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记内蒙古画家彭义华
现在很多小伙伴对于古玩很有兴趣,收藏爱好者也越来越多,关于邢洪林——古韵紫砂壶传承者的问题,西北艺术网小编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不要走开,我们一起来了解邢洪林——古韵紫砂壶传承者。
邢洪林制作紫砂壶工作照
宜兴有好山,好水,有好茶叶,更有独特紫砂壶。文人好茶,对饮茶的各类用具无不讲究。多少年的研究,品茗,只有用宜兴紫砂壶嘴能泡出好味来。自明代以来,许多文人雅士莫不以拥有一把紫砂壶而知足,许多文人参与了紫砂壶的研究制作,更使宜兴紫砂壶扬名海内外。
紫砂壶的优点:泡的茶水可不失原味,可经久,可防茶霉馊,可耐热,可提携,愈久用愈生光泽,紫砂泥色多变耐寻味,造型简洁,朴素古拙,用之久愈显古韵,这些特色都味古来文人雅士所爱。
邢洪林,工艺美术师。特别爱好紫砂壶艺。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手工炼制紫砂泥和手工制壶方法。所选泥料均为手工纯底槽青泥,泥质疏松,砂多而密,制作难度大,难成型,因而成品率低。创作设计了许多新品。所制壶砂质感强,透气性好,古朴素雅,简洁,用久后,不用放茶叶也能有茶香味,都有古壶效果。为很多收藏爱好者喜欢,特别是为古玩爱好者珍藏。
邢洪林简介
1989年高中毕业后即从事紫砂壶制作。
1992年开始学习全手工壶制作。
1992~2005年期间全手工仿制各类古壶。
2001至2002年间购买大量紫砂矿石,2005年研究紫砂泥料的炼制。2006年开始练制泥料,纯底槽青泥、纯紫泥等是最具特色的。
2007年升助理工艺师职称。
2013年升工艺美术师
邢洪林准备做紫砂壶的泥块
邢洪林炼制泥条疏松,砂密
邢洪林所做紫砂壶碎片断面可见密密麻麻的气孔
邢洪林所做紫砂壶和老壶碎片一样的疏松,透气
邢洪林紫砂壶特色:古法制壶
一,紫砂壶泥料为手工炼制的单一纯底槽青泥,不真空,不加化工料,是当今最好的紫砂泥,天然原生态,80%以上的砂;
二,做壶皆为全手工成型;
三,做壶技艺日趋成熟、完美;
四,所制紫砂壶用久后皆具古壶韵味,老壶效果,质感强;
五,泡茶效果最好佳。
获奖作品2013年手工制陶大赛《菊蕾壶》三等奖;
第十四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菊蕾壶》获金奖;
2015年第八届中国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景舟杯"制壶大赛中《秋韵组壶》获优秀奖等。
经典作品有:《三羊开泰,《喜从天降》,《螭龙壶》,《菊蕾壶》,《秋韵组壶》,《太平鼓》,《福在眼前》等多个作品。
一,邢洪林把紫砂矿石露天风化
二、邢洪林经常用水淋矿石,加速矿石的风化
三、邢洪林用石磨将风化成小块的紫砂泥磨细
四、邢洪林把磨细的紫砂泥用60目或40目的筛子把大颗粒筛选掉
五、将筛选好的泥导入大缸里浸泡半年以上
六、邢洪林将泥料导入大的石膏模具中,吸收一些水分
七、邢洪林把吸收了一些水分的泥用木锤拍打成块,放入缸里,密封一段时间
邢洪林紫砂壶作品“秋韵”和“三羊开泰”
邢洪林紫砂壶作品“平盖莲子”和“春圆壶”
回归紫砂传统技艺2009.1Vol.42期《江苏陶瓷》邢洪林发表的论文。以下是摘要;
这几年,用传统工艺制作紫砂壶的艺人已经很少很少了。真正具有紫砂传统韵味的紫砂壶也很少见了。古人制壶从泥料的炼制到壶的成型都为手工,最能表现紫砂壶古朴素雅特性.
一,紫砂泥料回归到手工炼泥
a、紫砂泥的炼制,基本上分成手工和机械加工两种。紫砂矿石挖出后,放在露天里,让其自然风化成颗粒,后用石磨碾细再陈腐备用。手工炼制泥比较费时费力。应用手工制备的熟泥,经手工成壶,烧成后,由于泥团粗细悬殊,烧成时体积收缩不一,外表粗颗粒略有凸出,又富有滋润光泽的质感。而疏松的内壁因泥料矿物组成和团粒堆积等因素而形成的空隙,具有一定的气孔率和吸水率。吸水率达3~5%,透气好。机械炼制的紫砂泥,泥多砂少,经过真空后,泥质紧密,用肉眼观察,少有气孔。用机器练制的熟泥,尽管手工成型,烧成条件不变,但其表面已失去梨皮状的紫砂特有效果,制品的吸水率从通常的3~5%下降到目前的1%左右。有些细腻的就吸水率就更差,1%都达不到。
b、用紫砂壶第一讲究紫砂材质,讲究砂质的效果,紫砂矿岩从矿石风化到颗粒状,然后用石磨碾成带有颗粒的粉沫,加水练成熟泥,制作壶,这种原始的泥料加工方法,能很好地保持砂壶的透气性,使其日用功能良好,优良的材质颗粒使壶烧成后透气达到最佳,砂料最佳的颗粒为32目-60目。原始的加工方法,可使砂壶产生圆滑、舒适的感觉。紫砂壶的表面不论偏紫、偏红、粉红、豆紫等,养壶不久都应有象上油的感觉。纯正的紫砂材质,是紫砂壶造型设计的前提,充分利用材质的特点、颜色,表达紫砂的材质美、造型艺术美、日用功能美。而如今用真空泥做的紫砂壶,很容易成型,可塑性强,可做的很精致,但壶气孔率的大幅的下降,透气差,泡的茶水口感差,很易变味,直接影响了其实用性能。真空泥做的壶用的再久不过是光些,亮些,但永远也不会有古壶韵味。泡了很长时间的壶,不用茶叶也不再会泡出茶香味。
二,回归传统的手工成型。
全手工壶成型方能体现一个真正做紫砂壶艺人的技艺水准。(略)
为什么以前的人用各种器皿泡茶,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紫砂壶最好,就因为紫砂壶特有的才质。原始的炼泥,制壶方法能够把紫砂泥的特性凸显出来。用这种壶泡茶喝口感是最好。
这么多年来,邢洪林一直孜孜不倦传承紫砂的技艺,技艺不断进步。因为砂多而密,刚入眼感觉有些粗糙,不细腻,不精致,但最适合泡茶。用久了,砂质感出来了,包浆出来了,纯朴厚重,老壶的韵味也就体现出来了。每一把紫砂壶都有博物馆珍藏的老壶效果一样。现代人很少能见到古壶,能用上一把老壶泡茶就更少了,今之壶和古壶就没法比较了。壶失了泡茶功能,壶做的再好,再精致,那也仅仅是陶艺作品罢了。
附纯底槽青泥介绍
紫砂泥,从质地上看,紫砂泥的品级分类很多,变化大,紫砂泥大体上分为青泥(底槽青泥矿量稀少)作做高档壶用、紫泥(中槽紫泥量多)做细货中档壶用、红棕泥(野山红棕泥)做实用大路货及花盆用三个等级。正宗紫砂泥做的壶烧成后的表面会有小的黑色溶出点(俗称铁质)及在反光下见到小银星点(长期使用即退去)这两特点。80年代紫砂爱好者误解为疵点,使很多制壶者想尽个各种方法,人为酸化,直至今日还有这样做的,实在是荒唐,从实质上破坏了紫砂特有的材质。(摘自2007年12期《宜兴紫砂》徐秀棠大师的观点)
色泽外观是泥质的表象,凭个人的喜好而定,好的泥质恰似紫檀木色,深紫泛青,颜色古雅,壶经久用后,自发黯然之光。用纯底槽青泥(底槽青泥:位于矿层底部,块状中有青绿色的"鸡眼"、"猫眼",底槽青泥烧后色呈偏紫泛青,细而纯正,十分稀少。温度烧成1230度至1255度间,烧成后的紫砂壶有青白色的颗粒,这就是"鸡眼"的颗粒,没有这种颗粒一般就不是底槽青泥。)
制作的壶,烧成火候到了,再经久用后,就会有这种效果,其它的紫砂泥是达不到此类效果的。好壶洁净温雅,素心素面是紫砂壶返璞归真的本源。
同样的茶叶,用纯底槽青泥制作的壶泡茶喝,口感是最好的,这是很多喝茶人都有的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