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收藏要点:家传国宝的归宿

时间:2021-10-27 17:45:24 来源:

家传国宝的归宿

由三幅绢拼接而成的宏幅巨制。画面构图严谨,用笔苍润浑厚,生动表现了秦陇山川的磅礴气势和雪景风貌。清代书画鉴藏家安岐《墨缘汇观》著录,评谓此图“宋画中当为无上神品”,是极难得的稀世珍宝。曾入藏清乾隆内府,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流落民间,为清工部侍郎张翼收藏,其子张叔诚于1981年捐献。存世范宽画作仅两幅,另一件《溪山行旅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1981年3月8日,“周叔弢、张叔诚先生捐献文物图书授奖大会”隆重召开,市长胡启立高度评价了二老的爱国举动,并向他们颁发了奖状和奖金。如果说周叔弢先生捐赠的重点在于藏书,那么张叔诚先生捐赠的家藏画卷则尤为珍贵。

张叔诚,名文孚,别名忍斋,1898年生于直隶通县(今属北京市),前清工部右侍郎、总办路矿大臣张翼之子。他的童年时代是在北京度过的,那时,一到农历腊月中旬,就有小贩沿街叫卖杨柳青年画,而他总是缠着父母给他买几张,自己关上房门细细品味。年画上,赏心悦目的绚丽色彩,祥和欢乐的环境气氛,声容笑貌的人物形态,动听幽默的题词,惹人逗趣的故事情节以及适合人民欣赏习惯的章法结构,深深地吸引着他,这也是他接触最早的绘画艺术品。

张叔诚的父亲张翼是一位文物爱好者,最喜字画和古陶瓷器,其兄受父亲影响,也爱研究金石字画。在家庭气氛熏陶下,张叔诚在十二三岁时即对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学到了不少有关收藏和鉴赏文物的基本知识。父兄相继去世后,张叔诚便继承了他们的衣钵,全身心致力于文物收藏。1931年,还在北京琉璃厂集资开设了宝古斋古玩店。抗日战争爆发后,张叔诚隐居天津,闭门谢客,终日以欣赏古玩为乐。

现藏天津博物馆的《雪景寒林图》是宋代大画家范宽的作品。据传,这幅画在明末清初为天津大盐商安仪周所收藏,安死后由其子孙变卖,当年的直隶总督购得此画,将它呈献给乾隆皇帝,后存于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抢走了大批珍贵文物,《雪景寒林图》也是在劫难逃,被外国士兵拿到书市上拍卖,被张叔诚的父亲张翼发现,以重金买下后秘密带回天津,成为传家之宝。

天津文史馆副馆长崔锦回忆:《雪景寒林图》落户张宅后,除曾赴日参加过一次博览会外,张叔诚从来不给外人观看。1962年,我国著名书画鉴定家张珩先生请求观摩此图,也被张叔诚婉言谢绝了。1981年,张叔诚先生将张家两代人视若珍宝的《雪景寒林图》捐献给国家,著名书画鉴定家徐邦达先生从北京专程来津欣赏珍宝。他观摩完所有的画后,提出来再看一眼《雪景寒林图》。再次观看《雪景寒林图》,徐先生眼中流露出惊异的眼神,他指着画卷如获至宝:“快看,这树上有字。”经仔细辨认,画的下部一棵大树的树干上写着“臣范宽制”四个字。

有关专家曾查阅《雪景寒林图》的档案,清乾隆年间安岐的《墨缘汇观》著录此画,描述中并没有提到款识。存放张家一百年,两辈人为此画日夜厮守,也没发现有款。徐先生反复审视此画后认为:“款子的墨色和画上的墨色一样,不像后人添加的假款。”《雪景寒林图》又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有趣的谜。

张叔诚收藏名画不惜重金。周立成研究员告诉记者,张叔诚先生捐赠的另一幅名画《仿张僧繇青绿山水》系石涛名作,原为关伯衡收藏,后卖给了江苏人濮一乘。因经济问题,濮欲以此画作抵押向北京盐业银行借款,但银行没有这项业务,遂由该行经理朱虞生以3000元将画买下,交于北京琉璃厂茹古斋,标价5000元代为出售。张叔诚一见到这幅名画立刻眼前一亮,再也不肯放手,按时价此画定价确实很高,但张叔诚仍把它买了下来。张叔诚与该号掌柜白午楼素有私交,白遂免收了5%的佣金,最终以4750元成交。一年后,日本人要办书画展,托友人出价两万元要买这幅画,此后,又不断有人出更高的价钱欲购此画,均被他婉言谢绝。

天津解放后,张叔诚就曾以自己的收藏支持尚在起步阶段的新中国文博事业。1957年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筹备开馆初期,时任天津市文化局顾问、著名文物鉴赏家韩慎先为开馆征集文物,来到张叔诚先生家中,精心挑选出宋马远《月下把杯图》、宋扬无咎《墨梅图》和宋张择端款《金明池争标图》等宋画中的稀世杰作,征集到博物馆,成为该馆初创时期的基础。

为给家传国宝找到理想的归宿,为使更多的人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遗产,为实现他“化私藏为公有”的多年夙愿,张叔诚决定将家藏的珍贵文物悉数献给国家。1981年、1986年和1987年,他先后三次将自己一生精心收藏的481件名贵古玩字画捐献给国家。除《雪景寒林图》《起居平安图》《仿张僧繇青绿山水》等传家之宝外,还有宋人无款画《牛》《溪山邂昆图》《芦雁图》《锁谏图》;钱选的《花鸟图》《青山白云图》;方方壶的《葡萄》轴;陈琳的《竹林七贤》轴;黄子久小幅《山水》轴;赵孟頫的书法《洛神赋》卷等稀世作品。

天津博物馆另一件“镇馆之宝”青铜乐器克镈,也是张叔诚捐赠的。克镈为西周晚期青铜器打击乐器,重达38.3公斤,呈椭圆形,镈顶平,上面铸有79字铭文,是研究周代政治、经济、军事和青铜工艺的重要文物。在《周金文存》《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三代吉金文存》均见著录,为西周中晚期青铜器中的名器。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