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蒲松龄画像印章之谜
书画篆刻教育
书画篆刻教学是高等艺术院校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教学之一。书画篆刻涉及面广,必须将宏观的把握与微观的考察相结合,才能完善其教学理念。书画篆刻教学首先需要的是文化观照,其次是审美观念,再次是创造突破,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较为全面的书画篆刻复合型人才。
我这里主要从学理上总结一些规律,以供同好教正。
一、书画篆刻教育与文化观照
作为一门学科性较强的艺术课程,技法训练仅仅是艺术教育初级阶段的必经过程,而最终对中国文化的把握和理解——我称之为思维训练,才是从事中国艺术创作和批评的归属点。书画篆刻艺术及其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更本色地反映出中国士人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趣味。为克服学生专一注重技法学习的倾向,我在书画篆刻教学中,除开设《书法临摹与技法理论》、《篆刻史论与技法》、《书法创作》、《篆刻创作》、《三科写生》、《工笔重彩》等专业课程外,专门选取《古代汉语》、《艺术概论》、《中国书法史》、《中国绘画理论》、《诗词写作》等作为必修课,并开设了《文物考古》、《书画鉴定》、《色彩学》等相关选修课程作为必要的补充。在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在强化技巧训练的基础上,必须了解中国文化的构成和特点。比如,在讲解中国书画篆刻史论的时候,不局限于书画篆刻史本身,还涉及到中国的哲学史、文化史、学术史、艺术史、美学史等领域,从哲学思潮到文艺思潮再到书画理论。在书画篆刻教学中,首先要树立起这样的文化背景的框架,才能对今后的学习有所帮助。
二、临创结合与审美观念
高等艺术院校书画专业前两年的课程基本上都是以临摹经典作品为主。大纲规定用五个学期进行书画临摹与技法理论的学习,分别开设篆、隶、楷、行、草五体临摹和工笔、花鸟、山水等的临习,最后进入到创作阶段。在每次考试中,有选择临摹、命题临摹和自由临摹等多种形式供学生选择。我还每次都要求学生写一篇500至1000字的学艺感言,对每体书法的历史渊源、学习难度、技巧特点、学习意义和临摹感想等进行说明,帮助他们将具体的感性体验升华为抽象的理性经验,逐步完善自己的临创理论。
篆刻与篆书的关系最为密切,最初能吸引学生的是刀法的训练,而随着课程的深入开展,篆刻的文化品位与审美趣味就变得更为重要。刻法是短期可成的技法,而篆法设计却需要文字学、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修养。这正如已故的徐无闻先生所谓“七分篆三分刻”的观点,也充分体现了篆刻的人文精神。
在书画篆刻教学中,我认为必须首先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而多接触名流雅士、多观摩名家展览、多聆听名家讲座和观赏创作示范是重要途径。最初追求形似之美是最普遍的要求,但随着时代节奏的加快,临摹的意义必须与创作结合起来才更有效。培养学生的艺术直觉,是我们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我们不能盲目地让学生临摹数年后再来创作,而是必须在临摹中就灌输创作的理念,直觉的审美能力也许就是创造的动机。
三、教学相长与创造突破
书画篆刻教学在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也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挑战。教师可能是已经成名的书画篆刻家,但不一定是可胜其任的书画篆刻教师。书画篆刻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教学法和审美规律,需要全面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技法理论。国画的山水基础课,需要教师对山的形态、质感、美感进行归纳,形神结合进行教学,学生也需要结合自己的经验来以形写神。就笔墨的表现方法而言,年轻的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后,水墨趣味甚至比教师还好。书法课程需要对五种字体都要进行研究、临摹,师生的理解常常是多元的。篆刻课程对于古汉印、古玺及明清文人印章、当代篆刻审美变化都要深入研究和临摹,在解读中师生各有不同。平日里,教师为参加展览而突出风格,多是单一性地专攻某体。他在教学的时候,必须配合学生的需要和教学大纲,使自己的专业系统化、专业化。从书画篆刻风格史、技法史,到对某体某风格的技巧训练,教师必须是有所体验的专家,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欣赏和介绍上,而必须是学有所成、技巧精熟的高手。
书画篆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发其性灵与智慧。在此,教师的引导作用甚大。创造的首要因素在于提高审美鉴别力。创造的东西短期可能不够完善,但其创造力因素却是可以培养的。创造的因素还需要在现代生活中尽可能地深刻体验,将传统的技巧模式转化为生动活泼的表现手段,建立自己的艺术语言。
书画篆刻的教学结果是要创造出新鲜的精神产品,创造美的感性形式,激发学生的观察力、领悟力、创造力,这需要师生双方的努力。
“创造教育观”在新世纪悄然而起,逐步代替了“应试教育”,这是值得欣喜的。要施行创造教育,首先要改变教育观念,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改进教学方法,从传授“知识”转变为传授“方法”,从“讲授课程”到“指导研究”。
书画篆刻的教学目的也需要开发三个职能:开发潜能、强化基础、培养个性。后者更强调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运用艺术的构成元素进行自由的组合和建构新的式样、款式,创作出个性与风格。
书画篆刻教育,可以分为美感与情操教育、创造与个性教育、生活艺术与社会传达教育三个类型。古代的书画篆刻教育,是在大文化背景下培养非艺匠的书法篆刻家。他们受到礼乐文化的熏陶,对儒家经典的谙熟、对多元文化的贯通,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文化修养。这也对今日我们的艺术学习仍有着潜在的影响。
我们的艺术教育,是要让莘莘学子们沐浴古朴的光辉,走向新时代更辉煌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