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古玩百科:一缕春风 一丝涟漪,俞宪

时间:2021-10-15 13:45:54 来源:

一缕春风 一丝涟漪,俞宪

俞宪(生卒年不详),字汝成,号是堂,江苏无锡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嘉靖三十四年(1555)任井陉兵备道,功德及民,政声卓著。后升任山东按察使。文才出众,著有《是堂学诗》、《鸣集》等,并辑有《盛明百家诗》。

blob.png

俞宪这件行草手札册每页纵27.2厘米,横21.7厘米

这件行草手札册(右下附图为作品选页)每页纵27.2厘米,横21.7厘米,可以想象有多大面积———大概也就是如今一张A4复印纸大小。寥寥问候语,说上一二事,一件精巧的作品便诞生了。此作极不经意,风神俊朗飘逸,全无矜持之笔。此处选页释文为:“敬复大召辅江村年丈老先生大人:门下素在知爱,岂不念兄?偶值家累连线,且凭到太迟,故不免稽命耳。兹拟月终准当执役,台下吏人还,先此举复,不尽不尽。十月三日,宪顿首。”右侧有“年生俞宪顿首拜”字样。“年生”即科举当中相互间存在年谊世好的一种称呼。右侧钤有“女成”印章。左侧下方有收藏印“曾在薛处”,无从判定出处。古人对传世作品极为讲究,盖一个收藏印也要小心翼翼。如此册的收藏印正好钤在落款“顿首”二字处,看起来像是姓名印,有锦上添花之功。而今人盖印成癖,有的满纸印记,大伤风雅。其实大可不必这样,谢无量书作不盖印便已神完气足。就鉴藏印而言,对于古书画损害极大的两个人物要算乾隆和项子京了。前者经常用“巨无霸”印;后者钤印数量极多,盖得满纸都是,大概是欣赏一回,激动一回,盖上一通。

董、文那个时代,艺术流派迅速兴起,风格相近的书家很多。董其昌恃才放旷,拨弄着自己的清淡;文徵明凭借功力,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而他们的弟子,已没有大师的气派,再传弟子乃至那些远宗的各类人物就更不用提了。中国有句古话叫“人比人,气死人”,其实很多书法高手要看和谁比,这是参照系的差别。离开了某个参照系,人难免会觉得自己有了点儿大家派头儿,有了几张得意的作品。然而比高处,无疑会相形见绌。其实就书家自身而言,能有一点点自己的精彩就算不错了。

现在人已很少写信。有时偶尔为之,也是“匆匆不暇”,无法体验其中的闲情逸致。古人互通手札的乐趣在于你来我往。此札不乏精彩之笔,如正文第二行“丈”、“老”、“先”三字。正文第三行每个字都很精彩。正文第四行“偶值家累”四字一气呵成,“凭到”二字则十分率意。书家所用为硬芒,虽然奋笔疾书,但都点到为止、拿捏到位、恰到好处。此信函不是很长,内容较少,但一些同字的变化还是很明显,如“先”、“人”、“下”、“不”等字,或粗或细,或行或草,皆各有千秋。正文第二行中,字形皆收紧,唯独“人”字撇捺画放笔一舒,一下子从中凸现出来,十分醒目。此札几乎每一行皆有夸张之笔,不经意中达到了一种妙境。作品中提按使转变化较多,如“家累”二字和“准当执”三字。整体上用笔轻灵迅疾,善于使转,不求怪异,偶有连笔,陡起波澜,反而有“清水出芙蓉”之美感。此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白地较大,疏密对比强烈。这也是过去所有手札的一个共同特点。而今人搞手札形式的创作,多半习惯将纸填得满满当当,章法与一般作品并无二致。

俞宪此札册没有特别强烈的风格。然而,平平淡淡就是真。

正如俞宪的诗:“峻峭常疑势欲堕,到来犹有路如丝。阳崖断壁几千尺,阴谷流泉十八池。”现在,一些书家已有“职业病”了:创作一件作品,先要界定什么风格、什么技法、什么流派、什么渊源……然后就按这个套路写出来。其实古人留下来的作品数以百万计,令人过目不忘的风格有多少?出类拔萃的大师又有多少?可以说屈指可数、寥若晨星。更多的也就是留给后人一点点平淡中的感动,就像俞宪的这册手札。然而,这也就足够了。拿在手中,细细品味,内心泛起一点点感动,但时间一长又忘记了;一旦又拿在手中,随即又想起来,内心又会有一点点感动———历史上的好作品大多是这样,让人读上千百遍也不会厌倦。

只如一缕春风,也似一丝涟漪;能留一点想象,但见一份真挚———俞宪行草手札册,不枉我们时常品赏。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