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艺术:王问草书七言古风卷
这位女博士人美画好字更佳
潘一见(潘倚剑) 出生于浙江瑞安。二00七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山水画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讲师!中央美术学院在读博士。潘一见二00七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山水画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讲师,中央美术学院在读博士。
潘一见 清溪翠壁 局部
本文书画艺术网给读者朋友介绍的是位能书能画的山水画家潘一见,潘女士的父亲是个书画家,从事文物工作,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走上书画之路没什么可以奇怪的。潘女士的求学之路足迹从温州到杭州到北京,学位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书画并举,能书能画。
潘一见 清溪翠壁 局部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他的山水画和书法作品吧。
对于当代的山水画,可以概括成这样,因为多姿必然多彩,一种可称景观派,多少 受20世纪写实观念的影响,追求形似与现场感,笔墨为景观的描写服务。第二种可称图式派,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张杨自我,笔墨肌理服从于个性化的图式。第三种可称新传统派,其中又有种种不同,就其继承一端而言, 或尚宋人,或崇石涛,或尊黄宾虹。但总的情况是,求新胜于求好,求变胜于求承,很少有人去根究五四以来屡受批判的董其昌传统。潘一见的不同之处,恰恰勇于借鉴董氏,钻研他梳理的文人画谱系,并在造境上有所突破。所画山水,笔墨清润,意境清幽,萦绕着宁静平和的气韵。
潘一见 层岩叠翠
说到山水画,那么董其昌的山水画引领了清代的正统派,他的山水画论,既是美学思想,也是画史观念。几十年来,对董氏南北宗的批判,不乏真知灼见,但大多忽视了其山水画美学的建树。我曾指出,莆氏别辟路径的山水画理论与实践,在于进一步发挥以书入画的精义,凭借读书与行路的陶养,依赖简化古人丘壑的半抽象图式,发挥笔墨,表现境界与格调。他自己的某些作品,也确实有所创造。可惜, 清代以来宗法董其昌的末流正统派山水画家,一味摹古, 只学皮毛,既不读书,也不行路,自然窒息了山水画的生机。
潘一见 静心斋
潘一见对董其昌的借鉴,既在于以学书的方法学画, 首先通过临摹掌握前人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而后再师法造化,自行创造,又在于追求书画同样的精神表现。她自幼在父亲的督导下学习书法,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叶,又一直在中国美院和中央美院主攻书法,受到金鉴才、王冬龄、朱关田、王镛的口传心授,但不受诸师体貌束缚,很早就由唐碑转入晋人墨迹,多写行楷,远离时趋,不求视觉夸张,不求新理异态,在行书中融入楷书, 追求运笔起落转折的细微变化,严法度而尚内美,那沖对 个人风格背后的超时空的和谐精神的追求,H接影响了她的绘画。
潘一见 绝壑千春
潘一见所画的山水,除去临摹而外,无非两种,一种是写生山水,另一种是诗意山水。写生山水,多感悟自然,也有取舍加工,诗意山水则表达理想,时有写生的记忆出现于笔底。两种山水都重意象,尚境界。从丘壑而言,她能摆脱写实观念局限,注意提炼,有所美化,写景在不粘不脱之间,若即若离,由景变境,不求局部景观的形似,而求整体氛围的真实。笔墨则在常理与个性之间,其常理首先在“一画”之理,一笔落纸,众笔随之,笔笔生发,在施展笔墨中营造境象,其次也在于绘画用笔部位更多。
潘一见 书法欣赏
潘一见 书法欣赏
董其昌曾说:“以境之奇怪论,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不少人据此认为笔墨即是山水画内容,从而忽略了造境的重要,在认识上走入极端。其实追求笔精墨妙,并不意味着忽视平中求奇的境象营造。而所谓笔精墨妙,除去恒定的要求之外,也有向现代转化的一面。潘一见试图寻回失落的文心,以承接历史上文人画的脉络自许,多年来把创造新时代的精英文化作为目标,因此她已经注意到这些别人忽略的方面,未来越画越好是可以预期的。
潘一见 书法欣赏
潘一见 书法欣赏
更多的精彩的书画内容,更多的书画人物介绍,请关注:书画艺术网 也可以搜索“书画艺术网” 欢迎互动。
书画艺术网 您身边的字画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