是严蕊宁死不屈,朱熹也没有办法。不管唐仲友德的行品如何,但朱熹如此行径的确不是君子所为。这件事当时被很多人知道,闹得沸沸扬扬,朱熹、唐仲友二人也因此都被免职。《夷坚志》虽然很多情节都是虚构的,但没有证据可以证明严蕊事件也是虚构的。
由此,演绎出了两个版本的《朱熹与丽娘》的故事,其中一个版本改编成了黄梅戏,甚至一时成为人们追捧的热剧。而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后,连续斩获了第九届“飞天奖”、第七届“金鹰奖”和“攀枝花奖”,成为黄梅戏中的经典。
这部剧,讲述了朱熹和寡妇胡丽娘之间的爱恨情仇的故事。胡丽娘与丈夫柳公子早年订过婚,不幸,柳公子早亡,胡丽娘按当时的传统就成为未嫁寡妇。这一切,都是由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礼教所致,胡丽娘不甘心当一辈子寡妇,母亲劝说丽娘在柳家守寡,还说出自己就是当年那个被诬与太守有染的严蕊,母亲说,是当年朱熹听信谣言,将太守革职,判自己入狱。
听过这件事后,胡丽娘对朱熹更加恨之入骨,决定报复朱熹。于是,胡丽娘利用美色勾引朱熹,面对如此年轻美丽的女子,朱熹自然动心,两人坠入爱河。时间一久,胡丽娘渐渐爱上了朱熹,还为朱熹产下一子。胡丽娘慢慢放下了心中的恨,由恨转化为对朱熹的爱。不料,胡丽娘的身份被人识破了。这段姻缘必定会遭到反对,丽娘为保护朱熹的名节,最后引火自焚。这件事给朱熹带来沉重的打击,自己鼓吹的“天理”,却葬送了自己的爱情,这让他一生都在悔恨和悲伤中度过。
朱熹与胡丽娘传说的第二个版本:
孝宗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朱熹辞官回到武夷山,在碧水萦绕的五曲溪畔建起了“武夷精舍”。四方学子,慕朱夫子大名,纷纷前来求学听经。
朱熹住在清隐岩下的茶洞房。这里奇峰秀水,丹岩翠壁,瀑布流花泉,泉外长岩茶,山风吹过,清香扑鼻。朱熹在此专心做学问,每天讲学著述到深夜。
一天黄昏,日头刚落山,朱熹正在吟诗作赋,忽听门外传来“先生,先生!”的呼唤声,出门一看,只见茶洞外的独木桥上站着一位女子,正笑吟吟地朝这边走来,忽然,朱熹看那女子脚下一滑,差点儿绊倒,就急忙上前扶着她,从桥上走了下来。
朱熹问:“你是何人,家住哪里,为何来到此地?”“我姓胡,名叫丽娘,家住五曲河对面。因仰慕先生的才学,特来拜夫子为师,请受学生一拜。”丽娘望着朱熹,一边说着,一边就向他施礼参拜。
朱熹心想:我平生虽有弟子数百,却从未收过女子。但这女子端庄识礼,又如此求学心切,想来并非俗人,不妨将收下她。于是朱熹扶起丽娘,问过她平日的读书情况,就将她引人书房,向她讲授起四书五经来了。
这丽娘确实聪明过人,不一会儿。就把先生讲的全都记住了,而且能背会诵,对答如流。
朱熹一时高兴,搬出自己的一大叠诗稿给丽娘看。丽娘见诗稿上写了许多绝句,画了许多红杠,就说:“蒙先生不弃,就让学生把诗稿誊写一遍吧!”丽娘见朱熹点了头,就磨墨提笔,在纸上写了起来。
朱熹站在一旁,见丽娘书如行云,笔触娟秀,不禁呆住了。这女子果有才气,今天收为门生,日后也不枉费老夫一番心血呀!
丽娘专心致志地誊写,刚抄完一篇,抬头见朱熹正看着自己,脸也红了,轻轻地喊了声“先生”,就低下头来。朱熹心头一热,马上察觉出自己举止有失,慌忙支支吾吾地走开了。
从这以后,丽娘风雨无阻,天天晚上来到朱熹书房。她读遍了四书五经,替朱熹誊写了很多诗文,还常陪先生吟诗作画到深夜。
丽娘不但才学过人,而且聪明贤惠,朱熹饿了,她就端来一碗热腾腾的竹笋香菇面;朱熹渴了,她又送来一盘甜蜜蜜的武夷香桃;六月酷暑,她为先生摇扇送凉;早春寒夜,她又为先生起火取暖。
这一来,朱熹的著述越来越多,文思越来越敏捷。丽娘的柔情体贴,使朱熹感到温暖与欢乐。每天一早,丽娘走了,朱熹就会觉得孤单,巴望日头快落山,月儿早点升起。
这天傍晚,朱熹去平林渡口散步,听得有人唤:“朱夫子!”,见是摆渡的乌老头两口子,朝他走来,忙停脚步。这两口子长着三角脑袋,鼓着双金鱼眼睛,男的又高又大,女的又矮又小,一身穿戴黑不溜秋的,活像一对丑八怪。
乌老头朝朱熹瞅了瞅,摇摇三角头,伸长的脖子说:“哎呀,朱夫子,看你气色不好,定是中了邪!”乌老婆子也阴阳怪气地叫:“是呀,是呀,这邪气入骨,要大难临头罗!”朱熹问:“此话怎讲?”乌老头说:“你可知每天晚上到你房的女子是谁?”朱熹反问:“你说她是谁?”乌老头说:“她是武夷山的狐狸精!”“啊?”朱熹大吃一惊,忙问:“狐狸精到我书房为何?”乌老婆子接上话:“谋你的才学,还谋你祖传的玉碗,”朱熹听了心里纳闷:自从来了丽娘,我学业精进。而祖传的玉碗,丽娘每晚都要擦上几遍,小心地供在香案上、她岂有谋财之意呢?好端端一个正经女子,怎么是狐妖?“胡言乱语!”朱熹正色地说,便拂袖而去。
朱熹走近书房,推门一看,不知丽娘何时已在灯下为他缝补衣裳了。他仔细端详。越觉得丽娘长得秀丽、端庄,禁不住轻声地唤起丽娘的名字来。丽娘见先生深情地打量着自己,脸一红,心里头像有只小鹿在跳。她忙站起把补好的衣服披在朱熹身上,然后挑亮灯芯,摆好诗书,准备听先生讲课。
可是,朱熹哪有心思讲课呢?他虽不相信丽娘是狐狸精,但摆渡佬的话像毒蛇一样缠着他,咬着他,搅得他心神不定。丽娘一看先生脸色不好,忙问:“先生,看你这脸色,是不是身子不舒服?”朱熹慌忙摇摇头,说:“哦哦,没有,没有,”又犹犹豫豫地说:“丽娘,我今天遇到摆渡人了……”“啊!”丽娘暗暗一惊,好久好久,她才抬起头来,对朱熹说:“先生,你不要听信谗言,不要听信谗言呀!”
朱熹见丽娘眼里滚下亮晶晶的泪珠,忙上前劝说:“丽娘,我不信那些谗言。”从此以后,朱熹和丽娘结成一对恩爱失妻。一天,朱熹出门散步,就觉得有人在他背后嘀咕;走进学堂,又见弟子们在议论狐夫人……
朱熹正闷闷不乐,又遇到那两个三角脸的摆渡佬。乌老头说:“大胆的朱熹,老夫好言相劝,你非但不听,反而与狐狸结为夫妻了。”乌老婆子又怪声怪气地帮腔:“哎呀,朱夫子如你不信,不妨照我们的办法一试。”说着,两口子在朱熹耳边叨咕了一阵,转眼不见了。
朱熹听愣了,心如乱麻地回到家里,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怎么也睡不着。他只好拿起朱笔,坐在案前批改文章。丽娘见先生没睡,也陪着他坐到天明。一连两夜都是这样。到了第三天晚上,丽娘实在困极了,眼皮一直打架,伏在书案上睡着了。四更天时,朱熹打了个磕睡,醒来一看,就被眼前一片光亮惊呆了:只见一对碧绿的玉筷从丽娘鼻孔里伸了出来,他慌忙上前想喊醒丽娘,只听得“恍当”一声,玉筷被碰落地上,闪出一只狐狸的影子,一晃就不见了。接着丽娘醒过来。顿时觉得天旋地转,心痛欲裂,站也站不住,眼泪像断线的珠子滚下来。她哭着说:“先生,我们要分别了,虽有心陪伴终身,但事到如今,也不得不走了。丽娘走后,无人问寒问暖,添衣送茶,你要自己珍重呀!”
朱熹心如刀绞,紧紧地抓住丽娘的手说:“丽娘,你不能走,不能走呀!”丽娘摇摇头,痛苦地说:“先生,我是武夷山修炼于年的狐狸精。因为仰慕先生的才学,知道先生的寂苦,所以每晚渡河来到书房,照料先生起居,陪伴先生读书。不料,平林渡的摆渡佬,那一对害人的乌龟精,想谋先生的玉碗和丽娘的玉筷,曾跟我斗法,被贬在那儿摆渡。现在他们恶言中伤,拨弄是非.拆散我俩,我恨呀!如今丽娘道行已破,玉筷离身,归宿洞穴,我该到南溟靖里长眠去了。先生呀,丽娘不能跟你百年到老了,只能在高高的南溟靖里与你相望。”丽娘泪水涟涟,与朱熹难分难舍。忽然空中滚过一阵闷雷,一阵旋风里闪过一对黑影。丽娘指着窗外黑影喊:“先生,是它们,拆散了我们呀!”朱熹气得咬牙切齿、抄起朱笔,扔向窗外,只见朱笔像箭直飞而去。两个摆渡佬立时“啊”地叫了一声,变回一对乌龟原形,慌忙地往九曲上游跑去。等朱熹回过头时,丽娘已经不见踪影了。朱熹发狂似地追出房门,对着山野大声喊:“丽娘归来!丽娘归来!”
天亮了.未熹沿着山路,急匆匆地爬上隐屏峰,只见南溟靖门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山花,花丛里静静地躺着一只美丽的狐狸。朱熹肝肠寸断,他采一朵鲜花,哭一声,又采一朵鲜花,又哭一声,慢慢地把狐狸掩埋在南螟靖里。
民间传说,朱熹还在洞前立了一个“狐氏夫人”的石碑。从此武夷人就把南溟靖叫做“狐狸洞”了。直到如今,凡是往来武夷山的游客,都一定要爬上狐狸洞去,看一看这位多情的胡丽娘!
至于那两只慌忙逃窜的乌龟精,刚爬八曲上水狮旁边.就再也爬不动了,变成一对石龟。现在乘竹排,游九曲时,所见到的上、下水龟。那小龟之所以歪歪斜斜地趴在大龟背上,传说是矮小的乌老婆子中了朱笔后,骨头变软了,爬不动了,就由老乌头背着跑。到了水狮地方,一头栽倒溪边,死了。至今还一上一下地趴在水里呢!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