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董源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派
买家自身要懂鉴赏
刚刚告一段落的2017年国内春拍,以古书画行情的急剧升温连创高价最吸引人的眼球,被业内视为一大亮点。先是北京保利的宋徽宗《写生珍禽图》拍出6171.2万元的惊人天价,随后中国嘉德的宋人旧题萧照《瑞应图》和明吴彬《临李公麟画罗汉卷》两件拍品又分别拍出5824万元和4480万元的不菲高价。在经过一两年的沉寂后,古书画再度受到市场的关注。
宋徽宗 赵佶 《写生珍禽图》
我认为眼下古书画升温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方面,前两年的热门板块当代艺术在金融危机后步入调整,一些买家转而进入书画板块以求“避险”;另一方面,个别名头较大的古书画上拍,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买家的购买欲望。在春拍之后,一些媒体对古书画大唱“回暖”之声,但是客观讲,当前国内古书画收藏仍存在不少问题,假画依旧泛滥,收藏投资风险不可忽视,盲目乐观还为时过早。
一、不要片面追求名头
宋徽宗 赵佶 《写生珍禽图》
古书画升温虽令人可喜,但一些拍卖公司为了吸引买家的眼球或为了制造轰动效应,片面追求名头,动辄宋元或“明四家”,拿假画充数,实在令人担忧。有的拍卖公司号称征集到宋徽宗的花鸟、唐寅的行书,八大的山水,但拍品却令人惨不忍睹,离真迹相去甚远。如今“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的画作在拍场屡见不绝,清“扬州八怪”的拍品更比比皆是,然相当比例都是赝品。
宋徽宗 赵佶 《写生珍禽图》
查一下雅昌艺术网,仅近一年内上拍的八大山人书画就多达百件之多!某家大公司一次上拍竟有数件之多!然笔者在几大拍卖公司看到的八大山人拍品却罕有真迹,即便拍出上千万元的《××图》也是不折不扣的冒牌货。这样搞下去,用不了几年,拍场上流通的八大山人书画岂不将大大超过国家馆藏?实在是荒唐可笑。近一年,国内拍场上仇英、文征明、八大山人、唐伯虎、郑板桥最炙手可热,成为“名星大牌”,大家蜂拥而起追逐名头,于是不少粗制滥造的古书画拍品纷纷涌上拍场,买家要高度警惕。
二、小心真假《石渠宝笈》
近年,在古书画征集上国内买家格外迷信追捧《石渠宝笈》,由于被其著录过的拍品往往能拍出千万元的天价,于是大家开始纷纷在《石渠宝笈》上挖空心思做文章,有的公司甚至拿它大肆炒作宣传。虽然《石渠宝笈》也收进了少量伪作,但皇家收藏毕竟非民间可比。到几大博物馆陈列转一转,铭心绝品大多是其著录过的,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宋徽宗 赵佶 《写生珍禽图》
看一看国内近几年拍价超千万元的古书画,哪个不是打着《石渠宝笈》著录的旗号?恽寿平的《载鹤图》(3696万元)、马远的《溪山秋爽图》(3024万元)成交,莫不是拿《石渠宝笈》做金字招牌。但要警惕“金字招牌”有时也暗藏陷阱,搞不好大价钱买来的也可能是垃圾,这样的教训此前并不鲜见。所以,对待《石渠宝笈》也要谨慎小心,特别是对那些冒充的假《石渠宝笈》,要避而远之。多到博物馆去了解研究一下真正的《石渠宝笈》画作和乾隆五玺、八玺钤印格式手法,对买家无疑大有帮助。
三、买家自身要懂鉴赏
宋徽宗 赵佶 《写生珍禽图》
古书画市场之所以出现问题,关键是买家不懂鉴赏,缺乏真伪识别能力。在短时间内可以速成一个当代艺术的大收藏家,但却绝不可能摇身一变成古书画的大藏家,因为收藏古书画还需要买家能鉴会赏,对中国书画史有较深的了解。特别是要能鉴别真伪,否则在鱼龙混杂的拍场只能上当受骗。回望一下近代的古书画收藏大家,无一位不是大鉴赏家、大书画家。
一件书画作品的真伪判断,归根到底是对真伪进行比较,寻找两者差异的过程。欲辨伪必先识真,识真是辨伪的前提与基础。很难想象,一个从未目睹真迹的藏家,会对作品的真伪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欲投资古代书画的藏家,应想方设法观赏真迹。由于古代书画的真品名迹大多珍藏于各大博物馆中,到博物馆去目睹它们的庐山真面,恐怕是提高辨伪水平与能力最有效可行的办法。在各大博物馆中,故宫、上博、辽博、南京博物院珍藏的古书画数量最多,体系最全,多到这些博物馆走一走,看一看,一定会获益匪浅。对古代书画的发展脉络,不同朝代的时代差别及每个名家的风格面貌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与了解,再回到艺术品市场后,才能做到心中有底,一些困惑也将迎刃而解。反之,如果未对真迹亲眼目睹,进行一番细致的研究与了解,而冒然在鱼龙混杂的拍卖市场出手,必将是盲人摸象,为制假者所害。因此,多看真迹、懂得鉴赏对投资古书画不可或缺。
四、万勿盲目迷信专家
近两年国内艺术品投资日盛,特别是书画被人们当作投资保值的重要品种,许多企业人土也纷纷看好这个市场,持资介入。但由于他们对艺术品多缺乏认知,真伪难以分辨,所以寻找投资顾问,由专家为其掌眼的现象普遍。让专家掌眼虽然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但专家不可能万无一失,他们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有时甚至一次判断失误即可使上百万元的投资付诸东流。
更有一些所谓的“专家”故作模样,乱说一气,对市场造假一无所知,其结果只能使买家误入歧途,这样的专家时下不在少数。因而,专家意见仅可参考,那种只管出钱而把生杀大权交由专家定夺的办法是十分危险的,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购买艺术品最终凭借的是眼力,而非耳功。买家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真伪识别能力才是根本,舍此别无捷径,眼力不高的买家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我认为,古书画只有“货真价实”,行情才能持续长久。否则,靠炒作或人为“托市”,都只能是瞬间一热而已。眼下,古书画行情稍有好转,大家要格外珍惜,如果任其一哄而上,发展下去只能将古书画搞臭搞烂。只有严格把关,为买家着想,从长线考虑,规范经营,才不会是“短命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