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艺术百科:郑簠隶书陶诗轴

时间:2021-09-03 07:45:18 来源:

郑簠隶书陶诗轴

1.jpg

郑簠(1622—1693),字汝器,号谷口,江苏上元(今南京)人。秉承家学,以行医为业,终身不仕。精篆刻,尤以八分书擅名。初师宋珏,后改学汉碑,对《曹全碑》用功尤深。以行草笔意写《曹全碑》,遒媚飘逸,能脱尽时俗,秀劲绝伦,创圆润而灵活、流动而不滞板的书风。与朱彝尊、傅山等隶书大家均有交往,时常切磋汉隶。清朱彝尊《赠郑簠》诗云:“金陵郑簠隐作医,八分入妙堪吾师。朅来卖药长安市,诸公衮衮多莫知。伊余闻名二十载,今始邂逅嗟何迟。”清包世臣《艺舟双楫》将其隶书列为“逸品上”。清梁《评书帖》称:“郑簠八分书学汉人,间参草法,为一时名手。”

郑簠的隶书作品,我们现在单独地看,可能并不觉得有十分特殊之处;但如果将其书作置于元、明人的隶书作品之中,即会感到其作品的不同凡响。隶书是我国两汉时期的流行书体。我们不仅可以通过遗存至今的汉代碑帖了解汉代隶书的面貌,而且可以从上世纪以来陆续出土的大量汉简认识汉代的隶书

书。汉代的隶书是风格多样、多彩多姿的。随着南北朝时期隶书向楷书的逐步转化,楷书最终取代隶书而成为人们日常交流所采用的流行书体,而隶书在更多的时候仅仅作为书法家们所书写的一种书体而存在。南北朝和唐代的隶书都融入一些楷书的因素,隶书的书写日趋程式化,汉代隶书那种自然、风格多样的面貌不见了。宋、元并无专以隶书名世的书家。有明一代,除宋珏专攻隶书外,宋克、文徵明、文彭、孙克弘、陆士仁等也兼擅隶书。不同书家的隶书风格小有变化,但总的趋势依然承继唐、宋以来的隶书传统,追求结字的方正、笔画的厚重,行笔无明显的提按变化,笔画均匀劲直,横画和捺笔的末笔笔锋稍出即提,捺笔往往形成棱角,用笔以方折笔为多而圆转笔少,风格整饬,厚重有余而活泼不足,面貌趋同,陷于一种模式之中。明代不同时期的书法,表现在楷书、行书、草书上,都可以看到明显的风格嬗变和风格多样化的现象,而独有隶书是个例外。

郑簠生活的年代,宋珏谢世不久,画家王时敏在隶书领域擅名。王时敏在当时的文人书画家中声望甚隆,但其隶书仍是明人旧有格调的延续。郑簠所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书法背景。在重传统、讲来历的文化氛围中,郑簠学习隶书不能不受当时书风的影响。郑簠开始走的完全是一条前人走的老路。如果沿着这条路勤勉地走下去,郑簠可能会成为一位沿袭原有风格的隶书名家。但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实践中逐步意识到继续原有己见的弊端,于是他溯本穷源,直接从汉代的隶书作品中学习隶书,游弋于风格多样的汉代原版中。据记载,郑簠为寻求汉碑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在反复对比、体味中,他认识到隶书的真谛,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隶书风格。

郑簠隶书陶诗轴(见左图),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此作为纸本,纵171.8厘米,横56.1厘米。此书作较典型地体现了郑簠的隶书风格:横画的“燕尾”、捺笔及一些笔画的末笔上扬而不假修饰,使字体流畅灵动;横画起笔重顿轻提,落笔处呈一圆点,然后提笔牵连,按笔出锋,一笔之中富于变化,显得流动而飘逸。在字体的处理上,作者注意加以变化,如这件作品中有的结构明显采用了篆书的处理办法,使书作在具有“现代”气息的同时也有浓郁的古意。此作通篇行笔注意放与收、粗与细、实与虚的变化,分行布白成行成列,笔画之间不相连属……这些均使我们感受到活泼、自然的气息而丝毫不显得板滞。郑簠这件隶书轴在章法上采取字距宽疏、行距紧凑的排列方式,再现了自唐代以后被多数写隶书者所忽视的汉碑隶书的这一重要特征,而松阔的布局同时也给此作增添了恬淡、典雅、清秀、活泼的书卷气息。这种取法高古而又大胆创新的能力为清初其他写隶者如王时敏、戴易等所不及,难怪对《曹全碑》很有建树的大学者朱彝尊把郑簠的隶书评为“古今第一”。此幅作品未署年款,经对比可推为郑氏中晚年的作品。郑簠传世作品见于著录的约有五十多件,此作代表了郑簠隶书的创作水平。

郑簠在隶书上的创新虽然没有元代书坛领袖赵孟頫所领导的全面回归的古典主义书法潮流在书法史上产生的影响那么深远,但就他以一介平民知识分子身份对清代隶书及碑学所做的贡献和产生的影响来说,他应与赵孟頫一样,值得后人敬仰。从书法实践、搜访交流以及学术研究来看,郑簠不仅为清代隶书开创了新的生路,而且无愧为开清代碑学运动先声之代表人物。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