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书画收藏:谈谈刘建社的艺术创作

时间:2021-09-13 09:45:06 来源:

谈谈刘建社的艺术创作

四年前的夏天,妻从山里转来了一个年轻人的来信。这个年轻人叫刘建社。他的信中除了说些仰慕之类的话,还谈了对当代和陕西书法的看法并附了两张小斗方作品。理论虽然中肯,但已是共识;字却不俗,一幅临颜鲁公的《祭侄稿》,用笔厚重遒劲,结字宽博,是较得颜氏三昧的。另一张小字行书,气息平和简淡,整个章法处理得当,但线条质量还嫌软了些。总体讲,我还是欣喜着一个有潜能的年轻书法人的出现,便回信约其相见。半个月后,这个瘦高个儿,戴着一副眼镜的年轻人来到我刚谋职的美术博物馆,并带来了不少的书画习作。

我逐一观看了他的作品,总的感觉是路子正,格调较高。在饭桌上,我提出了对他作品的看法,他也谈了自己学习书画的经历,彼此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因此,他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的第四个学生,当然更是朋友。建社对书法的学习有着一套自己的方法。他的临作,如这里的临黄宾虹信札(见图),是尽量忠实原作,从章法、用笔、结字、用墨等细节上绝不忽视。

blob.png


但在创作时,他却尽量遗貌取神,不愿以肖似的某家面孔出现。从他这里的行书扇面(见图)可以看出,他的字极重整体感,不大注重单体形象的完整。我们如果从中抽绎出一个或数个单字选型来,不见得很美观,也不见得完整,但将它置之于整幅作品中,却显得十分妥帖,十分完整。他的书法与他学绘画有很大的关系。他的行草书,甚至楷书都非常注重笔墨线条的长短、大小、润燥、浓淡,但最终都较为统一。近年来,他一直在实验黄宾虹先生的“五笔七墨”论,并在结字上也追求着点、线、面的视觉效果,虽然有所得,但还显得有些造作,我相信他以后会写得越来越自然。建社是散漫的,他读书、写字、作画、写诗,都注重着当下的愉悦。他对艺术的追求,是以回归心灵作为自己的准则。

著名的诗学家林庚先生的一段话,对他影响颇深:“艺术并不是生活的装饰品,而是生命的醒觉,艺术语言并不是为了更雅致,而是为了更原始。”(《漫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借鉴》)。对此,我也极为赞同,我也以为书法之终极表现在于生命本质的外化,书法家的最终关怀是人格的升华。在现代工业文明越来越快节奏的今天,艺术是我们精神上救赎、回归和超越的最原始力量。

blob.png


否则,我们就会丢掉自己,成为我们所创造的所谓文明的俘虏。建社深谙艺术的本真意义,他消受着挥写时的愉悦。但这种愉悦是要建立在扎实的传统学习和读书养性之上的。他曾在谈学书时说:“心在技道之间,为魔为佛,一念之间。”我不担心建社的追求会偏,我只担心着他作为一个艺术人的没有系统。

所以我建议建社在修为的同时也要注意这一点。近四年的交往,我觉得,他是一个心地纯正的青年。他为人朴实,毫不造作。他自己的学习也很刻苦。近一段时间,他为工作和生活所困,耽误了不少工夫,但他的红尘有味、青灯有味的“双味居”亦使他静心。他依然向前。最近,建社在第三届中国书法艺术节上获奖并取得了“书法十杰”的称号。

但这个有些“想法”的刘建社只是觉得,这是一个驿站,向前寻梦的路依然很长。我曾为他题写了一个横幅,写着“黄钟大吕”四字,希望他不会走偏了方向。我注视着我的每个学生,当然包括这个三十刚出头的刘建社。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