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董源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派
既无盛名,何以存史? 任希夷
关于南宋人任希夷的生平,我们根据有关资料,知道他生于1156年,即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卒年则未详。任希夷字伯起,号斯庵,为任伯雨(北宋“十贤”之一)曾孙。其祖居眉州(今四川眉山),徙居邵武(今属福建)。任希夷少年时读书刻苦,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登进士第。他师从朱熹,笃信力行,故而朱熹对其深为器重。后来他调往浦城任主簿;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为太常寺主簿;嘉定四年(1211),以宗正丞兼太子舍人,累迁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嘉定十二年,签书枢密院事;嘉定十三年,兼参知政事;嘉定十四年,出知福州。任氏卒后赠少师,谥宣献。其平生著有《斯庵集》,已佚。《宋史》卷三九五、明嘉靖《邵武府志》卷一三有传。
任希夷擅书法,这一点从他留传至今的行书《范氏唐诰题跋卷》即可知悉,尽管笔者并未能在书史中找到后人对他书法的评述文字。《范氏唐诰题跋卷》(见下图),纸本,纵24厘米,横39厘米,现藏南京博物院。此作书于“嘉定丙子季春六日”,即嘉定九年(1216),任希夷时年60岁。前面我们提到任希夷从朱熹学,所学当然是指学问方面。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一个史实,即朱熹在书法上造诣也很深,并被目为“南宋四家”(另三家为陆游、范成大、张孝祥)之一。任希夷在书法上一丁点儿不受朱熹的影响似乎是没有道理的。正是基于这一点,使得笔者产生将两者书法做一简单比较和探究的兴趣。
任希夷《范氏唐诰题跋卷》(见下图),纸本,纵24厘米,横39厘米,现藏南京博物院
冯友兰先生在其《中国哲学简史》中说:“儒家在汉代获得统治地位,主要原因之一是儒家成功地将精深的思想与渊博的学识结合起来。”朱熹就是儒家这两个方面的杰出代表。他渊博的学识,使其成为著名的学者;他精深的思想,使其成为第一流的哲学家。尔后数百年中,他在中国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绝不是偶然的。虽然书法在古代大家、学者眼里只算末等学问,但是他们对此均未敢真正小觑过。除了科举考试要写得一手工楷外,平时诗词酬唱、书信往返中,字写得差也会被同侪看不起,再加之书法本身就有使书写者深陷其中而乐此不疲的魅力,故上至帝王,下至文人士大夫,擅此道者何止千万!朱熹的书法渊源有自,青少年时期曾受到父辈的影响:“先君子自少好学荆公书,家藏遗墨数纸,其伪作者率能辨之……”朱熹又“少好古金石文字……得故先君子时所藏与熹后所增益者,凡数十种。虽不多,要皆奇古可玩……”大约也因为这个经历,明人王世贞独具只眼地评其书帖有“汉魏风骨”。除了崇尚汉魏以前石刻文字外,朱熹后来对颜真卿、蔡襄、王安石、张浚等人的书法也有学习和借鉴,并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
当然,朱熹学问做大了,书法这种小名被掩也是正常不过的事。
我们要谈任希夷的书法,却说了半天朱熹的书法,目的无非是想说,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发展起来的,除了内因,外因的作用也相当重要。既然没能找到有关任希夷书法的相关记述,就只好对其作品本身透露出来的“蛛丝马迹”“就事论事”了。从这件行楷作品可以看出,任希夷在书写《范氏唐诰题跋卷》时是十分用心的:点画用笔讲究,笔笔到位,起笔多尖起,勾、挑、捺笔画多在收笔处顿挫后锐锋送出,精神外耀。然而他又不是一味如此,而是藏露结合、刚柔相济、相辅相成。这就是任希夷的高明处。在字形上,个别字欹侧不平,略有拙意。检之朱熹所存诸种书迹,风格不尽相同,因其遗墨大多为手札、文稿,书写随意天成;而任希夷所书内容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如这件诰命题跋),故而不宜潦草。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从朱熹的《卜筑钟山帖》找到了与任希夷书法许多相近的地方。而从朱熹撰文并书写的《刘子羽神道碑》拓本来看,任希夷的《范氏唐诰题跋卷》竟像是朱熹书法的翻版。
根据上面的认识,笔者以为,任希夷在书法上曾受到朱熹的影响乃至点拨都是极有可能的。另外,任希夷在书法上似乎学过欧、虞,这也是通过对任希夷书法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加以分析而大胆臆测的。在没有文献支撑的情况下,大抵也只好如此了。
任希夷传世墨迹不多,亦殊乏相关资料,这无疑会影响我们对其书法做深入、全面的认识,进而对其书法做出客观、贴切的评价。通过观察其有限的几件传世作品,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任希夷的作品能留传至今,在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历史首先认可了他纯正的书法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