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记内蒙古画家彭义华
自然山水的观察方法(下)
(二)观察的具体方法——“远望”与“近观”
“远望”与“近观”就是所谓的“远取”、“近求”,这是观察自然山水的具体方法。它们在郭熙的《林泉高致集》中表现为“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深,近游之以取其浅;真山水之岩石,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真山水之风雨,远望可得,而近者玩习,不能究错纵起止之势。真山水之阴晴,远望可尽;而近者拘狭,不能得明晦隐见之迹”。郭熙根据自己的创作经验提出对自然山水的审美观察应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不是平视的远望,而是“仰视俯察”。从郭熙的论述中可知,“远望”乃取其“深”,得其“势”;而“近观”,可取其“浅”,得其“质”。这就是“盖身即山川而取之”这一美学观点的具体实施办法。对于自然山水的观照,我们不但要远观取其“势”,而且还要近探取其“质”——身处山川之中,体会、感悟山川的形象、意态。在山水烟岚的变幻中,自然山水因创作主体的“移情”而变得人格化、心灵化,创作主体也变得自然化、对象化,于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中的“势”是自然山水俯仰开合的整体气势,必须“远望”才能感受得到;“质”是自然山水具体的性质、特点,必须“近看”才能掌握其细部特征。两者都是观察自然山水的方法,创作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及山水的特点去选择。郭熙认为,自然山水的观察方法是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三)观察的深度及广度——“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看”
现实世界是具体可视的。由于人们观察客观事物的角度不同,最终形成的心象世界也不同。郭熙根据自身的体验,对自然山水的观察点及观察角度做了全面的论述,提出了“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看”的观点:“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远十数里看又如此,每远每异,所谓山形步步移也。山正面如此,侧面又如此,背面又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面面看也。如此,是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形状,可得不悉乎?”观察的深度、广度不同,所看到的自然物象的形态也就不同。苏轼也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同一座山,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所得到的审美形象也就不同。之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就是因为人身处山川中,不能对自然山水做宏观的观察、把握,所以无法看到自然山水的全貌。由此可见,画家采取“步步移”、“面面看”这种全方位、多视角的移动式观察方法很有必要。这种观察方法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用此方法观察,画家既可以对山水有一个全局的把握与体验,也可以对观察到的储存在脑海中的自然山水形象进行选择、组合、加工和再创造。这样,画家笔下的山水就是经过筛选出来的最能体现自然山水之美、山水之情的那部分了。
事实上,画家要把握山水的灵魂必须做到“远取其势,近取其质”,对自然山水做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只有这样,才能把握自然山水形象的外形和内部结构,才能表现出合乎审美规律的审美意境。画家把客观物体的具体形态升华为经过大脑处理后的意识形态的过程,就是从“取象”到“立意”的过程。
三、观察方法提出的现实意义
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绘画技法(特别是被称为“造型科学”的素描技法)的传入,中国画家的思维方式、观察方式及表现技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李可染先生曾讲过,要对景久坐,认真研究自然美的规律,要多感受、多观察自然,千万不要对景麻木不仁,更不能“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不识庐山真面目”。这充分说明了观察物象、认识事物本质的重要性。
当代山水画要体现鲜活的生命状态,同时还要保持个体意识。在新时代,我们不仅要发扬中国画的传统精神,而且还要寻找当代语境下个人对社会文化主题的感悟与体验,以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绘画语言。这种绘画语言,要符合新时代变革中的文化语境。另外,画家创作的原动力往往萌动着自己的情思,或要表现自己的情感态度、审美观照,或要表达对某一特定自然山水的审美认识和理解。画家如果把“观物”作为创作手段,那么“立象”就是创作目的。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画家既要回归传统,又要师法自然。只有这样,才能掌握自然山水的本质,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可见,自然山水的观察方法不仅是以全新的时代精神和文化精神认识客观自然,以新的思维观察客观世界,而且还要复合出符合时代精神的心灵世界。
四、结束语
郭熙在《林泉高致集》中提出了“身即山川而取之”的自然山水观察论,进而全面论述了山水观察的方法。他指出,艺术家不能总是站在某个固定的点上观察自然山水,应移动地观察客观物象。他以自己的实践认识对“身即山川而取之”的美学观点做了充分阐述。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对自然山水的观察方法做简单的理解,对景写生时只注重观察微观事物,忽略了对宏观世界的理解与把握。笔者认为,只有了解自然山水的观察方法和本质内涵,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客观世界;只有深刻地理解了客观世界,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下)
自然山水的观察方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