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脊梁(书画篇)·走向世界的共和国文化大使·张庆祥作品展
青少年书法培训与培养
偶尔读到某名家在一次书法培训班上的讲稿。讲稿大意是说现在“传统书法”快完蛋了,得赶紧学“现代书法”,因为后者才是历史的选择云云,大似当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悲壮论调。有一点我始终不明白:历史还没有做出选择,怎么历史结论总是能未卜先知呢?尽管我反复思量,但一直搞不清何为“传统书法”、何为“现代书法”。如果说古人的叫“传统书法”,今人的叫“现代书法”,那现代人写“二王”的又叫什么?“传统的现代书法”或“现代的传统书法”?别扭拗口,不过是些空话。
要是非得区分“传统书法”与“现代书法”之间的差异,我以为,“传统书法”靠培养,“现代书法”靠培训。培训如今已赫然成为最富产业化特征的行业,渐成规模,热潮滚滚。书法爱好者普遍觉得练书法前途渺茫,但为何又有如此多的人“参训”呢?正因为培训宣称可以提供省心省力的“最佳成功途径”。加之在一般性思维中的“既然学了书法,就必须‘学有所成’”的心理,遂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参训”狂潮。展赛的泛滥,更是培训步入“巅峰时刻”的兴奋剂。许多所谓的理论观点通过培训方式泛滥开来,影响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批人;影响的不是一代人,也许是几代人。有些着实为祸尤烈、贻害无穷。
严格地说,培训不属于书法教育,而应属于市场环节。书法教育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学院教育,规模化、系统化。全国各类美院对此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种是师徒传授。此种属社会教育范畴,最为普遍,最为广泛。培训对于这两种模式存在很大的冲击甚至颠覆。目前泛滥成灾的培训,大致有四类。一是少儿类,掌握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培训者稍有水平即可蒙人,且无须承担责任。二是应展类,为特定的展览提供配套服务,以满足师出有名之需。三是组合类。此类最为复杂混乱,有精英班、工作室、导师制等,培训对象是社会人员。四是临时类,巧立名目、普遍撒网,来者不拒、多多益善。
少儿培训班危害最大。“童子功”很重要,涉及到一个人一辈子良好习惯的最初培养。若此时养成很多恶习就很难改正。很多人的出发点是重数量、轻质量,玩“人海战术”,靠人头儿多来提成。应展类培训班常常针对某某展览而实施,有明确的目的与措施。参加培训的人可能会入展,看起来效果显著。但如果将这些培训导师与评委席位隔离开来,还会有多大成效呢?组合类培训班属于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所谓“精英班”未必都是“精英”,不过是让各地的小名家在名声更大的名家手中集中接受教导,小名家“再加工”一下,逐步向大名家迈进。工作室一般是由一个人、几个人或一种组织来主持,借鉴公司模式经营,师资水准参差不齐。“导师制”中的师生、同学关系现已不自觉地演变成“山头主义”。学书之人都希望能找到最有名的导师。在书坛行走,总免不了被问到导师之名,导师名气大,自然让人肃然起敬,“老子英雄儿好汉,强将手下无弱兵”嘛!临时类培训班为自由组合式,培训主题随意、随机。
书法因为培训,从“知识密集型”发展到“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有一个问题必须提出来:培训到底对书法有多大促进作用?总的来看,弊大于利。
一是误导学习书法的目的。培训的本质侧重于迅速地改变个人身份,获得一定的社会资源,从而制造出一些“神话”。光看那些广告宣传,便让人觉得似乎可以在瞬间改变命运,实现成功、成名的目的,真正为了学书法的有多少?培训市场的繁荣背后,隐含了展览所昭示的“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生存准则,即所谓的“鲇鱼效应”。书家因盲目追求市场,希望迅速形成自身的风格特色,而增加了很多额外的负担与压力。而此时,培训便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
二是增加了投机心理和功利心态。个人通过合理方式追求成功无可厚非,但每个人的自身条件不同,盲目以同一途径来实现,容易造成种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从发展历史来看,培训最早是作为艺术馆或文化馆的职能而存在,后来因为市场经济等各种因素介入,“以文养文”的思路便出现了。随着各种势力的染指与多种利益的渗透,书法走向产业化。人们趋之若鹜的同时,也造成鱼龙混杂的现象。这种现象亟待规范。而最典型的便是混淆了学生与入室弟子之间的界限。书法传承除了技法之外,还有文化精神,最典型是师徒道统。这“师徒道统”在过去很有讲究,分得很清,徒弟不敢造次、越位。而现在不但将“结业”说成“毕业”,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也一口一个“老师”叫得亲热。一旦达不到目的,马上翻脸,根本谈不上尊师重道。更有甚者,通过现在的老师认识了地位更高的老师,就不认以前的老师了。凡此种种,无不见证了培训的功利性。经过大量的培训之后,大家都是师徒,都是师兄、师弟、师姐、师妹,并且师生关系、师徒关系已演变成老板与学徒的关系。
三是“客串”。培训已变成一种职业。在轮番轰炸的过程中,培训人员本身所携带的“病毒”,会以更频繁、便捷的方式蔓延。即使没有“病毒”,也把很多人的书风变得雷同。因为培训,一些书协工作人员顺理成章地变成“教授”,真正的教授又跑到书协。后者尚且说得过去,研究学术不分地方,但只怕时间长了,心再也静不下来了,人再也坐不住了。学员还没有培训好,就先培训出一大批“教授”。自己还没有学好,又怎么来培训别人呢?
培训既不同于传统的师徒教育,也有别于系统的学院教育。师徒传授侧重的是精神传承,知识零碎,时间漫长;学院在一定的时间内形成体系、系统,打好基础,有利于继续学习。二者的共同点是时间性,就像酸菜腌制一样,有一个浸泡熏染的过程。而培训却无法满足这样的要求。从当前的文化环境下理解,培训具有“针对性”,可解“燃眉之急”,具有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效益最大化的优势。
但归根结底,教育强调的是长远发展,培训只是某种技能的传授,所以书法教育通常强调培养,而不是培训。
如果要问:培训好不好?好。培训坏不坏?坏。展览好不好?好。展览坏不坏?坏。既得利益者说好,利益损失者说坏。其实,问题最终还是要从书法与书家的长远发展来看。书法现在看起来像是搞群众运动,又像是搞城市化战略。不同地区的书家不约而同地向大城市靠拢,艺术成本与生活成本大幅度提高,很多人被迫放弃了书法。
现在当官者喜欢“玩”书法,且“玩”得不亦乐乎,因为他们不在乎成本!导师希望招收一些官商作为入室弟子,因为有“可利用成本”!培训充其量只是提供某种选择的契机。这样,书法愈来愈使一些人觉得简单,从而缺乏耐心和敬畏之心,认为自己可以驾驭书法,甚至凌驾于艺术之上。就像英国科学家尤因所说的:“人类在还没有能够掌控自己之前就先具备了掌控自然的能力,这将要引起不可预测的后患。”如果一直依赖培训这种短期行为,那么书法只会离艺术本质越来越远,沦为投机者的乐园,甚至面临空壳化的尴尬。变培训为培养,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