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余秋雨作品的艺术特色「余秋雨的争议」

时间:2023-02-07 09:09:12 来源:文思悦动

大家好,余秋雨作品的艺术特色「余秋雨的争议」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文化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江,而不是江边的枯藤、老树、昏鸦!坐在余秋雨中国文化必修课的讲堂上,品味中国文化的润物无声和磅礴生机。

在国内一档健康类访谈节目,主持人问专家:“如何用餐才最健康?”专家答道:“不能空腹吃饭。”——砖家

只要是不按正经套路乱写乱画的,那必然是大师。——佚名

上次讲到我们有一种前辈迷思,我们心目当中的前辈往往是被美化了的前辈, 而美化其实是歪曲,过度美化是一种歪曲。前辈并不是我们现在传播当中所说的那么美好,严格讲起来整体上可能并没有那么美好。

我当初刚做院长的时候,我因为太知道我们学院的历史,所以我就宣布,我们应该照顾我们的老教师、老干部,应该照顾他们,给予一定的尊重。但是对于治学的方针,一定不请教他们。那个理由非常简单,我太知道他们过去是怎么执行教学的了,直到我担任院长的时候,各系科没有一本正式的教材。教材都是在我们任上的时候,开始从头来编写的。

那么多时间,那么久的折腾,学院已经到了非常糟糕的边缘,而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所以我们对前辈予以尊重,对于一个曾经奋斗过的生命表示某一些照应,这是应该的。但是,夸张成为泰斗、夸大成为大师,这完全是错误了,情况完全不是如此,真实一定要放在我们的前面。

关于遗产的四个问题

我前面讲到,文化必须创新、创新、创新,不要说一般的人,连皇帝有的时候也会知道要创新、创新、创新。但是中国有个迷思,创新、创新、创新,只要一拐,拐到遗产和传统,脑子马上就坏了,马上就会进入到一个非常低智商的怪圈里边。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1665 年 4 月,清廷要宣判个大案,要对当时领导清政府钦天监的欧洲传教士汤若望判处死刑。因为有个叫做杨光先的官员告发了他,说他的历法违背了中国的祖制等等,但是问题在哪里呢?就在几年以前,中国的皇帝出于非常大的气魄,任命一个外国人,让他担任我们的国家天文台台长,这一点是非常了不起的。

但是我们只要一碰到传统,一碰到遗产,马上走向愚昧,仅仅四年就要把这个担任国家天文台台长的外国人杀死,马上回到原点。那个四年前做决定的皇帝,我们并没有否定他,但就是不能碰到这一点,一碰到遗产,碰到传统,我们的智商就一下子回去了。我上次讲的大家记得吗?我讲到中国当时一代非常优秀的外交官郭嵩焘,在欧洲得到了巨大的支持和欢迎,大家看到了一个最可爱的外交官,中国的形象大大改观。

但是,揭发他的那个人所讲的例子,都是和传统、遗产有关,于是旁边的人的智商马上极低,整个朝廷的官员都站到了那个揭发者的一边,说外国官员怎么样跟他握手,他都尊卑不分、有弱国体去握手;外国人看到风大、天气冷,把大衣披在他的身上,他没有拒绝,让我们的华夏衣冠受到了伤害;还让自己的太太学英文,这有违妇道,等等等等。

华夏衣冠——不能披外国人的大衣,有违妇道——不能让太太去学英文,还不能跟一般的人握手… 这些东西碰到了所谓的传统,碰到了所谓的遗产,所有的外交部门里那些智商不低的人全都变成傻瓜,同意要处罚这个中国极优秀的外交官。他家乡的人还写大字报,说他是卖国贼,卖国者的理由就是这几条,智商一下子就降到极地的程度。

郭嵩焘及其旅西日记

我们的遗产、我们的传统,这些都是非常美丽的东西,但一碰触到这两样,我们很多人的头脑就会一拐,所以,这个问题真的要引起我们的警惕。我多次讲过我在几十年前辞掉了中国最年轻的高校校长的职务,去寻找中国的遗产,写《 文化苦旅 》这应该可以了吧?证明我对遗产很尊重吧?《 文化苦旅 》中写到的那些遗产都受到各地政府的重新修复、保护,应该可以吧?

但是我现在看到所谓的遗产热,不分高低、不分轻重、不分好坏地乱叫、乱保护,而且把所有的精力、空间、资金都放在这个上面,严重地影响了创新的空间,这一点我非常受不了。所以我要说明我并不是一个不热爱遗产的人,但以所谓保护传统和保护遗产的方式,来损害中国的文化创新,来损害中国当代人的生机勃勃的生命力,让昨天和去年来葬送明天和明年的这样的做法,那是完全不可以的,而且当这个东西变成了一种人格的时候,那就更让人受不了了。

我们一定要明白,面对遗产的时候,你首先要分它死了还是活看。死了也可以保存,死有死的保存方法,标本就是死了的保存方法。另外,它如果活看,它是一种以勉强的、打强行针的方式活着,还是自然的活看,还是以被大家喜欢的方式活看?这个也要分别对待。如果是勉强地打强心针的方式活着,那是不对的,那我们要考虑怎么办;如果它还是很正常地活着,我还得问第三个问题,它是不是真的可爱、真的美丽?有的一直活着的某种遗产,我们也要保护,但是不要得到弘扬,因为它并不可爱,也并不美丽。

有一次我在联合国大厦的走廊边,就看到了中国的一些遗产的展示,有一些老农民在那儿剪纸、在那做木工,我看到世界各国走过的人非常惊讶,没有人把这些看成是文化遗产, 以为是联合国在搞一个慈善活动。所以,这个事倩出现的形态,它是不可爱的、不上等级的。这些东西确实在乡间活着,它们需要保护、需要存在在那儿,但是我们不分青红皂白地这样搬来,我们现在这样的弘扬方法是不对的。

所以,对遗产要问这么几个问题:第一,它是死了还是活着;第二,活着的话,它是以什么方法活着;第三,如果活得也不勉强,那要问它是不是美、是不是被人喜爱;第四,它有没有创新的可能?面对遗产必须问这些问题,如果不问的话,那就非常糟糕了。

这里我需要讲一些和我们现实有关的问题了。就是任何的遗产、任何的传统,都要让我们年轻人由衷地喜爱。如果不喜爱而硬灌输的话,这个遗产就成为一个让人厌烦的东西了。我曾经写过一段话,光是尊敬并不能让这个遗产存在下去,我说:

尊敬是庙堂的香火,喜爱是民众的挂念;尊敬是老人的期待,喜爱是青春的眉眼;尊敬是昨夜的祭仪,喜爱是早晨的风帆。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和我有关的往事。好多年前,上海的艺术工作都还没有评职称,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上海市艺术职称评选委员会。这里边最有权威的应该是箫伯纳的学生黄佐临先生,他在英国待了那么多年,有世界威望,地位非常高。但是黄佐临先生他认为,他也是文化界中人,所以他非常希望我够来做主任,所以上海市艺术职称评委会的主任是两个,一个黄佐临先生,一个是我。

我们当时在讨论的时候,对于戏曲演员的职称评定有过非常严格的要求,既然你已经享受了那么多的名和利,大家都知道你的生活水平也很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评职称的话,我必须要考察你的文化水准、你的思考能力,甚至于有的剧种还需要进行一定的考试,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我们很严。

但是多少年过去了,当时有些完全没法评上的演员,现在几乎都成了泰斗,报纸出来都说他们是泰斗。黄佐临先生也早去世了,他很幽默,我相信他在天之灵一定说,泰斗?这太逗了!他一定会这么想,这实在是太逗了,怎么都成了不起的人?!我们对于前辈一定需要有正常的理性来思考。

我讲过我们学校里边有一个老教师,他在耶鲁大学读过戏剧,回来的时候和钱学森先生是一条船,地位非常高,资历也非常高,但他一直没有评上副教授,副教授都没评上,所以他不断地给上面写信,我是耶鲁大学读过书的,我又是和钱学森先生一起回来的,我现在副教授都不是,好像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我做院长的时候看到上级转来的一封封信,上级领导在办公室一看,觉得这么一个身份的人,你们应该帮他解决。我看了以后,我就看他的材料,他确实是耶鲁的,确实是那么高的身份,确实是那个时候回来的,但是他没有教过一个课,没有写过一个论文,没有拍过一个戏,他所有的东西就是一本英文笔记。我看了这个英文笔记,没有他的思考,他抄了一些句子,那么首先要解决个问题,就是要对他的英文笔记作出判断。

我虽然也能看懂他的英文笔记,但是我毕竟是一个普通的高校校长,无法抵挡耶鲁的学历,也无法抵挡上级各种各样的问询函件,所以我就把懂英文的几个教授一起叫来进行评判。对他的这个英文笔记——他唯一的学术资料,进行裁定。裁定的结果,大家就不言而喻了。我把这个裁定的结果复印,然后把结果呈现出的事实送给他,他后来就很平静了。

黄佐临

我们现在总是把很多年纪非常老的演员当做艺术泰斗,其实不一定是。当年我和黄佐临先生评选的时候就感觉到,老的演员他们在那个贫困的斗争的年代演戏的确不容易,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演出的作品非常少,又由于时代的限制,他们的演技非常简单。他们的健康长寿是值得人称道的,但是说到艺术上的成就,平心而论,评价过高的话就违背了文化伦理。我们代和代之间有伦理,但是文化的等级之间也有伦理。

我作为一个做了多年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一个对这方面非常懂的人,我不能不说,前些年已经有过很多极其优秀的男演员、女演员早早地超过了前辈,甚至更前辈。这些男演员现在也成为中年演员了。我觉得他们都非常优秀,一大批的男演员,一大批的女演员,都超过了我们所说的年纪非常大的那个群体不知道多少倍。

这几年,我和我的妻子看的戏,比如像 《 琅琊榜 》 、《 那年花好月正圆 》 、《 芈月传 》 、《 欢乐颂 》 、《 美好生活 》 、《 急诊科医生 》 这样的一些作品里边的表演,肯定超过前代很多。在艺术领域里边,当年我听到譬如周杰伦、张靓颖的时候,我觉得眼睛一亮,这两年听到华晨宇、邓紫棋的时候,我又觉得一个新的时代出现了。

请大家注意,艺术必须在不断创新的过程当中来展开自己的生命力,展开自己美丽的篇章。我刚才讲了那么多歌唱的名字,又讲了那么多现在电视剧的名字就知道,这一些都是新生的作品。如果说老一代的话,我们现在还能拿到那些作品的录像,包括老演员,非常有名的京剧演员,他们的录像也在呀,我们做一些比较,大体就可以知道了。

我现在有个悲哀,因为我每一次都感觉到,我的学生的学生的一代在文化观念上,总是比我们更要守旧,他们看到自己同龄人的作品,总是那么的不自信,总是评价不高,想着爷爷奶奶这一代有过非常了不起的东西,这完全是不对的。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