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董源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派
中国油画“失踪者”
日本京都古风神韵依旧,不过我们此行重点,不是领略古城风貌,却是在于京都国立博物馆的新发现——该馆所藏民国时期中国西洋画作品。其主要包括徐悲鸿、刘海粟、王济远、陈宏、郁风等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的重要画家的作品,均为中国美术界首次接触和了解,显得弥足珍贵。
京都国立博物馆所藏20世纪前期中国绘画作品,是由“须磨弥吉郎氏收集,须磨未千秋氏寄赠”,其中主要包括上世纪20至30年代在中国画坛活跃的重要艺术家的中国画、书法、油画、水彩画等作品,以及相关的画集、美术展览会图录等,西洋画方面的相关作品为其中较有特色的一部分。这些被重新发现的前辈艺术家,提醒我们历史的“失忆”。由于种种的历史原因,迄今为止,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少重要的“失踪”者。而我们的考察,即是与其进行难能可贵的“对话”。
历史中热点人物有其“失踪”段落。徐悲鸿、刘海粟诸家,皆为中国现代美术风云人物,历来为后人热切关注。不过这些名家早年在欧洲生活以及艺术原貌,依然处于尚未清晰的“失踪”状态。该馆所藏徐悲鸿所作《蒋碧薇像》一幅,甚为精彩。画家依用写实主义之法,生动描绘半身女性肖像,勾勒出人物倚窗而坐和安详读书的轮廓和韵致,隐约显现其早年在欧洲经历的生活印记。再如该馆所藏刘海粟的两幅关于欧洲的风景油画,《海景》和《乡村风景》两幅,为画家于1932年前后第二次欧游时期的作品。作品风格倾向于后印象主义,色彩、笔触和线条富于激情和变化。这些作品历经七十年春秋“淹没”,首次向国人重现这些名家的卓越手笔。
数十载风雨,使得中国油画出现了诸多重要的“失踪”人物。王济远和陈宏就是两位重要的“失踪”者。王济远为20世纪前期中国西画界的代表人物。曾经是天马会、艺苑绘画研究所、决澜社等艺术团体的发起者,并且担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绘画研究所主任。陈宏为20世纪前期留学法国的代表画家,后任上海美专西洋画系主任。作品《欧妇》等入选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京都国立博物馆所藏王、陈二氏作品,如王济远于上世纪30年代初期所作《杭州风景》、《金陵秋色》、《秦淮河》三幅,以及陈宏于同时期创作油画《香港长堤》、《香港花市》、《香港一景》、《风景》、《老妇像》五幅,均为生动的见证。他们的作品在国内均无公家机构收藏记录,在民间也十分鲜见。因而京都所藏填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其作品显现了当时西洋画运动中表现主义风格的多样性,从中蕴涵着中国油画融合与拓展的潜在趋势。
离别京都,在东方古韵的体味之中,不禁引发我们对于中国油画失踪者那更为深沉的缅怀。早年须磨氏的收藏传奇,以及今日京都国立博物馆专家的热情合作,推出了中国油画这段珍贵的“京都物语”,不过其中的“失踪者”至今依然充满着文化之谜。那些难得一现的作品以及背后的故事,传递着隐秘的中国油画发展的文化情境。只有对于中国油画“失踪者”的充分发现,我们才能真正完整地解读中国现代美术,并得以思考前路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