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收藏要点:黄般若的《香港太平山之晨》

时间:2021-10-08 13:45:19 来源:

黄般若的《香港太平山之晨》

谈起黄般若,熟知近代美术史的人总会想到,上世纪20年代那个与方人定在中国画发展新旧论战中的广东国画“保守派”的笔杆子,其文风犀利而见识卓绝,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仅仅过了三十多年,在高奇峰、陈树人等向传统回归的同时,黄般若却已成为近代香港最具革新精神的国画家之一。回顾大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画的发展,证明了黄般若当年的很多看法是正确的。如今,重新欣赏《香港太平山之晨》这幅画,更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香港太平山之晨》是黄般若晚年的代表作,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地域特色。此图作于1958年,纵27.4厘米,横68.3厘米,纸本设色,现藏于广州美术馆。

该作以浓重深厚的墨色表现连绵起伏的山峦,相比较传统山水的皴法,既不是“矾头”,又不同于“披麻”,而是于苍茫浑厚中显现出山的立体感。为了不使整幅画面显得拥堵,作者巧妙的从左向右拉出一线云雾,解决了透气问题,同时也使画面空间豁然开朗起来。近处的水,仅用几笔粗细干湿的线条稍加渲染,就活画出水的跌宕徊流。画中渔船,简约概括,层层叠叠,停泊在港湾,静静地等候新的一天开始。晨曦的迷雾与远处淡墨轻染的暗云,让画面充满了神秘而沉郁的气氛,静谧中孕育着某种律动。这看似写景,实际是写感觉,写作者的情绪。那万舸待发的蓄势,分明涌动着一股潜在的力量。黄般若用深邃的思想、敏锐的观察力和独创的笔法,表现他所熟悉的生活,画出香港渔村的生机。

从画面上看,我们很难想象黄般若是从传统中脱化出来的,无论构图还是造型,都显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与解放后大陆艺术界呈现出的现实主义主之潮相比,黄般若更加有一种追求形式美感的自觉意识,所以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香港太平山之晨》,其厚重的笔墨和点、线用笔的铺排,都凸显出强烈的构成特征。这幅画在局部细节的刻画上,是将内敛、含蓄的传统笔墨化入新的意趣中,让纯正、朴实的笔墨服务于描绘的对象,体现在对船的造型以及隐于重山中的屋舍等处理上。

blob.png

《香港太平山之晨》是黄般若晚年的代表作此图作于1958年,纵27.4厘米,横68.3厘米,纸本设色,现藏于广州美术馆。

黄般若的成就得益其早年钻研传统、吸纳中西和中晚年师法自然的积淀,以及“临摹”与“写生”两不偏废创作态度。事实上,黄般若很早就在艺术修养上多方面吸纳养分,吸取古今中外对中国画的发展值得借鉴的东西,铸就其晚年自成一家的写生山水笔墨的。所以,把黄般若称作“保守派国画家”其实是一大误会。

难能可贵的是早年对传统的精深专研并没有使黄般若陷入僵死的程式化泥潭,反而促使他对中西融合有不少真知灼见:“吾国多数之思想界,最大之谬误,则为昧于近代各国画学之趋势,以为西方画学仍在写实主义之下。……而我国画坛,对于精神与主观二者,早已尊重,故翰墨所流,皆诗书之华,性情所托,多蕴藉。” 综观黄般若的一生,恬淡平和,不求名利,博学多才。

然而,因为过去的一段与岭南画派论争的历史,使他并没有得到公允的评价。

黄般若得益于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科学严谨的创作实践。重温黄般若晚年绘画突变的经历,会给当代画家处理传承与创新的问题带来启迪。

黄般若(1901——1968),名波,字般若,号万千,以字行,斋名四无恙斋、黄石山房,广东东莞人。自幼随叔父黄少梅习画。1923年与潘致中、郑浩等人组织广东国画研究会。1926年开始与“岭南画派”论争,同年赴香港组织国画研究分会。1926年游历名山大川,与黄宾虹、张大千共磋艺事。1940年任中国文化协会在香港举办的广东文物展览会总务主任。抗战胜利后,任职于广东文献馆,1948年底辞职到香港定居直至病逝。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