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关于焦虑的艺术作品「一秒让你嗨起来音乐」

时间:2022-11-28 18:53:04 来源:芭莎艺术

大家好,关于焦虑的艺术作品「一秒让你嗨起来音乐」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德国艺术家沃尔夫冈·莱普(Wolfgang Laib)正在使用榛树花粉进行创作

穿梭在都市的快节奏生活中,清晨出门挤地铁,晚上披星戴月归家,大脑时刻保持高度紧绷状态,你的灵魂是否已经在焦虑不安中元气大伤?今天,时尚芭莎艺术为你准备了十件气质空灵的艺术作品,带你一秒内回归平静!

01

洛克威尔·肯特

《Frozen Waterfall, Alaska》系列

洛克威尔·肯特《Frozen Waterfall, Alaska》之一,布面油画,1918-1919年

在繁忙的都市里待久了,人们不免会生出想要独自踏上一场旅行的渴望。洛克威尔·肯特(Rockwell Kent)便是这样一位“独行侠”艺术家。他于上世纪初逃离日益膨胀的美国大都市,在冰川覆盖的美洲北部写生漫游。

洛克威尔·肯特《Frozen Waterfall, Alaska》之一,布面油画,1918-1919年

1918-1919年冬天,肯特独自居住在阿拉斯加,绘制了多幅同一视角下的冰封瀑布。乍看之下,很容易误以为画面描绘的是一扇窗户,右端被冻结的瀑布水流则是窗户上的窗帘。肯特表面上画的是野性的自然之景,实则袒露了其心灵之窗的风光。

洛克威尔·肯特《Frozen Waterfall, Alaska》之一,布面油画,1918-1919年

冰封瀑布水晶般的光芒闪烁着极寒天气下光线的变迁,也寄托着肯特对经历肉体挑战和自我放逐的渴望。他于寂静无声之中实现了自我的超越。

02

乔治亚·欧姬芙

《the Beyond》

乔治亚·欧姬芙《White Flower No.1》,布面油画,1932年

美国艺术家乔治亚·欧姬芙(Georgia O"Keeffe)也在步履不停地追寻着获得安宁的秘密。从1929年开始,她暂别了束缚自我的婚姻和纽约都市生活,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定居下来。

乔治亚·欧姬芙《超越》(the Beyond),布面油画,1972年

“最重要的是将你未知的变成已知,并永远探求未知。”怀着这样的信念,她喜欢反复画被放大的植物和骨头,直到彻底揭开它们的奥秘。1972年,欧姬芙绘制了《超越》。在黑、蓝、白的层次递变中,她似乎已经找到了安宁的答案。

03

杉本博司

《Seaspace》系列

杉本博司《Lake Superior, Cascade River》,2003年

杉本博司《Irish Sea, Isle of Man》,1990年

与前两位艺术家的内观视野不同,为了寻找永恒,日本艺术家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将镜头对准了外部。《Seaspace》系列诞生于他的一次思考:“今人看到的一切是否与史前人类一样?”经过考察,杉本博司决定拍摄海洋和大气,因为这正是最亘古不变的东西。

杉本博司《Sugimoto Seascape》,1996年

杉本博司《Tyrrhenian Sea, Priano》,1994年

杉本博司总是将时间作为艺术创作的主题。对他来说,时间的每一帧并不相关,它们不是线性的。正如其镜头下的海景,天与海之间的区别已然模糊。在黑、白、灰的寂静色彩中,安宁也可以千变万化。

04

马克·罗斯科

《Untitled》系列

马克·罗斯科《无题》(Untitled),1964年

纽约画派“色域抽象”的代表人物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则试图通过一种更为宏观的视角关怀全人类的境遇。他曾说:“绘画必须是一个启示……它用一个意想不到且史无前例的办法回应着一个永恒而熟悉的需求。”

马克·罗斯科《无题》(Untitled),1950年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他选择以巨大的尺幅呈现压倒性的色块组合。在其画中,色块边界模糊,仿佛在轻微翕动着,引发观者深层情绪的共振。恐惧、忧愁、热情等情绪被罗斯科的绘画一一唤醒,又被施以宗教体验般的安抚,最终走向全息。

05

石恪

《二祖调心图》

石恪《二祖调心图》,纸本水墨,35.3×64.3cm,北宋,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而在东方绘画中,这种屏息凝神的宗教体验获得了更多关注。五代末宋初画家石恪所绘《二祖调心图》描绘了慧可、丰干两位禅师调心师禅时的景象,将东方绘画的禅意精神性追求推至高峰。

《二祖调心图》局部

在石恪笔下,慧可禅师以手撑颌,交脚而坐,肢体略有紧绷之势;而丰干禅师则相对放松,倚于卧虎之上。二人均非醒非睡,焦虑中有旷达,绝望中有生机,于内心中游历着大千世界,正在经历着禅定的关键阶段。

06

牧溪

《六柿图》

牧溪《六柿图》,纸本水墨,29×31.1cm,南宋,日本京都大德寺龙光院藏

石恪的后继者牧溪则将禅画凝练至极简。牧溪的传世作品不多,其生平情况也不详,现藏于京都的《六柿图》被视为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无缘者无缘,有缘者缘渐”——牧溪尝试着用六只墨色不一的柿子道尽世间万物的不可思议。

2019年3月-5月,牧溪作品在日本美秀美术馆展出,其中也包括《六柿图》。

这六只柿子朴素而又扑朔迷离,毫无道理而又玄机无限,无非只是寻常之物而已,却又呈现着整个宇宙的状态。小中见大,随处皆真,也许我们寻觅的那一方宁静就在日常生活的某个角落。

07

但丁·罗塞蒂

《受胎告知》

但丁·罗塞蒂《受胎告知》(Ecce Ancilla Domini!),布面油画,1849-1850年

牧溪将神圣贯彻于朴素的日常事物,而英国拉斐尔前派画家但丁·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则刚好反过来,将普通人的真实情感反应寓于宗教人物。在其早期绘画《受胎告知》中,圣母玛丽亚仿佛一个受惊的小女孩般不知所措。

《受胎告知》局部

在白色大理石铺就的狭小房间中,玛丽亚正在被天使告知她未来的责任和荣光。不同于其他宗教画的华贵肃穆,罗塞蒂摒弃了一切浮华造作。他唯一关心的是画中年轻少女的真诚回应,一切都是如此温柔而明亮。

08

卡米耶·柯罗

《蒙特芳丹的回忆》

卡米耶·柯罗《蒙特芳丹的回忆》(Souvenir de Mortefontaine),布面油画,1864年

法国巴比松画派画家卡米耶·柯罗(Camille Corot)也热衷于用画笔诉说这样的温和与宁静。《蒙特芳丹的回忆》取材于法国北部蒙特芳丹的真实自然风光,画家用银灰色的调子为之增添了梦幻般的气质。

《蒙特芳丹的回忆》局部

画中,在如镜的湖畔,女人带着孩子正在采摘树上生长的蘑菇。她的动作自然而舒展,正如一旁肆意生长的树木,有着丰沛的生命力。在柯罗的回忆中,这一切是如此安宁,又有着诗意的淡淡哀愁。

09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沉睡的缪斯》系列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沉睡的缪斯》(Muse Addormentatethe),铜,1910年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沉睡的缪斯》(Muse Addormentate),大理石,1909-1910年

罗马尼亚雕塑家康斯坦丁·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选择将梦幻情愫实体化,以铜或大理石为载体雕刻出来。在将近20年中,他持续雕刻着缪斯的头部,不见躯干,只保留最基本的形式和细节线条。

展出中的《沉睡的缪斯》系列

睡梦之神扇动着翅膀,轻柔地拥抱缪斯疲惫的灵魂。再也没有多余的担忧,她垂下头来,侧倾一边,在睡梦中沉淀着自己的精神力量。而观者望向她,仿佛在欣赏所爱之人的可爱睡颜,也获得了继续生活的动力。

10

沃尔夫冈·莱普

《蜂蜡屋》系列

要治愈灵魂,光靠睡眠来完成自我修复也许还不够。德国艺术家沃尔夫冈·莱普(Wolfgang Laib)尝试用蜂蜡为人们营造一个与现实暂时隔离的空间,来挽救人类的深层精神危机。

沃尔夫冈·莱普《蜂蜡屋》(Bee Wax House),2013年

深受古老东方哲学的影响,莱普认为纯天然有机材料具有调和与平复的强大力量。他选用蜂蜡这种介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材料,激发观者敞开所有感官进行自我想象,在诗意和想象力间自在遨游,寻找自我的安宁之路。

莱普正在创作蜂蜡屋

请记住:生活是徒劳而疲惫的,也是甜蜜而欣慰的。行走在拼搏之路上,请不要忘记为自己开辟一片安宁的净土,让灵魂有处可去。

精彩回顾:

亭台楼阁好乘凉:古画中的清凉去处!

“建筑界小李子”——斯蒂文·霍尔,为何陪跑普利兹克奖近20年?

细节的艺术......

[编辑、文/陈陈]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