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艺术鉴藏:书画名家沙俊杰作品欣赏
今天,西北书画艺术笑笑给大家分享带来的《“产区”没被一二线品牌入侵的三四线市场,需要叛逆增长的12.3%的瓷砖产能》。
“2015年1-4月份,全国1095家陶瓷砖生产企业产量达29.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2.3%。其中,瓷质砖产量为20.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7.4%;陶质砖产量为7.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0.1%;福建、河南两省产量增长超50%,居各省之首。”这是佛山某陶企高管在陶瓷行业微信群上给行业人士的分享中,援引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常务副会长缪斌的话。
瓷砖产量同比增长12.3%!!!福建、河南两省产量增长超50%!!!
惊呆之余,来回顾下2015年的陶瓷行业局面。
2015年,陶瓷行业的环保风暴像“瘟疫”一样在各大产区蔓延,以临沂产区为代表,上半年以来媒体、政府官网频繁曝出该产区陶企被抓、被罚、被停产等环保案,其他产区同样是“硕果累累”。相对于今年陶瓷行业的“运动式”环保风暴,2014年国家环保部修改陶瓷工业新国标、佛山42陶企公车上书等事件,只能算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兆”和“轻描淡写的伏笔”,“公安”、“无人机”、“环保警察”、“电子监控系统”等新名词,成为2015年陶瓷行业人耳熟能详的“新伙伴”。
接着看看房地产。无需过多挥墨,尽管国家、银行系统频繁救市,但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商品房成交量并没有给陶瓷行业带来什么“第二春”的景象,楼市还在懒洋洋的疲软着。
紧接着,陶企倒闭、老板携款跑路、陶企爆仓、某某某产区瓷砖产线关停百分之几十几十的事件和新闻接踵而来。而事实上,撇下台面上的那些“风光盛世”和美丽的数据,事实上包括佛山陶瓷企业在内的很多产区的很多陶企,都有不同程度的销量下滑,甚至有些体量庞大的企业在“巨滑”,停产减线运动在默默地进行着。
不用专家学者手舞足蹈,无论从这些陶瓷企业普遍的经营表现来看,还是从一些媒体报道、陶企破产现象、房地产天象来看,“产能巨减”是许多陶瓷经销商、业务员、媒体等行业人士的普遍的惯性预感,都在口里默默念叨着“行业大洗牌时代来临”。
但,行业官方数据却打了行业人挺疼的一耳光。
我们再来看看陶瓷行业的另外一些景象。
看陶瓷行业,我们的小脑海里总是神现着“佛山”、“淄博”、“高安”等产区,殊不知,度娘的怀里,还深藏着零零散散布局在中国陶瓷工业蓝图上的一些沉默的小产区,边缘产区。“搜的一下”你就会发现,在一些政府官网、地方媒体的报道中,隐藏着诸如沉寂在甘肃、湖北、湖南、广西等省份的陶瓷产业,他们在大上建筑陶瓷产线,在大手笔打造当地陶瓷产区。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福建、河南的瓷砖产能能增长得这么惊悚了。
这些像丛林中的原始部落一样,不在人们视线中的陶瓷产区,当地政府不抓环保吗?在广东等产区哭爹喊娘的时候大上新线、扩张产能,脑袋被苍蝇踢了?当然不是,当然是有人买砖他们才会积极造砖。他们的砖卖给谁?卖给那些大产区、边远产区没能入侵的三四线市场,卖给他们身边的乡镇市场。
怪了,今年瓷砖这么难卖,广东砖山东砖江西砖们就不知道发力?不是的,没在这些“戍边”市场发力而已。今年,无论是大牌还是小牌陶企,都有走出去大搞终端活动。以最近的端午为例,笔者留意到佛山这边的许多瓷砖品牌在东莞、杭州这样的城市,促销活动那是搞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真正在县级镇级市场闹腾的,却很罕见。当然,仅从活动范围并不能说明他们不注重乡镇市场或在这块蛋糕上没伸出舌头,但可以说明的是,在陶瓷行业的市场大蛋糕中,还有大把荒地等待这“更暴力”的开垦。
相信很多陶瓷企业都知道,最近国家新出台的农村扶持政策和“一带一路”战略,被一些经济学者形容为中国的“又一个四万亿”。前不久,我一个大学同学找到我,让我推荐一个瓷砖品牌,说是他要替他村子的40户乡民采购新农村民宅建设用瓷砖,这让我惊呆,农村市场确实越来越大了。
说到这,我就要吐出一个血淋淋的问题了,我们行业叫烂了的“产能过剩”,真的有那么“过剩”吗?恐怕是在一二线市场太过剩吧,而无法消化到市场盲区?
陶瓷行业叫渠道下沉也有些年头了,但目测一下,有些企业是很难沉下去的,不说人员、管理、营销网络等潜在问题了,仅从价格这角度看,很多价格在两极上的瓷砖品牌想必只能“望梅很渴”了,高端路线的瓷砖品牌价格高,沉下去了老表们买不起也白搭,所以只能暂且徘徊在一二线市场痛苦地撞着天花板,跟着大伙儿喊“产能过剩”、“市场不好”;而那些把价格拉得低得离谱的瓷砖品牌呢,沉下去了销量上来了,利润上不来,搞这么庞大的下沉网络,也是蛮纠结的。
好了,关于“产区”没被一二线品牌入侵的三四线市场,需要叛逆增长的12.3%的瓷砖产能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