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脊梁(书画篇)·走向世界的共和国文化大使·张庆祥作品展
大家好,相声艺术家赵炎「李金斗相声」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康宁
元月2日晚上,正值隆冬的济南被寒潮笼罩。城西的省会大剧院,笑声回荡,气氛热烈。这是2021山东新年文艺晚会相声专场的情景。年逾七十的赵炎作为最后的压轴角色出场,仍是泰然稳重的台风,不疾不徐地捧完一段。
一“捧”五十年,赵炎先生已然华发遍生。而他的扎实与厚道,也一如他的风格一样,成了壁立千仞的招牌与口碑。“名声,可是一辈子的事。”他的持重,源于内心不变的追求。
曾经“三三制”,相声要善于挖掘生活
谈起山东的曲艺,以及与山东的缘分,赵炎先生很快就打开了话匣子。“山东的曲艺是有深厚传统的,在解放前济南就是著名的曲艺码头。很多老一辈艺人,就是在这里成名起家的。我们曾在山东,尤其是胶东的一些地区,建立过一些生活基地,便于采风和创作,所以对山东的印象和感情还是很深的。像临沂、聊城、菏泽等地区,也都去过。”
“改革开放以后,山东电视台的很多节目,在全国都很有影响。我也经常来做节目,多年来,跟山东的同行以及观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赵炎将多年来跟山东的种种交集,娓娓道来。
与观众紧紧联系在一起,始终是赵炎念念不忘的创作导向。“艺术离不开生活,艺术是从生活中来的。目前来讲,现在相声队伍的主要问题,在于创作匮乏。匮乏的直接原因,是脱离了生活;不是说从网络上抄点段子,组织组织就成了一段相声,好的作品要真正从生活中来。早年间,我们的时间分配是三三制,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构思思路、挖掘素材;带着题材回来,大家在一起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再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细心创作,精心打磨;剩下的三分之一时间,才去表演。这样的经验,还是值得继续发扬的。现在有很多创作者,想着走捷径,丢掉了前面深入生活、认真创作的阶段,这种心态是不可取的。”赵炎始终认为,相声的出路还是要传承创新。“中国广播说唱团对传统艺术的态度,始终都是传承创新。传承是对传统的传承,创新是对新节目,新形势的融合创新,创作发展。 在表现形式上,要求我们的表演要清新高雅、讲究格调,讲究层次。所以年轻人应该有所取舍,慎重把握。而在题材创作上,就要下足够的功夫。”
五十年,给自己“小结”一段
2020年11月底,在赵炎从艺五十周年之际,中国广播说唱团在北京举办了赵炎艺术成就研讨会。姜昆、李金斗、李增瑞、李立山、李国盛等相声名家及赵炎的众位弟子等集体出席。
50年时间,从黑龙江的农场走向春晚舞台,由青葱少年变身名家大师,趟过大江大河之后,赵炎依旧保持着自己对相声本真的情感。
“对于这个活动,最初我推辞过多次。后来,中国广播说唱团团长找到我,还是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起到一个正本清源的作用,给年轻演员们树立一个标杆,要把以往观众对于中国说唱团的印象恢复起来。而我觉得,自己说了一辈子相声,稍微停顿一下,对自己的艺术道路做一个思考和反省。也当做一个阶段性的小结吧,所以也就促成了这件事。”
赵炎表示,中国广播说唱团,曾经被称为“相声国家队”。其实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人才聚集,从最早的侯宝林、刘宝瑞、郭启儒、郭全宝四大名家,到后来的马季、唐杰忠,李文华,郝爱民等,再到姜昆等第三代,可以说是人才辈出。而现在,也培养了一些年轻演员,但是否能代表中国说唱团应该有的水平,也许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一下。所以,做一些研讨会,让年轻人借机思考一下,发现差距,找到发展空间,还是有必要的。
“很感谢到场的各位艺术家,对我人品上有一个肯定,艺术上也有认可。这也说明,没有枉费这些年自己的努力坚持。”赵炎说。
活动虽然结束了,但赵炎的任务却还没有完成。“春节前还有一些深度采访要做,对我这50年的艺术创作做一个回顾;春节期间要忙着出一个专刊,以及作品录音等,大概到今年3月份才能完成吧。”
50年岁月,锻造了一个沉稳、大气的艺术家赵炎;而这些作品,也将是演员赵炎,回馈给时间的礼物。
台上越是张扬,台下更要豁达
在相声圈里,赵炎的人缘之好,可以说有口皆碑。年轻时,阔面重颐、剑眉大耳的赵炎,就以正面的形象示人。虽是捧哏,但不“蔫”不“坏”,字正腔圆,很受观众的欢迎。而五十年来,从马季先生到后来的搭档付强,甘当“绿叶”的赵炎,却也赢得了主角般的评价。
“别人对我的评价,谦虚也好,内敛也好,跟马季先生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因为,他既是我的老师又是团长。他在前排,我在背后辅佐,衬托他。而马季先生又是极其尊重艺术,戏比天大的人,我们以作品说话,认认真真地表演,逐渐形成了我比较稳健的风格。”
赵炎认为,演戏全心投入,做到人戏合一;但为人处世,却要把舞台上下区别开来。尤其要少点明星“包袱”,多一点质朴纯真。
“在舞台上展示的东西,要让认可和喜欢。舞台上认可和喜欢是舞台上,舞台下就没必要那么张扬那么外露了。好多人在台下,也非得有所表现,恨不得让所有人知道,自己是个演员。这其实是不成熟的表现,好的演员必须有文化基础。文化基础,是把握个人心态的一个准绳,认识清楚了,才知道什么叫红线,什么叫底线。简言之,就是要做到知进退,懂敬畏。”
赵炎说,舞台上的空间,是相声艺术赐予演员的展示空间。但在生活中,坚持修养学会做人更为重要。“在底下就不同了,名也好利也好,没必要往前冲了。常言道,身体是自己的。我觉得,名声也是自己的,要靠相当一段时间,甚至一辈子来积累。无论何时,都要恪守底线。只有这样,才能在观众和同事当中有个好的评价和认可。很多东西,不是靠你争来的,而是彼此成全得来的。甚至,稍微回避一下也挺好,所谓舍得,有舍才有得。”
这就是赵炎,一片经霜不凋,始终长青的“绿叶”。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