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赏析:中国李可染书画艺术院理事杨旭尧——“李家山水”经典传承
记山东画家赵洪祥
在山东书画界,提起画家赵洪祥大家都很熟悉,不仅是因为他画画得好,更为他学画痴迷执著,曾背着凉席、窝头走南闯北写生的事情津津乐道。
赵洪祥1946年生于济南市北郊一个农民家庭,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小时候因为家庭困难,上完初中他就辍学务农了,在那时他已显露出了绘画天赋。各种英雄好汉、神仙美女、花草树木和飞鸟鱼虫,他见什么画什么。书上的插图、各种连环画,都是他临摹的范本。有一次,他从朋友家借来一本《芥子园画谱》,如获珍宝,连饭都顾不得吃,回家就照着画起来。白天干一天农活已经很累了,但一拿起笔他的精神头儿就来了,晚上总是点完一灯油才放下笔上床睡觉。为了学好画,他经常在劳动之余坐到田间地头写生,随身携带的速写本,画完一个又一个,不知画了多少本。
为了学画,赵洪祥除了参加济南市群众艺术馆举办的山水画培训班和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学习外,只要有空就到一些书画家的家里登门求教,他曾拜国画家黑白龙、陈
陈维信为师,并多次到秦岭云、许麟庐、张彦青等家中求教。他还经常骑自行车到离家70里外的著名画家陈玉璞家拜访学习,两人都成了好朋友。
赵洪祥酷爱中国画,尤其擅长山水。为了掌握山川河流在不同地区的特点以及植被的异同,他走南闯北,写生观察。他曾身背凉席、窝窝头走了不少名山大川,足迹遍布祖国各地。他10次登泰山,两次上太行,黄山、华山、九华山、崂山、沂蒙山、长江三峡等,都曾留下他的足迹。为了写生,赵洪祥吃了太多的苦。他说:“那时候,我家的生活太难了,连买车票的钱也拿不出,可是到黄山去写生的欲望又难以平息,我不顾家人的反对,借了邻居200元钱就上路了。没想到钱很快就花光了,回来时在一个叫屯西的小站台逃票上了车,可是到了南京,列车员查票时不干了,看我那身打扮和简单的行囊硬说我是小偷,在我身上搜了半天也没搜出钱来,就赶我下了车。”至今,赵洪祥一提起那次登黄山逃票的经历,仍觉得心酸。赵洪祥去泰山总是白天写生,晚上就和泰山挑山工睡在一起,因为去的次数多了,挑山工都成了他的朋友。
赵洪祥的山水画大处淋漓奔放,小处精细耐看。在构图上他虽追求满,但满而不臃,在造型上则追求变化。不论是画山画水,还是画树画石,他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笔意纵横,颇具功底。赵洪祥善于用散锋作画,对山云风雨和瀑布的水口有着独特的处理方法。特别是他那支能收能放,能点能皴的自制毛笔更让人称奇。赵洪祥绘画以快手著称,作画前,他略加构思,一旦胸有成竹,落笔犀利快捷,笔笔见锋,二十多分钟,一张山水画就呈现在眼前。
如今的赵洪祥在画山水画方面出了名,从第一次参加济南市郊区(现历城区)首届农民画展获得金奖开始,近20年来,在市以上画展中,金奖就拿了8个。他的作品被收录在《当代书画家大辞典》、《中国美术家大辞典》、《山东美术家大辞典》、《山东山水画精品集》等书中,有的作品还被日本、新加坡等许多国家和香港地区纪念馆收藏。
赵洪祥现在是济南市天桥区老年书画研究会的会员,每到周三研究会活动的日子他总是一早儿就到,研究会组织各种活动他也都积极参加。去年,天桥区老年书画研究会组织会员们一起去太行山写生,之前赵洪祥已经去过那里两次,再次去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感觉既熟悉又亲切。他把自己在太行写生的许多心得与画友们一起交流,和大家共同分享山水画创作的快乐。(附图为赵洪祥国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