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麗和和花耀高级珠宝系列:大地之耀
大家好,赵宪章 文艺学「文学的照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学图像论》
赵宪章 著
赵宪章教授是“文学图像论”领域用力最深、成果最突出的带头人,他开疆拓土,建构了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新论域。
北京大学 陈明
将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图像论”改造为“文学图像论”……确实需要学术勇气,令人感佩!
浙江大学 张节末、季通宙
“语图”关系是值得追根溯源的真问题。赵老师观点新颖,论述从容,文笔老到。
北京师范大学 赵勇
一代有一代之新学
“文学图像论”是我国21世纪出现的文学理论的新论域,也是整个文学新时代的新概念。
一百多年前,王国维曾经感叹“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充满了文学的自信与豪迈;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文学的风光不再,我们已经很难说出哪种文体堪称当下之天骄。诗歌?小说?散文?……都不是,因为整个文学的“模样”已经模糊不清;唯有和图像关系密切,甚或是被图像符号咀嚼过了的叙事作品才备受青睐。在这类跨媒介的“新文体”中,“白纸黑字”经过它的反刍已经改变了原有的模样,“文学读者”已经变身为“文学看客”。这就是文学志士们所惊呼的“图像时代的来临”以及“文学命运的终结”,深沉的忧虑和无奈溢于言表。可以说,当今之时代,文学和图像的关系之复杂多变前所未有,二者的剑拔弩张前所未有,它们之间的痛苦纠结前所未有;令人特别忧虑和无奈的是,此境此势遥遥无穷期,图像对于文学的饕餮将愈演愈烈,因为一日三变的“技术”就是它的生产力。
更重要的是,在所谓“文学危机”的背后,还有整个人类所面临的“符号危机”,那就是自20世纪下半叶电视文化普及以来,人类社会所开始经受的图像符号的挑战。这是更深刻、更严峻的危机。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为此写过一本《娱乐至死》,深刻批判了以电视为代表的图像文化,将其斥之为足以让美国人“娱乐至死”的大众传媒。值得注意的是:波兹曼在80年代中期写作这本书的时候,互联网还没有进入日常生活,所谓“娱乐至死”不过是他的一个隐喻;而在当今的网络时代,“网瘾”所导致的“娱乐至死”已经成为正在发生的血腥的事实。事实是,包括电视、网络等大众文化传媒在内的所有图像,“娱乐”正是其符号本质;图像作为最强势的传媒符号,正在迅速而无节制地、强行而不加商量地侵入到包括政治和意识形态在内的每一方寸。在图像符号的强力诱惑下,人类的思考习惯正在逐步丢失,人类的语言能力正在慢慢萎缩。更可怕的是,这种“丢失”和“萎缩”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就像青蛙跳进正在加热的温水中,大限将至还浑然不觉。这就是“文学危机”背后的“符号危机”,一种涉及人类存在的更沉重和更挠心的危机。因此,人文学术不能在这样的危机面前保持沉默,需要对“语言”和“图像”重新认识,需要对它们之间的符号关系做出有说服力的阐释。于是,在文学的视野中研究这一关系,即文学作为语言艺术与视觉图像的关系研究,也就成了文学理论之义不容辞的学术责任。
毫无疑问,对于文学和图像二者关系的认识和阐释必须是历史的、学理的,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情绪判断的层面;进一步说,只有历史的才能是学理的,建基在历史把握之上的学理分析才是可靠的。因此,在我们正式进入本论题之前,不妨首先在宏观层面回溯整个文学理论的现代进程,再由此出发讨论我们面对“符号危机”应当如何作为。
我们知道,当年的王国维处于两个世纪之交。就“世界文学”的总体性而言,在他之前的19世纪,显然是一个集中关注“文学与社会”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代,以“真实地再现社会”为己任的批判现实主义成了文学的主流,表现在文学理论方面,就是以法国文论为代表的文艺社会学的兴起。文艺社会学将文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参照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文艺展开研究,从而得出社会性的结论。“文学艺术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文艺社会学最基本的文艺观,也是它研究文学的出发点。从这样一种基本观念出发研究文学艺术,文艺社会学就必然侧重文艺之社会本质和社会规律的研究。因此,文艺社会学的理论学说多是关于文学艺术的社会性判断,文艺和社会的互动关系是其基本主题。文艺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是文艺学与社会学的汇流;作为一种方法,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文艺之社会本质和社会规律的思考。于是,“文学与社会”也就成了19世纪文学理论的基本“母题”,侧重文学的价值判断是其主要特点。“文学与社会”之所以成了19世纪文学理论的母题,除批判现实主义这一最直接的文学背景之外,最根本的还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所导致的社会矛盾,包括马克思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和实证哲学在内的社会思潮则是它的思想资源。
王国维之后的20世纪则是一个集中关注“文学与语言”的时代,或者说“文学与语言”是20世纪文学理论的母题,文学之语言形式是其关注的焦点和出发点。“文学与语言”母题源自19世纪的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对于19世纪的社会现实而言,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尽管也是一种抗争或批判,但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不可能成为主流话语或核心命题。“文学与语言”之所以跃升为20世纪文学理论的母题,一方面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作为它的直接背景,另一方面更有索绪尔之后现代语言哲学和符号学的兴起。就整个20世纪来说,意识形态问题已经上升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矛盾,在一系列民族冲突、宗教冲突和政治冲突的背后,无一不是意识形态的冲突和对峙,是不同意识形态体系之间的对抗与较量。而所谓“意识形态”,说到底是一个“表意”问题;而所谓“表意问题”,说到底又是一个语言问题。于是,语言理论开始兴盛并且引领一代风骚,对于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于是,文艺创作在语言形式方面更加别出心裁,“反传统”和向文学惯例挑战成了人们乐此不疲的游戏。注重语言形式的创新或“革命”,不仅成了20世纪文学的主流表意风格,也成了这一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主要选项。
按照这样的思路继续展望“图像时代的来临”,我们似乎有理由做出这样的推断——21世纪或将是“文学与图像”的世纪,“文学与图像”或将成为21世纪文学理论的基本母题。如是,王氏“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将在另外的意义上被改写,他的文学研究路径也将随之有所改变。例如,仅仅研究《屈子文学之精神》是不够的,还要研究屈子文学与图像的关系;仅仅言说《人间词话》是不够的,还要言说诗词和图像的关系理论;仅仅描述《宋元戏曲史》是不够的,还要描述戏曲戏剧的“语图关系史”;仅仅有《红楼梦评论》是不够的,还要对《红楼梦》和图像的关系进行评论……这样,文学研究的空间将被大大拓展,文学研究的路径将被另外分支,文学研究的学术理想将被重新定义。毫无疑问,这里所展现的是不同于王氏时代的新的学术地平线,可谓不仅“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同时,一代有一代之“新学”,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理论。我们不妨将这一文学理论之“新学”命名为“文学图像论”,认为“文学与图像”作为21世纪文学理论的基本母题是可能的。
节选自《文学图像论》第2—6页
内容简介
“文学图像论”是我国新世纪出现的文学理论的新论域,也是整个文学新时代的新概念。从19世纪到20世纪,文学理论的母题经历了从“文学与社会”到“文学与语言”的蜕变,正在朝向21世纪的“文学与图像”渐行渐近。后者作为新世纪之“新学”,参照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图像论”,可将其命名为“文学图像论”。
“文学图像论”认为应当回到亚里斯多德“文学是语言艺术”的文学观;文学语象如何外化和延宕为视觉图像,视觉图像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被言说,以及语言和图像作为人类符号体系之两翼的比较研究,构成了它的基本范畴和方法。
本书即从文学与图像互动的多个方面进行论说,具体包括语图互访论、语图指称论、语图传播论、语图在场论、文学成像论、诗歌图像论、小说插图论、文学书像论。从符号学、文艺理论、哲学等多学科梳理语象、图像、画象、字像、书像等文学与图像的核心符号,从学理层面面对当下文学遭遇图像,以及文学与图像在新世纪的发展等问题。
作者简介
赵宪章,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曾任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及文艺理论组组长等。现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组专家等。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文学基本理论。已出版有《文艺学方法通论》《西方形式美学》《文体与图像》等专著,主编《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10册)》、《20世纪外国美学文艺学名著精义》、《文学与图像》(前六辑)等,其中《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10册)》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目录
引论/1
一代有一代之“新学”/2
“文学图像论”的命名理据/7
“文学图像论”的文学观/11
“文学图像论”的范畴和方法/14
“文学图像论”之可能或不可能/17
第一章文学与图像/23
文图关系研究的学理逻辑/24
“语图”关系史及其诸问题/30
语象和图像的统觉共享/38
第二章语图互仿论/47
拉奥孔之“痛”/49
顺势而为/57
逆势而上/67
第三章语图指称论/77
任意性和相似性/79
“假相”的合法性/89
语言虚指与语象如画/99
第四章语图传播论/109
可名与不可名/112
图之悦与文之悦/120
图以载文文自轻/129
第五章语图在场论/137
图说在场及其“皮相之见”/139
言说不在场及其能指在场/149
言说在场之图像透明/158
第六章文学成像论/171
“一画”:天人揖别与天人际会/173
语言生象与在场诱惑/181
文心取意与心手相应/193
第七章诗歌图像论/205
语图切换与诗意再现/207
语义深邃与图像例证/217
若隐若现的视觉诱惑/225
第八章小说插图论/237
“立铺讲唱”之现场还原/239
叙事折叠之插图明见/249
插图逃逸与独立叙事/258
危险的“插入”与话语解构/267
第九章文学书像论/273
字像、书像及其视觉注意/275
语象、字像、书像之异质同构/286
书像之书意及其文意如影/ 297
余论/311
文学新时代/312
文学图像论的使命/318
遥远的地平线/324
索引/326
后记/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