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收藏要点:独具特色的画家段正渠

时间:2021-10-04 13:45:33 来源:

独具特色的画家段正渠

段正渠

出生于河南偃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77年考入河南省戏曲学校学习舞台美术;1983年毕业于广州美院油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获奖:

●1991年第一届“中国油画展年展”优秀奖

●1994年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

●1998年“走向新世纪青年油画展”奖

●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

●2001年《黄河谣》获全国第七届美展银奖

blob.png

《夜行》 180cm×150cm布面油画 2002年

段正渠笔下的陕北是一片厚重的土地,饱和、深沉,不无苦涩但充满温馨。他几乎以黑色为主旋律,但并不压抑,并不苦闷,而是充满动态与激情。他所描绘的陕北农民没有商业文化的污染,依然放任地尽情地唱着自己的歌。画家力图要守护那种正在今日生活中逝去的天然和淳朴。这样一位独持己见而又独具特色的画家,在总是制造风潮的中国美术中,尤其值得关注。

记者:您之前经常去陕北进行创作,时隔多年再去陕北时,心情和意境上产生了哪些变化?

blob.png

《回家》 130cm×162cm布面油画 2006年

段正渠:到陕北农村时还是以前的那种感觉,只是当初的新鲜感没有了,也没有当初的那种冲动。现在到陕北只是随便转转,拍一些照片,回来以后画点东西,因为去的次数太多了。陕北的变化很大,但仅限于城市里,农村的状态、感觉与以前没有太大变化。

记者:您的作品中运用的颜色都比较暗淡,例如黑色、棕色等,这是对陕北的一种定义吗?

blob.png

《大鱼之三》 160cm×120cm布面油画 2006年

段正渠:运用暗淡的颜色创作作品,是我对陕北的一种体会。陕北给我的感觉,是比较苍凉的,这可能和我在冬天的时候去有关系,我很少夏天去那里。我的作品里基本都是黑色、褐色和棕色等比较暗的颜色,以前我的作品有很多乔治·卢奥的影子,在第一次去陕北以后,发现陕北的感觉很适合创作这样的作品,此后逐渐淡化了卢奥作品的影子,创造了自己的风格。我认为陕北的感觉与我的作品风格非常吻合。

blob.png

《持灯少年》 127cm×100cm布面油画 2000年

同时,晚上一个人走在陕北的山路上,当时的感觉可能不太强烈,但这种体验对我的创作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记者:您的作品为什么选择了陕北,而没有选择您的家乡作为创作题材?

段正渠:我从小是在农村长大的,非常熟悉农村的环境,对家乡很有感情,但越熟悉越找不到创作的切入点。但是在陕北,丰富了小时候的生活经历,并且找到了新的切入点,感觉陕北非常神秘。实际上,陕北的生活是对我河南生活的补充,如果从家乡寻找创作元素,就太生活化了,画面中加不进想象的成分。

记者:您创作的静物作品,与人物作品之间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段正渠:以前创作的静物作品比较多,静物作品基本都是小幅的,是创作大幅作品时的一种调剂,能使自己放松下来。

记者:您认为在画面中体现一些音乐化的元素是否重要?

段正渠:我觉得在画面中体现一些音乐化的元素,肯定不是坏事,但也不是惟一的评判标准。我的作品主要体现农民唱歌时的状态,以及民歌所传达的情绪,表现出陕北苍凉的感觉。我想把民歌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表现出来。

记者:目前很多画家都想在作品中赋予大的哲学思想,而您的作品中只是体现个人的感觉,您考虑过在作品中也赋予大的哲学思想吗?

段正渠:我没有这样的考虑,如果是刻意地赋予一幅作品思想会很做作。我希望自己的作品是一种自然感情的流露,不能让别人看出强加思想的痕迹,这样的作品会很牵强。

你在我的感觉里

第一次看到段正渠的画,是在美术馆的一次回顾展上,当时我跟我最在意的人不约而同地在他的画前停下了,看了很久很久。记得他送展的作品有几张,印象最深的是《夜行》和《灯下》。跟全国美展上很多轰轰烈烈的大家名画相比,这两幅作品显得很不抢眼,甚至有些发暗。但画面上的人物给我的冲击却是一辈子难忘的。在自己所爱的人身边,我好像回到了熟悉的某种挣扎状态,看到了自己心灵深处的痛,但陶醉的梦想。

大家都知道段正渠的作品是描绘农村题材的,他从河南画到陕北,从黄河画到高原,北方的人物和自然被他信笔画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有人说,他是中国的乔治·卢奥,因为他和卢奥一样都非常善于处理苦难题材,以粗犷的笔触和厚重的色彩去表现那些悲天悯人的话题,但又不纠缠于这世间深深的苦难,而是充满激情和关爱。

其实除了这些,我觉得段正渠的画最打动我的,是他画里的那种很诡异很魔幻的气氛。画里的人物都安置在黑暗的空间里,希望模模糊糊地存在着,有一种灵魂的尺度和精神的倾向,超越了直接体验的世界,并且停在了它地平线上的某一个地方,它不是一般的信念。不是认为某种东西会变好会到来,而是认为某种东西有意义,不论结果如何。就像无数的岁月消失在无尽的黑暗中,人们把可怜的手电筒照进的那一小块区域标做历史一样。段正渠在黑暗中安排投射在人物脸颊上的光是他内心最辉煌的期盼。

我相信段正渠是孤独的,因为他的根在这片沉闷的土地上,他有一份厚重的责任感,他不仅在记录苦难,也在记录欢乐,不仅表现贫瘠也在表现拥有,他在黑暗中的挣扎和寂寞,恰如黑夜里静静开放的花朵。在命运多舛的途中绽放出生命与良知的余温。知道这份孤独价值的他,是不会轻易向外人泄露和展示自己的痛苦的,他只是通过他笔下的人物和流逝的风景来诠释自己内心,诠释自己所关怀所牵念的这个世界。

色彩的黑和浓重是段正渠作品的特点,可当你在看的时候你又感觉到它们又是那么的简约、生动。除去色彩的诱惑,你好像能摸到山岭的粗糙、树枝的坚硬、沙土的细腻、灯光的温润和人的柔软,你不只看到世间的幻象,而是触到了质料的本身。

段正渠很用心地让我们体会到了他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就像他近年画的陕北信天游系列,男人女人们虽然活得艰难、爱得痛苦,却总是扯着嗓子、咧着大嘴,唱着……过着……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