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书画鉴定专家
大家好,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演员呢「优秀的演员具备哪些条件」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演员这个职业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是一直存在的,原是指各种娱乐消遣节目中角色的扮演者,现在更多指的是参加电影、电视剧、广告、综艺、戏曲、戏剧、舞蹈、曲艺以及现在很火的短视频等表演的人员,统称演艺人员,简称演员。
今年的6月12日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70周年的日子,为了庆祝这一重要的日子北京人艺现场直播的纪念版《茶馆》,吸引了5000万人在线观看,院庆活动直播累计点击人次超过1.4亿,不只让所有人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同样也充分证明观众对优质艺术作品的渴求。
有不少网友看完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看了人艺的《茶馆》、《雷雨》,才知道近些年一些当红的演员演技几乎没有,台词功底为0”。
Part 1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演技仿佛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已经彻底被抛弃一样。现在的一些演员不下功夫深究如何更好地刻画人物角色,来提升自己的演技,而是把如何能够吸引更多的关注,吸引更多的粉丝当做晋升的阶梯,仿佛粉丝多就是“大牌”,关注度高就是所谓的“一线”其中不乏一些自导自演的“喜剧”。
在一个制作经费一个亿的电视剧之中,毫无演技的明星不用付出什么,凭借一张脸就可以轻松分走8000多万,只给整个剧组剩下2000万的经费去运转。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拿走一些工薪一辈子都拿不到的工资,更有一些毫无代表作品的演员大言不惭,直接公开表示“自己就值这个价!”
这些演员看起来已经身处一个专业的行业环境中,但是却得不到丝毫的提升和真实的反馈,有的只是自家脑残粉丝的毫无底线的追捧,他们的关注点已经不在于剧情,演技等,而更多的是“演员”这个人,他帅,她美,是自己喜欢的演员,我便爱上这部剧,所谓爱屋及乌再合适不过了。
这种流量演员的大量出现,打乱了这个行业曾经的模式,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尤其是对那些演技一直在线并且兢兢业业的老戏骨来说,非常的不公平。
老戏骨张光北曾合作过这样一位流量演员,在剧组杀青前10天才进剧组,而之前和张光北老师搭戏的一直是这位演员的替身,他坦言,真的看不惯这些滥竽充数的人,这些人对他来说,只能称之为“明星”而不能称之为演员。
奈何,这些老戏骨有时候却只能演那些流量明星的配角。
这些老戏骨是将演员这份职业当做自己毕生的事业,他们打心眼里热爱这个事业,也将这份事业放在一个较高的地位,而不是随便演演戏、捞捞钱和敷衍观众。所以他们并不允许那么多滥竽充数的演员出现在片场,更看不惯很多实力演员失去展现自己的舞台。
Part 2演技是一个演员的基本功底,是表演的技巧,艺术层面上讲演员需要通过自身肢体、表情、语言等专业的技巧来塑造诠释人物角色、事件、故事、意向和特定的艺术作品。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演员是有着门槛的,绝不是简单比拼谁的外表更美、谁的名气更大、谁背后的资本更雄厚,如果没有扎实的功底,再美的脸蛋和形体也只是一具行走躯壳,再大的名气和资本也终将会有消磨殆尽被抛弃的一天。
当下的演艺圈不会演戏的在演戏,会演戏的在演人。不会演戏的,哪怕连走路都走不好,而会演戏的,从妆造完成的那一个瞬间,就让人觉得这就是角色本人。
吕中老师在一次授课的时候提到,当初她在演慈禧这个角色之前,连小组长都没有当过。一个连小组长都没有当过的人,要怎么去揣摩一个身处至尊之位的女性当权者的心理?
有一场袁世凯初次朝见慈禧的戏,吕中老师就设计了一个用放大镜去看袁世凯的动作,只是一个小动作的设计,就将慈禧这个人物对权力的掌控和人心的把握展现的淋漓尽致。
有鲜活的人物,有细节的处理,这才叫戏。
什么是演员,这就是。
Part 3大家知道演艺圈是属于文艺界的一个范畴,文艺界有句老话叫“戏比天大”。“戏比天大”说的是艺术有其重要而独立的价值,不应被其他因素任意左右;文艺工作者应当敬业尽职,不应让个人的其他诉求凌驾于艺术之上。
演员声名或荣誉归根到底是作品给的、是观众给的,所以我们需要能够沉下心来深耕作品的人。当我们拿到一个角色的时候不能单一的、抽象的去看这个角色,而是先要把“TA”放到整个大局中去考虑,联系整个剧本剧情再来把这个角色融入到具体的生活中去,让“TA”生活起来。这就是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是生活过程中再加工所创造出来的一种表现形式,能够表达出来的艺术也都是生活的精髓所在,所以如何把生活的精髓成功的表现为一种艺术,就是对一个演员最大的考验。
真正的好演员不是给你多么宏大背景、忍辱负重的多面角色让你去全力发挥,而是演好每一个不被注意的小人物小角色,哪怕不是人,他们都能给你以"戏比天大"的信念感贯彻下来。
这应该就是我们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