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董源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派
榜书之难
应该承认,即使在多年的书法热后的今天,还有许多人都不清楚何为榜书。榜书,古曰署书,又称“擘窠大字”。署书即写标题和题名,而擘窠这两个冷僻字就把人带到云里雾里去了。榜书最早的用途是写匾。榜,木片也,所谓榜书就是用毛笔书写在木片上的大字。擘,大拇指,窠,巢穴或空缺,擘窠是形容书者用手的虎口握巨笔。也有人根据擘窠二字的另一种含义解释为划分格子,在格子里写大字。随着榜书的发展,人们把写在纸上、刻在碑额和石壁上的大字也都称为榜书。榜书中特别大的字(2、3米以上)称为魁书。位于贵州凤冈县的摩崖石刻“凤”字,高18米,宽15米,为榜书之最。
榜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并不是书法中的一种书体,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的字只要大到一定的尺寸都可称为榜书。究竟多大,标准不一,大多数书法组织榜书展征稿规定为30公分以上,而最近第三届洞庭榜书全国精品展征稿规定的尺寸是45公分以上。
据记载,榜书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不过,在封建社会,只有皇帝和达官贵族才有资格写榜书,第一位书写榜书的人是秦朝丞相李斯;第一位奉命写榜书制匾装饰宫殿的是汉丞相萧何。榜书之宗当属山东泰山经石峪刻在溪床石壁上的2000多个字径30多公分大字的金刚经。人们之所以把30公分以上作为榜书的标准,大概也是参考金刚经字的大小为标准。
榜书的特点之一是它的磅礴气势。优秀的榜书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只能用震撼二字来形容。
榜书的特点之二是它的实用性。喜庆宴会上挂的“囍”和“寿”字;商铺金字招牌“同仁堂”“全聚德”;县衙门大堂高悬的“明镜高照”;城墙上的“山海关”、“朝阳门”;故宫养心殿挂的“中正仁和”匾;庙宇的“大雄宝殿”匾;更多的是祖国名山大川到处可见的摩崖石刻:甘肃东汉西峡颂、湖北孝慈沟采皇木、浙江石门洞、广东七星岩等等。这些榜书与美景相得益彰而驰名天下。
榜书的特点之三在于内容具有很强的文学性。一幅榜书作品大多是一二个字或几个字,却要表达很深的含义,这就要求榜书用字极其精炼。例如兴化乳洞壁有“喷雷”榜书:喷,地下水流之急,雷,流水响声之大。喷雷二个字就把地下河水的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如泰山顶的榜书“擎天捧日”,形容泰山之高,实乃神来之笔。
榜书的特点之四是难写。清康有为在其书法专著《广艺舟双楫》中论道:“榜书作之与小字不同,自古为难,其难有五:一曰执笔不同,二曰运管不习,三曰立身骤变,四曰临仿难周,五曰笔毫难精。有是五者,虽有能书之人,熟精碑法,骤作榜书,多失故步,盖其势也”。清包世臣甚至在其所著《艺舟双楫》中说:“此自唐以来榜署字遂无可观者”。虽此言太过,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榜书就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明清以及现当代也都有榜书佳作,但从包世臣之言可见榜书之难,自古以来善书榜书者少之又少。
近十多年来,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有识人士的支持帮助下,经榜书书法家的共同努力,各地榜书活动频繁,榜书人才辈出。但是,在榜书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一股浊流也在涌动,此种糟蹋榜书艺术的歪风必须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