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古玩百科: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2

时间:2021-08-31 09:45:18 来源: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2

二、楷书形成前笔法的变迁

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时期陶器上书写、刻划的符号无疑是汉字的滥觞,但它们只是一些朴素的、粗糙的线的组合,还谈不上笔法。

商代甲骨与陶片上保留有书写的字迹,点画肯定,点画轮廓的变化很有规律。它们可能不是用垂直提按的方法,而是用摆动的方法写出来的:手持毛笔,以笔杆的某一点为轴心,手腕一摆动便可画出这种线条。用提按法要达到这种力度和变化的均匀性十分困难,对先民们来说几乎没有可能。

也许这无法从考古学上找到证据,但是我们做了一次有意味的实验。我们教两组五岁的小孩分别用摆动法和提按法画出图中线条(见图一)。前者练习一小时,线条基本符合要求;后者练习三天,每天一小时,仍然远远达不到前者的水平。实验的结果当然不足以作为我们的全部论据,但它至少揭示了笔法自然选择的某些规律。

blob.png

摆动法和提按法画出图中线条 马盟书

这种摆动当然包含笔毫的上下运动,但同后来所运用的提按却有根本的区别。它包含有转动的因素,同后来使转笔法的形成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从战国中期的侯马盟书中可以看出这种笔法的发展(见图二):线条更为丰满、挺拔,粗细变化更为明显,这是摆动的笔法被夸张的结果。我们还可以为这一笔法的强化和普遍运用提出一点有意义的证据:盟书中几乎所有笔画都带有程度不等的弧度。这是由于腕关节和笔杆轴点有一定距离,而且高度又不一致,摆动时容易出现的现象。甲骨文中弯折的笔画都分为两笔,但这里却连起来书写;同时,这些弧形线条往往包含几度由粗至细、由细至粗的变化,如“宫”“郭”“亟”“其”“守”等字。不能设想这是书写时费力地反复提按得来的,它只能是沿弧形轨迹摆动的结果,这便是绞转的雏形。仰天湖楚简、信阳楚简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青铜器上的铭文因为经过铸造,笔意丧失较多,但是不少点画仍然与简书、盟书十分相似。部分平直、方整的字迹在墨迹中难以找到印证,只能认为它们是庄重、严肃的场合所运用的一种特殊笔法(以平动为主)。后代铭刻书体与日常应用书体的分离正导源于此。青铜器铭文中这一类字体直接影响了秦代篆书的书写风格。

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等长期被当作秦代的代表书体,但是它们无法令人满意地解释战国书体到汉代隶书笔法的变化。秦简的出土打开了我们的眼界。它与战国简书相比,结构简化了,可以明显地看出向汉代隶书演化的痕迹,但是大部分点画都保持了盟书与战国简书的笔法。

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推测,秦代统一文字,统一的仅仅是字体结构,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等可能有作为标准字体的意义,但不是当时的代表性书体。“书同文”可能与我们今天删除异体字、公布简化字的意义大致相似,对于笔法的演变并无重要意义。秦篆在汉代迅速中落,“等线体”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几无嗣响,便为明证。

用笔习惯是可能改变的。这种改变与字体的改变确实存在某种联系,但不是指这种人为规定的字体改变,而是指那种由社会境遇的改变引起的、隐藏在形式内部的缓慢而不可抗拒的变化。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