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高攀印石可优游

时间:2021-11-21 09:45:16 来源:

高攀印石可优游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盘古开篇,全世界只要是有文明的地方,一定会有与石头的不解之缘。草原上一般缺少石块,而“敖包相会”的敖包就是指石头,“敖包相会”就是指青年男女相爱的地方。草原缺石,石头便是指路牌,石头便是爱情的象征。“海枯石烂”——对爱情的忠贞不渝通过这个成语可见一斑。

雕钮鸡血石(昌化石)

“诗书画印”,中国艺术的精髓是诗书画印的全面发展所能达到的人文高峰。在中国篆刻艺术史上,虽然说远在汉代已见殉葬用的滑石印,但那不是纯粹意义的篆刻普及材料,那个时期,中国印章的印材以铜(铁)合金为主导,印章制作艺术基本完全由工匠完成。元代赵孟頫、吾丘衍、王冕开始使用花乳石(叶腊石)篆刻印章,甚至在宋代中晚期已有出土实物石质印章传世,但真正大规模采用软硬度适中的石头作印材,是吴门篆刻大家文彭邂逅“处州灯光冻石”得以兴盛起来的。人们知道中国书画艺术的沿革离不开毛笔、纸张、烟墨等工具材料对其的深刻影响,篆刻艺术也不例外。可以肯定地讲,文人书画家积极介入篆刻领域亲自操刀“雕虫小技”,没有叶腊石取代金属印材的根本性革命,篆刻艺术第二次复兴、文人篆刻流派风生水起几乎是不可能的。随着文人篆刻经历明清民国几个朝代的伟大复兴,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三石鼎立”,托起了印石文化的新兴世界。印石不仅作为印章石材进行实用实耗,印石还以其质、其理、其色、其泽、其韵成为文人艺术家欣赏的对象,甚至除了素章之外的雕钮以及薄意雕亦被收藏把玩者津津乐道。今天的收藏界更是伴随篆刻热而愈发激起对印石收藏的极大兴趣,传统的“三石”岿然不动,上世纪80年代开采的内蒙赤峰石、近几年境外输入的老挝石,再加许多地方,诸如四川雅安、陕西西安、浙江大松、天台石也都竞相斗艳,南北争辉。一个别开生面的“石章时代”到来了。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奥运会会徽是“中国印”,这是推进印石文化的一件大喜事。她向世人宣告印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象征着中国人的诚信公正和“中国梦”的向心力。

新世纪钟声敲响,印石文化锦上添花。逢人说“石”,从收藏圈向文化圈、商业圈渗透,关于印石的书籍、展会、拍卖、交流、研究层出不穷,印石文化产业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扩张推进。如果是经篆刻家之手镌刻成章,则印章表达的丰富艺术意味往往会提升人的精神,有人总结“石藏大千”的七重境界:求质——求奇——求象——求美——求韵——求艺——求道。循环往复,乐复何求!很有意思的,在中国对宝玉崇拜的常是商业精英,而对印石崇拜的恰属文化精英。文化精英的喜好慢慢感染商业精英,印石文化的含金量大于宝玉(如和田玉之类),尤其是印石雕钮篆刻后,人文性的东西岂一个“宝”字了得。文人篆刻的一大拓展标志是篆刻边款,叶腊石、地开石生成的“印石”为文人篆刻家施展文心文笔提供了适宜的舞台。“悦目顺手”的印石于是依附为文人篆刻家的“相好”而吟咏不断,演绎出一则则“迷彩”故事,所以金银牙玉、犀角琥珀等印材皆逊色于印石之雅润蕴藉。摩娑印石,仿佛摩娑文化也。

当代篆刻巨擘韩天衡曾以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婵、赵飞燕”比喻“寿山、青田、昌化、赤峰”四大均可以参选“国石”的印石,确是妙论。印石取材比较费料,如同玉手镯耗材一样,讲究品相的印石的价位远远高于同等或数十倍于其体量的自然形石刻雕摆件,“一支”上佳绝品印石的魅力唯“印石中人”才能领略、才能懂得,凡具备洁净、温润、糯凝或奇特纹饰的印石都是值得赏玩的好石,印石的“名贵”有时取决于内行赏石人的解读和钟意,特定状况,有故事、有来历的印石“名贵”无比。即使不是“稀世”的,印石的文化生活好玩便由此体现——一石在手,神味渊茂,哪怕听听文绉绉的各色各样印石品种的命名也十分过瘾。

高攀印石可优游。曾参加一次地方印石文化研究会成立,通讯录名单有姓名有性别,还有每个成员的石号:石头、石音、石根、石友、石运、石海、石敬、石喜、石福、石乡、石秀、石济、石侠、石真、石佛……念起来多有文化包浆啊!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