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鉴赏百科:收藏的人文本质略谈

时间:2021-11-17 13:45:23 来源:

收藏的人文本质略谈

章利国1947年8月出生于上海市,浙江安吉人„中国美术学院三级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 华美学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书法篆刻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文史 研究馆研究员。浙江省哲学杜会科学规划办专家库成员.硕士(1984年获得)。曾公派留学于雅 典大学和雅典美术学院.主要从事美术理论、设计理论、造型美学研究.

摘要:新一轮“收藏热”正在中国大地兴起。现在的 问题不再是收藏与否,而是收藏什么,怎么收藏,更是如何 对待收藏。从本质上说,收藏具有人文性,换句话说,收藏 本质上具有人文精神。求知的欲望,探索的兴趣,研究的热 情,投射在收藏活动中,满足人自我实现的需要。理解和彰 显收藏的人文本质源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正是我们从 许多成就卓著的收藏大家身上所看到的。

关键词:收藏,人文本质,文化自觉,精神家园

新一轮“收藏热”正在中国大地兴起,越来越多的中国 人走进收藏家的行列,更多的人关注收藏,并且力所能及地 开始自己的收藏尝试。现在的问题不再是收藏与否,而是收 藏什么,怎么收藏,更是如何对待收藏。

有目共睹的是,这一轮“收藏热”是在一个特征鲜明的 社会生态环境当中形成并且铺展开来的。经济发展,财富积 累加速的同时,讲究物质享受的消费主义之风炽盛,虚荣攀 比的恶性循环屡见不鲜。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Max Weber)曾经在普遍意义上分析过现代社会的理性观念,他 说:现代社会由于“工具理性(科学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 之间的失衡导致现代性问题的发生。工具理性即一种强调手 段的合适性和有效性而不管目的恰当与否的合理性;价值理 性,即一种强调目的、意识和价值的合理性。” m工具理性固 然给人带来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动力,推动物质财富的创 造和积累,它却常常与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经济主义、消 费主义糅合在一起,成为一种只以实际功效和物质利益为行 为准则,而忽视精神目标和道德底线的工具理性主义,并且会转化为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现代社会的许多问题便是由 两种理性的失衡,工具理性的异化所造成的。德裔美籍哲学 家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 )认为,“物质文化, 包括‘维系生活’的诸行为的具体形式,是可操作的价值的 体系”,“精神文化包括‘高级价值’,即自然科学和‘人 文科学’,艺术和宗教”。121当下的中国社会,工具理性张 扬而价值理性衰退,物质文化正在逐步充裕而精神文化亟待 增强成为不争的事实。几乎随处可见的是,许多人在为物质 生活和经济利益而疲于奔命,被束缚于“生存法则”、“丛 林法则”,满足于物质生活渐渐改善的同时,缺乏“仰望星 空”的精神追求和欣赏“真正的艺术品”的逸乐,缺乏理想 情怀、艺术情怀。一夜暴富的神话伴随着炫富式的选美,低 俗的真人秀在不少具有审丑心态的网民的恶作剧中迅速走 红,以拜金和炫色为旗帜的房地产、豪车、奢侈品广告乃至 新闻不断出现在大小报刊日夜荧屏,誓言不择手段傍款的相 亲者藉电视网络得到“正名”……

在收藏界,以经济指标作为几乎惟一的成功权重,将收 藏等同于投资,已经成为社会上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人们 更多地关注藏品进人拍卖市场的高成交价业绩,对让人瞠目 结舌的增值奇迹津津乐道,而轻视乃至忽略了藏品本身固有 的文化内涵,思想主题和审美价值。其结果是助长了收藏的 投机之风和作弊之风。与此同时,收藏和审美应有的密切联 系也屡屡发生疏离。月份牌今天成了藏品,而仿制翻印的赝 品月份牌却正在扰乱收藏品市场。我们看到,三流水平的作 品被当作艺术珍品受到艺术市场和媒体的联手追捧。人们大 量“消费”着商品和媒体所传递的图像和信息,却大多缺乏 真正的美学情操和审美判断能力。我们新建扩建的许多博物 馆美术馆里观者寥寥,与此同时商品画“行货”依然得到多数人的欣赏。

从本质上说,收藏具有人文性,换句话说,收藏本质上 具有人文精神。

所谓人文,关乎人自身,区别于对自然,也区别于对神 的关注。《易传•贲》有言:“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 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亦即基于人 的本质,眷顾人的精神世界,以人的价值体系和品格素养, 生命取向和理想追求为中心,安顿人的心灵,为之提供一个 应对万千世情变化的精神之家。

一般而言,对有意义的物品进行选择、收集和保藏的 历史几乎要与文明本身的历史一样悠久。推本溯源,可以说 人类的收藏开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原姶宗教崇祀目的的器物保 存。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人类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前,普遍 经历过一个以为巫术万能的自我寄托的历史阶段。人们遵从 “万物有灵论”,把自然现象精灵化,把自然物和自然力视 作具有生命、意志以及超凡能力的对象加以崇拜,这就是自 然崇拜。对先祖亡灵的崇拜即祖先崇拜或鬼神崇拜,与自然 崇拜结合在一起,又导致了图腾崇拜的产生。为了原始文化 仪式的进行,人们会存储一些具有特别意义的物品。收藏活 动从起始就密切联系于人的精神寄托和心灵信仰。进人文明 阶段之后,人们收藏艺术品以及各种各样的其他物品,在满 足物质实用功能的同时,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寄寓自己的精神 追求和审美情趣,感知文明,求知懿德,怡养心灵,陶冶情 性。收藏从来都维系于人类自身的文化关怀和精神关怀,它 本质上乃人的一种与时俱进的生命探求、知识道德修为和精 神寄托之活动。作为维系文明必不可少手段的收藏,是人的 心灵驿站,仿佛遮天蔽日滚滚红尘中的一泓清泉,让人在声 色暄嚣、利欲诱惑、金钱至上的社会情境当中留有一份避免 价值迷失的“定力”,回归人文的精神家园。

藏品,无论实物还是图画影像,都是历史文明的遗存 和印迹。保藏它们体现出对民族、国家、地域居民等生存文 化和历史进程的关怀。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藏品让后代保存 和维护前代和当代的文化产品,也让后代能够感知和把握前 人和我们这一代人的物质精神创造状况,生存文化,文明进 程和文化内核。为了探寻自然和社会,历史、当下乃至未来 的奥秘和规律,我们必须借重收藏,公藏私藏,自己的收藏 和他人的收藏,同时积极合理对待和利用藏品。不过我们必 须警醒,我们在收藏中会面对的最大挑战,便是避免为藏品 所控驭,还有单一从物质的角度占有藏品。藏品的保值增值 功能虽说常常是一种客观存在,可以使之成为投资的一个领 域,却不应当成为收藏的主要H标,不应当以此掩盖了它的 人文本质和精神功效。譬如说,英藉匈牙利艺术社会学家阿 诺德•豪泽尔(Arnold Hauser )讲过:“伟大的艺术对生活 所作的解释,竟然能使我们更为成功地应对混乱的事态,能 使我们从生活中汲取一种更令人信服的现实主义。” P1那些 带有时代印记的艺术品收藏,正可以使得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活,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为功利3标急于事功,在人生之途急急慌慌赶路的时拍 候,我们常常错过了美的时刻和美的事物,违背了生活的根本^ 意义。针锋相对,有人提出了“慢节奏”的生活概念亦称“慢 1 生活”。收藏,以及题中应有的享受收藏过程和鉴赏藏品,正 ! 是一种有历史积淀、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的“慢节奏”文化活囊 动。占有、维护有价值的物品并不等同于真正意义上的收藏。M 只有充分认识到收藏的人文本质,在鉴藏之中获取精神营养, 在传承文明的同时品味生活,提升生活品质,才能全面深入把 握收藏的意义。.

收藏的人文本质的另一个体现是求知,通过收藏来求 知。求知的欲望,探索的兴趣,研究的热情,投射在收藏活 动中,满足人自我实现的需要。奥地利裔英国学者哈耶克 (Friedrich von Hayek)指出,社会科学理论“在能够应用于 具体的事例之前,需要更多额外的知识”。“当一个生态学家 从尼亚萨兰转向阿拉斯加时需要学习的东西,较之一个从克里 特转向秘鲁的考古学家要少。前者随时可以投入工作,而后者 几乎需要全新的训练”。W至于收藏,不仅涉及社会科学,更 关涉人文学科,也和自然科学有关,譬如说藏品鉴定既靠“目艮 力”,也可借助仪器测度和材质分析等等,乃是“跨界”的文 化行为,其终极目标指向精神回归。正如有的收藏家所言,

“收藏具有挑战性,它是对你知识和智力的挑战,是对人的分 析能力、归纳和演绎能力的一个挑战。因为你不能知道它的全 部,你只能知道它的一部分,这就使你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兴 趣”。151在这种自我教育当中,探索的欲求不断满足又不断萌 生,源源不断,愉悦无穷。

宋代收藏大家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就将收藏和求知研 究、审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李清照在其《金石录后序》中这 样描述他们当时对待收藏的情景:“每获一书,即同共校勘,整齐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庇病,夜尽一烛为 率。……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籍,意念心谋,目往神授,乐 在声色狗马之上。” W这种突出人文精神的收藏已经参与构成 他们的生活方式,融入他们的生活品格。

理解和彰显收藏的人文本质源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这正是我们从许多成就卓著的收藏大家身上所看到的。

从宏观的层面上,对自身文化的认识直接有关文化的未 来,而对它种文化的了解会有助于对自身文化的认识。社会学 家费孝通1997年提出了后来颇有影响的“文化自觉”的观念, 并多次加以阐释。他说:“人类发展到现在已开始要知道我们 各民族的文彳t是哪里来的?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实质是什么? 它将把人类带到哪里去? ” 171‘™他提醒我们“要明白自己文化 的来龙去脉”。171357有了这样的文化自觉意识,收藏家便会以 一种文化责任感,通过物品收藏、展示、研究,有助于梳理历 史,感悟历史,确证历史,充实历史,把握历史文脉,体现文 化精神,建立文化尊严。这就要克服收藏中常见的经济中心意 识,超越收藏的经济至上、功利第一的实用思路和评判标准,突出对藏品的文化价值、历史意义和精神品格的关注。

显然,了解它种文化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身文 化的特质性征。收藏和研究外国物品,恰是认识外国文化的 一种有益途径。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已经到 了举世瞩目的程度,中国的国际地位正在提升,在中华民族 复兴,中国和平崛起和盛世收藏的历史时刻,中国人理当 以拓展的世界视野,加强多元化的文化创造和文明收藏。关 注藏品中的文明因素,首先收藏记录中国文明进程的物品, 继而也需要和有可能收藏它种文化和文明的产物,通过这种 收藏了解和感知其他国家、地区、民族的生存文化和文明创 造,这是很有意义的。这种收藏事实上已经开始,海外华人 收藏家收藏它种文化物品的客观情况自然不用说,中国大 陆的收藏家中也有人开始放眼世界,不仅促成中国物品的 “回流”,而且将西欧北美,乃至非洲大洋洲的物品纳入自 己的收藏视野,藏品的多元化及其文化内涵的多样化开始显 现出来。当今欧美等地的经济低迷影响到拍卖市场和藏品交 易,藏品价格相对较低,成为购藏外国物品的较好时机。欧 洲十八、十九世纪名家画作和现代艺术、当代艺术作品,曰 本原创动漫作品,以及非洲木雕、澳洲土著面具、英国古典 家具,成为今天中国收藏家有兴趣的选择对象。2010年,以 “包豪斯”为主题的成系统大批西方现代设计藏品易主,入 藏中国美术学院。新建“包豪斯博物馆”以及研究所将成为 中国研究包豪斯以及西方现当代设计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有 望成为中国设计创新的一个孵彳fc器。

随着文化自觉而萌生的是文化自信,乃至文化自豪。收 藏家王世襄几乎穷尽一生收藏并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及 其内涵精粹,他的收藏著述,渗透了对中国文化的挚爱和信 守。他的自述“但顿悟人生价值,不在据有事物,而在观察 赏析,有所发现,有所会[、,使上升成为知识,有助文化研 究与发展。此岂不正是多年来坚守自珍,孜孜以求者。” 181具 有普遍性的警示和启迪价值。

笔者想起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的 一个生命诘问,他谈到“对于一件审美艺术品来说,作为素 材的生命观念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观念……但是,每一个人的 生命不可以成为一件艺术品吗?为什么一盏灯或一个房子可 以是一个艺术对象,而我们的生命却不可以呢?……从自我 不是被给予我们的这一观念来看,我认为,只存在一个实践 结果:我们必须把我们自己作为一件艺术品来创造。” W将每 一个人的生命当作一件艺术品来创造,会使得我们的生命显 得完美,会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会使得我们所在的社会 变得更加美好。而在本质上具有人文精神的收藏活动中,将 艺术品当作生命体和把自己当作艺术品来创造是能够统一起 来的。欢迎加入官方群:590366

注释:

[1] [德]马克思.韦伯.支配社会学"韦伯作品集(第3卷)桂林:广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4:65.

[2][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1:143.

[3][英]阿诺德•豪泽尔.艺术史哲学[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3.

[4][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专业化的困境//哈耶克文选[M].南京:江 苏人民出版社,2007:394.

[5]梅辰.马未都说马未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33.

[6]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李清照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2:310.

[7]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 群言出版社,2010.

[8]王世襄.自序//自珍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9]丨法]米歇尔•福柯.伦理学的系谱学//文化批评的观念[M].北京:商务 印书馆,2000:278.

更多精彩的书画内容 更多的书画人物介绍 请关注:书画艺术网 也可以搜索“书画艺术网”有意外收获的哦。

书画艺术网 您身边的字画专家 欢迎互动,欢迎投稿,欢迎加入书画人物栏目!询QQ138218888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