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蒲松龄画像印章之谜
大家好,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教学策略有哪些「浅谈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是先贤圣哲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作品中的优秀思想如灯塔一般,能够指引当今社会的人们阔步前行。但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对于外在的、物质的追求愈加疯狂,渐渐忽视了优秀传统文化对精神的陶冶作用,使得“心动神疲”“逐物意移”。高中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材,对作品传统文化的学习必不可少。
鉴于此,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在 2017 年版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的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里均占有很大比重。在这一趋势下,如何有效地进行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教学,成为教师直面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整合系列作品,实现综合教学
1.精进不休提素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素养和教学质量密切相关。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文体和年代跨越较大,海纳百川,不仅有先秦两汉的《战国策》《左传》《史记》等,还有明清的《红楼梦》《惜抱轩全集》等。
由于考试和升学压力,高中语文教师的知识体系愈加固化,教师多“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教授的知识仅限于教科书层面,未对其中的内涵和外延深入把握,影响到学生传统经典作品的学习和把握,使其“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意”[3],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教师知识体系固化的现状要求其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将一汪“死水”变成无尽的“活水”。教师若想“活水”长流,从汗牛充栋文章作品里找出有内在关联的文章,制定恰当的主题和任务,进行系列作品教学,应多阅读 《战国策》《礼记》《史记》《诗经》《文心雕龙》《诗品》《沧浪诗话》《人间词话》等经典著作,近距离地触摸传统文化经典,不断提高文学素养;阅读与课文中传统经典有关的书籍,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将文学作品放在特定的时期进行解读;了解陶渊明、王安石、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诗词人的生平经历,积累相关知识;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参与学校组织的专业学习和课程研究活动,“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了解语言、文学、文化研究的前沿成果”,丰富知识储备,从而提高整合教材资源的能力。
2.旁推侧拓促整合
“由于缺乏整合意识,以往的语文教学容易导致篇目的碎片化学习,影响教学中局部与整体、课堂与课程关系的处理,主干不突出,失之琐碎。”
鉴于此,教师应认识到古代经典作品在课文中的不同作用:有的是主要篇目,需要精读掌握;有的只需要略读,启发思考,或是给解决问题提供更多的论据。教师在对各类古文熟练定位的基础上,从旁推求,交相贯通,对课内课外知识加以整合和延伸,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选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柳永的词,选修课本《中华文化经典研读》的第十单元选有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这两部分联系很紧密,教师可以按教学目的,精心设计、安排,将两者整合成一个便于教学操作,且互相依赖、相得益彰的有机整体。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人间词话》了解诗词鉴赏的方法,并用其中的方法鉴赏本单元 8 首宋词,体会其中蕴含的意境和作者创作时不同的心境,通过系列作品的研读,理论指导实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宋词的艺术风格,进而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
此外,教师可继续拓展教材内容,如增加宋·赵鼎的《望海潮》(八月十五日钱塘观潮)、宋·黄裳的《雨霖铃》(送客还浙东)、宋·苏轼的《念奴娇·中秋》、宋·苏轼的《定风波·红梅》、宋·辛弃疾的《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宋·辛弃疾的《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等篇目,结合课文《望海潮》(东南形胜)、《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篇,这样便构成了一个系列作品阅读体系,通过对比和分析,使学生对词牌的含义、词牌名等常识有了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对《望海潮》《雨霖铃》《念奴娇》《定风波》《醉花阴》等词牌的特点更为熟悉。学生对经典作品由心理上的接受上升为理性的理解、鉴赏和品味,为以后词的学习、吟诵、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真实情境,达到应思应想
1.身临其境助理解
高中语文课本中选择了 《左传》《战国策》《楚辞》《庄子》《文选》等经典名著里的一些作品,这些文章篇幅较长,语言佶屈聱牙、晦涩难懂,学生很难理解把握。教师应合理利用有效资源,引导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层层推进,“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
如《荆轲刺秦王》这种故事性很强的经典作品,教师如果采取传统授课法,逐句逐段翻译,学生很难打起兴趣、集中注意力。教师可加以引导,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如进行话剧表演,大家进行分组,一些小组负责剧本的写作,另一些小组负责表演。学生在剧本编写和表演这一“真实情境”中体会秦王、太子丹、荆轲、樊於期、秦舞阳等人的性格特点,更加深刻地了解文章的发展脉络,了解当时臣子“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爱国情操,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如《离骚》《蜀道难》《逍遥游》等作品,生僻字较多,句式参差不齐,学生存在畏难情绪,教师在讲授这些经典时,有效借助信息技术平台,找一些名家诵读,让学生比较名家朗诵中的不同并作出相应评价,进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朗读。学生在朗读的“真实情境”中“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义蕴”,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在诵读中和李白一起感受蜀道“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艰险;感受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情操;感受庄子“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逍遥境界。
2.知人论世达共鸣
《孟子·万章下》有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自此提出“知人论世”说。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到:“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每一个作家在创作作品时都是有感而发的,都是自身的经历和情感的外显。
语文教师在传统经典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体会特定背景下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进入“真实情境”,从而达到感情的共鸣。如在讲授《琵琶行·并序》等有序言的作品之前,先让学生从序言里粗略了解作品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缘起,并让他们根据序言进行写作背景的描述,教师根据学生的了解情况对《琵琶行》的创作背景进行补充:白居易因常写讽喻诗讽刺权贵而被贬江州司马,虽是刺史佐史,却无实权,白居易因此斗志锐气渐消,消极情绪渐长,遇到“同时天涯沦落人”的琵琶女,推己及人,创作出《琵琶行》,是为“知人论世”。
对于一些没有序言的经典作品,如千古名赋《赤壁赋》,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苏轼个人介绍的音频,让同学们自然而然地想起初中时候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词,唤起他们对苏轼尘封的记忆。
在学生们飞扬的思绪中,教师趁热打铁地介绍本篇文章的创作背景。通过对《赤壁赋》创作背景的了解,学生在精神上跟着苏轼走进了黄州,逐渐体会到作者创作时的心情,进而了解作者作为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所必备的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感受作者在仕途失意、人生低谷时,依旧能够自我宽慰,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的豁达乐观的襟怀,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习苏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躬身课外实践,感知经典内涵
1.课下活动育兴趣
高中生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作为语文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加入学校里的文学、诗歌等社团,开展丰富活泼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发挥特长,彰显个性,提高自信,进而提升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同时,以点带面,通过丰富的社团活动成果,吸引更多的学生热爱经典并阅读经典,让更多学生加入到对经典的研习中来。
语文老师可以作为社团的知识顾问,和学生一起研读经典,并进行相关的讨论。如研读司马迁的《史记》时,讨论为何“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为何“鸿门宴上项伯保护刘邦”;研读《红楼梦》时,讨论《红楼梦》里的经典美食“美味茄鲞”“鸡油卷儿”“野鸡崽子汤”等,以此激发学生对传统经典作品的兴趣。
更进一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香菱学诗”这一章节,让学生了解香菱学习作诗的过程和方法,体会香菱废寝忘食的学习精神,并对诗词格律等知识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诗词的模仿和创作,鼓励同学像刘禹锡、白居易,元稹、白居易一样进行诗词酬唱,并交流情感和学习经验、心得。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研讨和诗歌的亲身实践创作,不仅使学生自身对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更加充分,而且能够带动身边的同学,营造良好的班级语文学习氛围。
2.节日仪式品内涵
美国人类学家大卫·科泽将“仪式”定义为:一种体现社会规范的、重复性的象征行为。传统节日、习俗和“仪式”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是国家和民族价值观的象征。春秋时期的孔子,在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下,最早关注到“礼”对国民教育的重大价值和意义。
《论语》中有:“不学礼,无以立。”教师可以借助“礼仪”、传统习俗、节日这些外在形式,将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学习融入其中。涉及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教师可以布置课下作业,让同学们了解这些节日的起源和背景,找出和这些节日相关的文人及作品,感受这些节日里的习俗和一些仪式、活动。
如在端午节里,引导学生了解“熏艾、喝雄黄酒”等相关习俗,了解文人屈原、作品《离骚》等,将课外知识和课内经典作品相结合,让学生感知传统文化的内涵,间接地获得生活体验,积累人生阅历,从而思考人生的意义,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人文素养。
联合国教科文化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人类要发展,一方面要面向未来,另一方面要回到人类的源头,向我们的先辈吸取智慧。”聚焦新课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比重大幅增加,表明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也对传统经典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从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运用多种策略开展教学活动入手,采取整合经典作品、变单篇作品教学为系列作品综合教学,创设“真实情境”,丰富课外实践活动等措施,从教师自身素养和教学策略方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希望能以此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开展,更好地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
来源丨《教学与管理》
作者丨耿红卫 高朝冉,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