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苑福章工笔画观感

时间:2021-09-22 11:45:05 来源:

苑福章工笔画观感

记得当年学画,老师说,要创作出一幅好的工笔画,只有“坐得住”才行。当时年少,对其中的深意并没有太多的领会。后来进入正规的系统训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反复构思、勾线、填色……在枯燥与乏味的同时也品味着痛苦和欢乐。这时候,才真正明白老师说的“坐得住”所蕴涵的深意。“坐得住”与其说是一种创作心态,倒不如说是一种艺术境界。这种境界在时下喧嚣、热闹的艺术氛围中显得尤为可贵。

blob.png

苑福章工笔画

天津画家苑福章的工笔画,给人一种平静与清雅的感觉。从其画中,可以明显感觉到他是一个能“坐得住”的画家。在工笔画并不景气的今天,画家能够平心静气地学古人、求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要有一点精神,画也如此。作品精神境界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品位的高低。而与品位相对应的不仅是创作者的艺术功力,还有自身的品性与情操。

blob.png

苑福章工笔画

苑福章少年时曾问道于津门画坛名宿徐松琦与郭鸿勋两位前辈,致力于历代名画的摹写与临习,打下了坚实的传统工笔画基础。而后,他又进入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拜在霍春阳先生门下,同时得到吕云所、韩文来、王慧智、刘文生、喻建十、陈福春、贾广健诸位名家的亲炙,在绘画理论和创作技法上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尤其对中国画创作与中国传统哲学之间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有了进一步的领悟与认知,这对他日后的艺术创作大有裨益。

blob.png

苑福章工笔画

牡丹以其富贵雍容、雅俗共赏的品性,成为历代画家热衷表现的题材。尤其是近现代,几乎每位画牡丹的工笔画家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创作技巧。今人要想摆脱前人窠臼、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面貌绝非易事,功力、胆识、才气缺一不可。苑福章的牡丹创作在汲取传统技法的同时也注重写生。他将牡丹的花头处理得细而不腻,将花瓣刻画得自然生动。在整体布局上,他将疏密、前后、虚实等诸多矛盾关系处理得和谐统一。他的一些牡丹作品,画幅虽小,却有着大气势、大风度。

blob.png

苑福章工笔画

工笔画在着重于技法表现的同时,更注重“写意”。所谓“写意”,就是要表现出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深度内涵。如果画家只想着力于展现技巧而忽略对作品思想性和趣味性的表现,那创作出的作品往往会流于“匠气”。即使笔墨技巧再纯熟,作品也难臻上乘。从苑福章的一些工笔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宋人“尚意”的情致。《竹荫小憩》(见左图)和《南国风情》(见右图)便是他仿宋人笔意创作的花鸟画。观《竹荫小憩》,一块质感强烈的湖石伫立于画面前端,湖石上有一对鸟雀在休憩,湖石旁有两丛修竹。此时似有微风吹过,竹枝摇曳,与湖石相映衬。湖石刻画精致,鸟雀用笔工整、精细,修竹用双钩法绘出,用笔坚挺、洒脱。此作在表现手法上一虚一实,在感官处理上一静一动,体现了画家的匠心。《南国风情》笔法工整、敷色精致、色彩艳丽,颇有宋画遗意。

blob.png

苑福章工笔画

正所谓天道酬勤,名至实归。经过多年孜孜不倦的艺术追求,苑福章的工笔画作品在全国各类展览中时有获奖。

“风物长宜放眼量”,艺术的道路是没有止境的。在苑福章的一些作品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一种实验与探索的痕迹。这种迹象虽是今天的不足,但或许正是明天成功的起点。艺术创作不可能有绝对的完美,但对完美的追求正是艺术创作的永恒目标。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清张维屏《新雷》)机会总是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苑福章通过不懈的努力,定会为中国工笔画坛增添一笔绚丽的色彩。让我们拭目以待!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