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收藏要点:辜恩来:身残志坚60年醉心传拓

时间:2021-10-23 07:45:19 来源:

辜恩来:身残志坚60年醉心传拓

“石室居刊无继艺,桃源辜拓有精修”。这是老艺术家吴捷秋先生书赠辜恩来的诗句,充分表达了吴老对泉州民间文化技艺忧喜参半的心情。忧的是位于东街头元妙观旁的石室居已于“文革”前消失,那是一家专门刊刻石碑和传拓的古老作坊;喜的是尚有身残志坚的辜恩来,近60年来矢志不移地传承着传拓这一古老技艺,让泉州的多元文化不因岁月的剥蚀而湮没缺失。

身处逆境矢志不移

辜恩来现年73岁,“玩”传拓已近60年了。

blob.png

辜老家里的陈设都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货色,最夺人眼球的是满墙满屋的墨香:蔡襄、张瑞图、李光地、康有为、吴昌硕、梅兰芳的手迹拓片随处可见。最稀有的当为李光地的扇面手迹,笔力刚劲而又内敛,很能体现一代名相智圆行方的风范,据说是多年前从一个漆器木屏风上拓下来的。

辜恩来性情开朗,没有忌讳。10岁时因为右脚生疔无钱医治而落下终身残疾,他卷起裤管向笔者展示,表情十分坦然。我们的眼前一下出现了他一手扶着脚手架,艰难向上攀爬的情形。

他指着墙上的一幅中堂,是恩师北京故宫博物院传拓大师马子云先生书赠他的:“君作传拓廿余年,精益求精仍不倦,怀才不遇几千日,伟大理想终实现。”这是20多年前的字了,马老已于1986年谢世。这位与辜恩来从未谋面又把他引上传拓正道的大师,只给他留下了这首诗和30多封亲笔信,却让辜恩来终生有了战胜残疾的勇气,成为泉州传拓艺术的高人。手捧大师的那叠亲笔信,辜恩来自责地流下了眼泪。这个性情中人,自责的是因为穷而无钱上北京向大师当面讨教,也是因为贫穷加上年事已高,今生在恩师灵前献一束花的愿望已无从实现。

拓印历史功不可没

blob.png

辜恩来随身为我们展开了刚拓来的蔡端祠石碑拓片:高363厘米,宽163厘米,是用3张6尺宣纸连接起来,花了父子俩5个多小时的功夫。我们急忙抢拍下他展卷的情景,人物在长卷中显得很渺小,这正好凸显出一个残疾艺术家的伟大。

传拓很容易,京墨粉、棉花、纱布、麦芒笤,然后铺纸、上墨;传拓极难,一件价值连城的石碑、漆屏、铜鼎、陶罐,既能把文字、图案拓下来,又能不留墨痕,不损坏文物。无论阴刻、阳刻还是立体都能把其中的历史信息“复印”下来。

辜恩来事隔40年,前后两上九日山,为海丝胜迹留下了近百幅拓片。用几个月的时间,“复印”了古檗山庄180方名人碑刻,最后印刷成册,让历史永久延续。

从1963年首上九日山,至2003年再上九日山,辜恩来举了一个例子:从宋朝朱熹手书“九日山”到清末消失,而由马负书重书前后也只几百年。如果在朱熹手迹还清晰的时候,就把它拓下来,我们今天依然能看到朱熹的墨宝,九日山的胜景更会添光增彩。

由此,他向我们透露了一个心愿,就是吁请有关部门能加以重视,让他在有生之年把清源风景区的所有石刻拓下来,并印刷成册,永久保留,不然的话将会重蹈朱熹手迹被风化湮没的覆辙。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