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收藏要闻:冒襄行书《自书柴门诗》轴

时间:2021-09-02 13:45:12 来源:

冒襄行书《自书柴门诗》轴

1.jpg

冒襄(1611-1693),字辟疆,号巢民,一号朴庵,又号朴巢,江苏如皋人,与侯方域、陈贞慧、方以智有“明末四公子”之称。冒襄一生著述颇丰,有《先世前征录》、《朴巢诗文集》、《水绘园诗文集》、《影梅庵忆语》、《寒碧孤吟》和《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等传世。在书法方面,冒襄师法董其昌,《清史列传》称:“襄年八十,犹作擘窠大书,体势益媚,人争宝之。”

在书法史上,明末清初的一批书法家留下了大批轴类作品,这一方面是由于书法家在情感寄托与表达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则是社会发展、建筑结构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轴类作品较之手札类作品,在尺幅方面,大大扩展了欣赏格局,由案上观转为壁上观,这显然也要求书法家的表现技巧做一些相应的调整。

冒襄留下来的书法作品并不多,也就那么几件轴类作品。眼前这件《自书柴门诗》轴(见左下图),纵122厘米,横58.5厘米,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可以说是其晚年代表之作。我们之所以强调

其为轴类作品,也就是要提醒欣赏者面对此类作品时不能像欣赏手札、手卷等那般,放在手上把玩,在小空间里摄取潜藏内里的美学信息。时间的久远已经将我们与作品拉开了距离,空间的再次缩小只会进一步阻碍我们审美能力的发挥。因此,作为欣赏者,在面对这样一件书法作品时,要懂得预设一个大空间,将作品置放其中,在观念上放大作品,在一种近乎真实的“现场”中品味其内在风味。

在气象方面,冒襄此作显然没有采用气势磅礴、奇诡怪诞的表达方式,他走的是一条委婉柔和的审美道路。当然,这与其学书的取法方向以及个人的审美趣好有关。我们知道,冒襄在学习董其昌书法方面下过很大工夫,深受董氏审美趣好的影响。这件作品在整体气韵上显得幽微蕴藉、不激不厉,宛如一泓秋水淌过山间,不逞能、不放纵。可以说,那种睥睨世态、叱咤风云的表达方式似乎与其绝缘。冒襄此作给人的审美感受是相对静态的。在这种相对恒稳柔和的气象中,布局显得萧散娴淡。在清空疏淡的空间里,冒襄进行着他的精神旅程,从中表达自我情感的隐露起伏。“清空”,显然是董氏书风的最大特色;冒襄喜好“清空”,也完全是在精神上与董其昌达成某种共鸣。“清空”在外在形态上表现为空间的大量留白。欣赏此类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作品实实在在的部分,同时又能体会到虚灵缥缈的精神气韵。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趣味盎然升起。

虽然取法董氏书风,但冒襄作品还是有自己某些独有的元素。首先表现为书写的熟练度。也许这是由于其并不以书闻名,腕下的熟练程度较之董其昌相去甚远,具体表现为行笔不那么“行云流水”。这当然也有可能是冒襄有意为之,因为从审美角度言之,很多人是主张“巧不如拙”的。董其昌的书法很巧。相较之下,冒襄的书法又显得有些拙趣了。如果说冒襄在学习董氏书法过程中有所舍的话,那么,他舍去的大部分就是董氏书风中的“飘逸”成分,像一个善藏利器的好手,隐去很多锋锐的显现。

若说董其昌书法是一种贵族式的柔美飘逸,那么冒襄书法便是一种草根式的柔美朴拙。

在结字方面,冒襄喜用扁式来压缩字形空间,这有点儿像苏东坡。由此,整件作品的字距就显得繁密紧凑,字与字之间的气脉也得以顺利贯通。

倘若言说特色,放在整个书法史的大背景下,冒襄书法无疑不是那种人们竞相效仿的经典之作;在笔墨技巧上,与我们经常提及的那些书法大家相比,也显得毫无可比性。然而,以冒襄而言,在书法方面,能在《清史列传》中留下世人的数行评价也就足够了。当今所谓“著名书法家”何其多也?百年之后能够让人回忆的又有几人?所谓价值的体现,其实就是如此简单。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冒襄当时的生活状态———那是我们所向往的理想境界:弃官不作,摒弃外界干扰,蜗居一隅,筑室几间,杂植花草,酌酒赋诗……从中,我们可以欣赏到他生活的无限乐趣,似乎又能隐隐约约地体会到他的美学追求。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