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食古纳新 瘦硬通神
大家好,衡阳传统文化有哪些「湖南衡阳文化」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衡阳有五千多年可考的历史,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源头,被誉为“蓝墨水的上游”。
衡阳是大雁的故乡,雁文化源远流长;衡阳市释、儒、道共生共荣的宗教文化胜地;衡阳还是中华火文化发源之地;衡阳还拥有享誉中外的寿文化和可歌可泣的抗战文化。文化是流动的,世界是发展的。对于一座城,一个地方,甚至一个人,文化的发展也是只争朝夕。在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背后,是一座城市文化的自强。
衡阳是文化资源大市
1、山岳文化
山岳文化是指南岳衡山在历史流变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南岳特色的旅游、神话、历史、宗教、传说、摩崖石刻等文化,包括薪薪火种开启中华文明之光的祝融传说、大禹治水,众生平等、人人皆可成佛的适合普通百姓的南岳禅宗宗教文化以及源远流长的南岳福寿文化等。可以说,山岳文化永远是衡阳地域文化吸引力的核心构成。
2、农耕文化
衡阳是“神农创耒”之地。炎帝是农耕文明的始祖,流传在衡湘大地有关炎帝的传说,从神农拾穗、炎帝创耒到设坛祈雨,衡州大地烙下了先祖深深的足印。相传炎帝登上衡山之巅,极目远眺,发现一段首尾欲接而未接的河流即俗称“金线吊葫芦”的地处耒阳肥田、遥田的冲积平原,炎帝喜出望外,在耒阳发明了掘地翻土的“耒”。炎帝将河命名为“耒水”,耒阳因在水之阳而名“耒阳”。耒阳农耕文化博物馆展馆正中的“千耒图”,无数个耒字形成宏伟的“耒”的图腾,见证了衡阳农耕文化的厚重。
3、湖湘文化
衡阳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传播中心,千年湘学绵延不断,衡阳诞生和培育了湖湘文化四座高峰的代表性人物。第一座湖湘文化高峰是宋代理学大师周敦颐,少年随舅父郑向就读于衡阳,成年后在衡阳讲学,他一生最爱莲花,就是因舅父家居于衡阳西湖莲花一景之侧,使之有感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的高尚气节,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爱莲说》,后人在此建有莲湖书院,并建有爱莲亭,于亭可俯瞰远眺荷莲,“西湖夜放白莲花”成为衡州古八景之一;
第二座高峰是湖湘文化的开山祖师——经学大师胡安国、胡宏父子,他们于南宋初年就在南岳衡山开坛讲学,南宋时著名学者和政治家江琦、曾几、范如圭、薛徽言、胡诠等都是胡安国的学生。张栻、吴翌、赵师孟、胡大原等著名理学家是胡宏的学生;
第三座湖湘文化的高峰是王船山,为我国明末清初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生于衡阳,讲学、著书、立说并隐居于衡阳,一生著述800多万字,经史子集无所不通,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集大成者,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后一位大儒,与黑格尔一起被誉为“东西方哲学史上最耀眼的双子星座”,其提出的“经世致用”、“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思想至今对我国还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第四座湖湘文化的高峰是曾国藩,他少年就读于衡阳,并从衡阳学成中举,其岳父欧阳凝祉是衡阳的大儒。曾在衡阳才俊彭玉麟的支持下,于演武坪和石鼓咀演练出了闻名天下的湘军劲旅,其在衡阳石鼓咀杀牛祭师,出征太平军,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
4、宗教文化
儒佛道三家共存一山,共融于一庙和谐共荣的宗教文化是南岳的特色。南岳大庙是我国五岳庙中规模最大,总体布局最完美的建筑群,而大庙儒佛道共存的格局在国内外更是罕见。南岳自古就有“禅宗祖庭”、“五叶流芳”之誉。衡山是南禅祖庭,南禅宗师怀让、希迁都以南岳为根据地弘扬禅法,繁衍出“禅门五宗”。福严寺有“六朝古刹”、“七祖道场”之说,被誉为“天下法院”;南台寺则有“天下法源”之称。祝圣寺、上封寺、南台寺、广济寺、方广寺等千年古寺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南岳衡山又是中国道教圣地,有道教36洞天中的第三洞天——朱陵太虚洞天,有道家72福地中的青玉坛福地、光天坛福地、洞灵源福地。
5、福寿文化
俗语中说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中的“南山”就是指南岳衡山。《辞源》即释“寿岳”为南岳。自汉代起,南岳即有“寿岳”之称。汉之《星经》载:南岳衡山对应星度28宿的轸星,轸星主管人间苍生之寿命,故南岳又称“寿岳”。宋徽宗曾御题“寿岳”于金简峰皇帝岩;清代康熙皇帝亲撰《康熙四十七年重修南岳庙碑记》,称“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亦名寿岳”;江泽民同志视察南岳时亲笔题词“寿岳衡山”。南岳是名山大川中最具特色的“寿文化”发祥地。
6、书院文化
衡阳书院文化是指以石鼓书院、邺侯书院、文定书院、甘泉书院、船山书院等著名书院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潜心于学问,学力识力不居天下人第二的学术传统和“经世致用”哲学;清曾国藩《重修文定书院记》云:“天下之书院,楚为盛,楚之书院,衡为盛”。这些书院遗址,形成了衡阳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7、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指衡阳人民在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长期沿袭下来的礼节、风尚、习俗、节庆、传统等文化的总和。衡阳市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民间歌谣、民间舞蹈、民间工艺美术、地方戏剧曲艺、各种民俗风情和饮食文化。地方戏剧曲艺主要有祁剧、衡阳渔鼓、皮影戏、岳北山歌等,是衡阳民俗文化中的瑰宝;常宁塔山瑶族风情和瑶家风味美食有着浓郁的原生态气质;衡阳县西渡湖芝酒和台源镇的稻草龙等民间艺术已有1000多年历史;南岳民俗活动更是丰富,千百年来,“出天行”、“烧头香”、“赶八月”等一系列南岳独有民俗风情传承不衰,庙会期间有“三星点吉祥”、“问判官”、“抬地故事”、“烧拜香”等民俗活动。
8、抗战文化
衡阳是中国唯一的抗战纪念城。1944年,衡阳军民以18000余人的兵力,抵挡住了日本4个师团13万兵力的进攻,坚守孤城达48天,歼灭日军3万多人,影响了整个抗战战局,衡阳全城在战火中变成废墟,仅剩下三间半石头房子,其毙敌之多,坚守之久,战况之烈,被世界军史学家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蒋介石亲笔为衡阳题写了“衡阳抗战纪念城”,是中国政府唯一命名的抗战名城。
衡阳抗战文化资源包括三大类:一是人事活动类,主要是人事记录,表现为重大军事政治事件,如南岳军事会议、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衡阳保卫战、美国“飞虎队”以及南岳佛道救难协会等;二是建筑与设施类,主要表现为大型抗战纪念性建筑,如衡阳抗战纪念碑及其附属建筑、南岳忠烈祠、胜利坊、率武亭和双忠亭;三是遗址遗迹类,如南岳白龙潭、磨镜台一号楼及其神秘山洞、香炉峰上的黑松林、南岳古镇上的桔盈圃和倪三泰旅社旧址、湘江铁路大桥桥墩、第10军指挥所、陆家新屋、抗战时期美空军疗养院所在地、陡峭岩壁等。
9、大雁文化
衡阳是大雁的故乡,雅称“雁城”。衡阳气候环境适宜,冬季温暖、少瘴气,湖泊众多,资源丰富,适宜雁之生存。古诗词中关于“衡阳雁”的传唱,都佐证衡阳是大雁的故乡。“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更是脍炙人口,流传千古。更有衡阳的雁城路、雁峰寺、雁栖湖在诉说历史。衡阳雁文化源远流长。“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大雁驻留衡阳,古代圣人对衡阳雁多咏唱,庚信第一个叫出“衡阳雁”,“近学衡阳雁,秋分俱渡河。”杜甫的“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王安石的“万里衡阳雁,寻常到此回。”等等,通过诗人的吟唱,“衡阳雁”彰显了无穷的魅力,衡阳诞生了雁文化。大雁文化初步形成于南北朝时期,正式形成于隋代。雁在各种艺术殿堂中也是主角,绘画《平沙落雁图》以衡阳归雁满沙头为题材,音乐《汉宫秋》以孤雁阵阵哀鸣衬托痛苦情深。昆曲《琵琶记》以“湘浦鱼沉,衡阳雁断”写尽人生悲欢离合,《梅花三弄》、《平沙落雁》、《潇湘水云》、《秋鸿》等都是与大雁有关。
10衡文化
衡阳人最有资格谈衡文化。衡,五行属土,意为衡量、衡器、平衡。南岳衡山对应天上28星宿之轸翼,为南方第七宿,居朱雀之尾。鸟儿的尾巴是用来掌握方向的,“度应玑衡”,即象衡器一样,要保持平衡,衡山因此而得名。衡,是一种状态。儒、释、道,共存于此山,儒家的中庸、佛教的中道、道教的阴阳,讲的都是平衡。很多人会惊诧于南岳一庙共存三教、寺观比邻而居的和谐,这是因为先哲大德们早已读懂了这个“衡”。要保持“衡”的状态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衡,也是一种过程;衡,更是一种修行。衡阳之“衡”,还隐含衡量之意。它卧于潇湘,恰如天地之间的一杆秤,以此量出天地的轻重,保持天与地的平衡。衡阳的“衡”,还是用来钧德钧物,称量人的道德的。人生的幸福来自平衡。“衡”是一门哲学,是做人办事需要把握的一种度,一种分寸,凡事须权衡利弊。于我们自己来说是一种“平衡”。
11、名人文化
远古时代的“三皇五帝”,居然有四位(神农、黄帝、帝喾、虞舜)与衡阳相关;传说中的“六神”(水神共工、火神祝融、木神句芒、金神蓐收、土神后土、海神禺强),前两神也源起衡阳,南岳衡山最高峰祝融峰至今依然香火兴盛。大禹治水各地传说很多,但在衡阳留下77字蝌蚪文字碑,实乃天下奇观。禹王碑与炎帝陵、黄帝陵一起,被文物界誉为中华民族的三大瑰宝。历史上,还有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刘禹锡、范仲淹、徐霞客、释敬安、周恩来、郭沫若等成百上千的文人墨客对这方土地进行深情吟诵。
衡阳地处湘中腹地,历史悠久,人文兴旺,是蔡伦发明造纸术的地方,是明末清初伟大思想家王船山的故乡。这里孕育了蔡伦、蒋琬、刘巴、罗含、周敦颐、胡安国、王船山、曾国藩、彭玉麟、唐群英、夏明翰、罗荣桓、琼瑶、洛夫、龙应台、刘和平等古今发明家、思想家、军事家、革命家和作家;并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革命历史纪念物和名人故居。其遗存有:蔡伦祠与蔡伦墓、王船山故居、夏明翰故居、罗荣桓故居、文立正故居等等。
12、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喜人成绩,全市普查记录的非遗资源目录达1234项,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衡山皮影(全国共2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分别是衡阳湘剧、祁剧、衡州花鼓戏、耒阳蔡伦古法造纸技艺、祁东渔鼓;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分别是:瑶族谈笑、敖山庙会、杨裕兴面条制作技艺、衡南七巧龙、衡南渔鼓、石市竹木雕、九市稻草龙、岳北山歌、衡山花鼓灯、大桥乡剪纸、南岳朝圣;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0项,分别是:衡东山歌、衡东皮影戏、常宁板桥剪纸、板桥荷花灯会、公祭大禹、雨母山的传说、衡阳酃酒传统酿造工艺、泉湖二月八、衡州花鼓戏(衡南)、衡阳渔鼓、界牌釉下五彩瓷、界牌火灯节、衡山席草龙、衡山豆腐、衡东土菜烹饪技艺、祁东板凳龙、祁剧(祁东)、常宁马灯、大和滚地龙、南岳神戏、南岳竹木雕、雁峰酒酿造工艺、童子功、南岳道乐、祁东彩龙、衡阳丝弦、张飞牌糯米酿酒技艺、衡阳清式家具制作技艺、江头贡茶制作技艺、常宁油茶榨油技艺、冠市红豆腐制作技艺、南岳斋席传统技艺、《石鼓牌》酥薄月饼制作技艺、红薯粉皮加工技艺、李家家乡鲜榨米粉传统技艺、古汉养生精处方及工艺、南詹正骨疗法、何天佐传统中医药正骨疗法(衡阳)、南岳祭茶大典、梅田庙会、草市赶分社、灵山庙会、王船山的传说、梳篦制作技艺、烧饼传统手工技艺、水磨元宵传统手工技艺、坛下乡铜锣传统制作技艺、南岳腐乳传统制作技艺、祁东草席传统制作技艺和西渡湖之酒酿制技艺。同时,还有各县市区公布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00多项。自2006年以来,我市已公布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1人,其中12人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人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