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分析哈姆雷特形象「哈姆雷特延宕的表现」

时间:2022-12-01 09:57:04 来源:80后们还好吗

大家好,分析哈姆雷特形象「哈姆雷特延宕的表现」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哈姆雷特与他杀父仇人/叔父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书是莎士比亚著名四大悲剧之一的《哈姆雷特》。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位哈姆雷特就是出自莎士比亚的同名悲剧《哈姆雷特》。

谈莎士比亚,绕不开《哈姆雷特》;谈西方文学,同样也绕不开《哈姆雷特》。20世纪著名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曾高度评价《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成为经典的中心至少部分是因为《哈姆雷特》是经典的中心。那种自由反思的内省意识仍是所有西方形象中最精粹的,没有它就没有西方经典,再冒昧点说,没有它就没有我们。"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到今天依然有高度的阅读价值,正如布鲁姆所说,"没有它就没有我们",读懂《哈姆雷特》,可以让给我们找到一条读懂西方文化的路径。

其实,《哈姆雷特》所讲述的是一位"重度拖延症患者"复仇的故事,但这样的一部作品为何能够成为西方经典的中心呢?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

一、"重度拖延症患者"哈姆雷特如何一次次错过复仇的?

《哈姆雷特》这部悲剧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在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突接父王猝死的消息,等他赶回王宫时,发现叔父克劳狄斯不仅占有了王位,还娶了他的母亲。他遇到了自称他父亲的鬼魂,被告知叔父是杀害父亲的凶手,他应该为父报仇。


哈姆雷特不太确定鬼魂的话是否是事实,并没有立刻展开报仇;同时,为了避免叔父的迫害,他开始装疯卖傻。在一次宫廷表演戏剧时,他将叔父杀死他父亲的场景还原,用来验证鬼魂所说的话是否真实。


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

事实证明鬼魂的话是真的。他的叔父看到表演后落荒而逃,进行忏悔,这时哈姆雷特就尾随在他身后。


这是哈姆雷特最好的报仇时机,但是他犹豫了。他认为人在祈祷忏悔时灵魂是洁净的,这时候杀人,并不算报仇。


之后哈姆雷特误杀了恋人奥菲莉亚的父亲波洛涅斯,这次也没有能够成功报仇。


后来奥菲莉亚因为哈姆雷特的拒绝和父亲的死发疯,溺水而死。奥菲莉亚的哥哥雷欧提斯中计与哈姆雷特挑起决斗,决斗时,两人都受了伤。


这时,雷欧提斯揭露了决斗背后的阴谋:他拿的剑是克劳狄斯涂了毒药的,此外还有毒酒,被王后喝下。哈姆雷特听了雷欧提斯的话后,愤怒地杀死了他的叔父。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最终杀了叔父,自己也死去。

《哈姆雷特》人物关系图

哈姆雷特的报仇并非主动地行动,是在外界的推动下实施的,所以对他是否成功为父报仇还是一个有待讨论的话题。

这部悲剧的题材来自12世纪末丹麦编年史家萨克索·格兰马狄克的《丹麦史》。经过莎士比亚的改编,呈现的是16、17世纪之交英国社会生活的缩影。莎士比亚生活在文艺复兴的后期,这部悲剧中所揭示的是人性的弱点和人的生存困境,不再是初期的强调个性解放和享受世俗生活。

哈姆雷特一次次地错过为父报仇的机会,正是人性的弱点和人的生存困境的体现。哈姆雷特身上最大的人性弱点就是拖延(文学评论中喜欢用"延宕"这个词),拖延是他的行为特点,造成这种行为特点的精神因素是他的忧郁。当然,让哈姆雷特忧郁的,并非柴米油盐,而是普泛的关于人的生存困境问题——也就是著名的"哈姆雷特命题":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哈姆雷特与奥菲莉亚

二、哈姆雷特,为何能够成为西方经典中心的人物形象?

《哈姆雷特》这部剧呈现了16、17世纪之交英国的社会生活,囊括了从宫闱到家庭、从深闺到墓地、从国家灾难到个人感情,从政治斗争到个人恩怨纠结的生活场景,为研究那一时期的英国提供了重要参考。剧中写到的亲情、友情、爱情与社会责任,不仅深刻反映了时代风貌,而且凝聚了人类永恒矛盾的缩影。

在哈姆雷特身上,反映了人的弱点,莎士比亚借他道出了人的生存困境,这正是《哈姆雷特》能够成为西方经典中心的原因。

关于哈姆雷特身上"重度拖延症"这一弱点,很多名家都给出了解释:

歌德认为:"行动力量被充分发达的智力麻痹。"


别林斯基认为:"哈姆雷特是巨人的雄心,婴儿的意志。"


弗洛伊德认为:"杀父娶母的潜意识使哈姆雷特把自己和克劳狄斯视为同类。"

综合各种研究,导致哈姆雷特行动上拖延和精神上忧郁的,有三方面原因:对人以及人生的反思,对杀人复仇有效性的质疑,对人生存困境的思考。这其实暗含哲学中的人生根本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在做什么?我要到哪里去?

哈姆雷特

(一)"我这样的家伙有什么用处?"哈姆雷特心中充满了对人以及人生的反思

为什么哈姆雷特会对人以人生产生反思和质疑?这要从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说起。文艺复兴运动是发生在14世纪初至17世纪初的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运动,从文艺复兴开始,到启蒙运动,西方步入了现代的进程。这场运动发生在欧洲许多国家,是当时的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这场运动本质上反映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理想,强调个性自由与解放。此后,西方世界从中世纪的禁欲、神权中走出来,开始释放人的欲望,弘扬人的存在,到了后期,欲望泛滥成灾,人们开始进行反思。

莎士比亚是其中一位深刻的反思者。他的反思精彩地呈现在哈姆雷特身上。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象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可是在我看来,这一个泥塑的生命算得了什么?"

哈姆雷特这一段话,前半部分正是文艺复兴前期的思想,高度地弘扬人地伟大和存在,认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但是后半部分,有巨大的转折,是哈姆雷特对于人的存在的追问:"泥塑的生命算得了什么?"

在哈姆雷特看来,人身上充满了恶:他的叔父杀人篡位是恶,他的母亲弃节改嫁是恶,甚至接受过文艺复兴新思想、自我感觉良好的自己身上也有恶。他曾对奥菲利亚说过这样的一段话:

"我自己还不算是一个顶坏的人;可是我可以指出我的许多过失,一个人有了那些过失,他的母亲还是不要生下他来的好。我很骄傲,有仇必报,富于野心,还有那么多的罪恶,连我的思想里也容纳不下,我的想象也不能给它们形象,甚至于我没有充分的时间可以把它们实行出来,像我这样的家伙,匍匐于天地之间,有什么用处呢?我们都是些十足的坏人。"

米莱斯《水中的奥菲利亚》

人身上充满了弱点,并非文艺复兴初期所弘扬的那样是"巨人",这是莎士比亚理性的反思,他能够看到人将欲望这个魔鬼放出来之后,渐渐失去了对它的控制,所以这个世界的文明虽然在前进,但是也存在着悖谬。哈姆雷特对人世间的描述,揭露了人生的真实:

"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哼!哼!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

哈姆雷特对人和人生的反思,也是在追问"我是谁"的问题。而接下来要追问的,就是"我从哪里来""我在做什么"的问题。

(二)用杀人来复仇,是否有效?哈姆雷特提出深刻的质疑

哈姆雷特对杀人复仇行为有效性的质疑是基于对人和人生的质疑。这是在追问"我是谁"之后继续追问"我从哪里来""我在做什么"。

既然人身上充满了罪恶,他有没有权利实施审判和惩罚?有没有能力来承担审判和惩罚?有罪恶的人能不能承担实现公义的重任?

在西方文化中,上帝是全知全能的存在,它们认为只有上帝才能进行最终的审判和惩罚,人是不能够的。在《圣经》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耶稣看到一群人要审判和惩罚一个行为放荡的女人。耶稣就对这群人说,如果你们中,有谁认为自己是没有犯过罪的,就向这个女人扔石头。结果,没有有人向这个女人扔石头。

在文艺复兴时期,反对神权,提倡人权,上帝的权威减弱。

莎士比亚所反思的是,在上帝缺席的背景下,人能代替上帝实施惩罚吗?正是因为这一反思,哈姆雷特一直在拖延复仇行动。当他尾随正在忏悔的叔父时,他没有杀死他,错过了最好的复仇机会。关于人能不能代替上帝审判和惩罚人类,莎士比亚用哈姆雷特的拖延给出了答案。

哈姆雷特对杀人复仇行为有效性的质疑,还因为杀人时一个最罪恶的行为,他在反思:用这样的行为,以恶抗恶,以暴制暴,是不是就能达到复仇的目的呢?

中国有句俗话叫"冤冤相报何时了",正符合哈姆雷特的心中所想。在西方基督教的文化中,生命是上帝赋予的,带着原罪,但没有人有权利夺走人的生命——包括自己的,所以基督教和佛教一样,都不认同自杀,认为自杀也是有罪的。在但丁的《神曲》中写到,自杀的人在地狱中会变成一棵棵树——失去了行动能力。

但丁《神曲》地狱篇里描述的自杀者变成了树

因此,用杀人的方式来复仇,是以恶抗恶,以暴制暴,并不能终止恶的存在,反而会制造新的恶。

在这一点上,莎士比亚回归到了基督教思想中。在《圣经》的《旧约》中,上帝对待人类的方式是惩罚,比如诺亚方舟故事中的大洪水,就是最大的惩罚。到了《圣经》的《新约》中,上帝通过他儿子耶稣,向人类传达的是他的宽容和爱——耶稣上十字架,已经帮人类承担了所有的罪和惩罚。

米开朗琪罗为罗马西斯廷教堂创作的巨幅天顶画《创世纪》局部《创造亚当》

所以,哈姆雷特迟迟不能杀掉自己的叔父,是在否认以杀人行为来实施复仇的方式,因为人承担不起杀人的后果。关于这一点,莎士比亚在《麦克白》中有很精彩得呈现。

(三)生存还是毁灭:对生死问题的追问,哈姆雷特道出了人的生存困境

哈姆雷特有一段特别经典的独白,这段独白的内容成为了著名的"哈姆雷特命题"。独白的第一句话成为了经典名言:"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哈姆雷特在独白

这一段独白虽有些长,但我还是想要放在这里,如果您不喜欢看的话可以跳过。(为了方便阅读,我对这段对白尽心进行了分段)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


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


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


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


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

哈姆雷特是一个思者,这段独白可谓是道尽了人的生存困境,追问人是要生存还是毁灭:生存着,要忍受种种苦难;毁灭吧,却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

"我们(人)要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是到文艺复兴之后才会有的疑问,在中世纪的时候,人不会有这样的疑问。当时人们沉浸在神权世界中,按照神给出的方式生活,人死后,自然会回到天堂之中,根本不会产生人会去哪儿的生存困境。到了文艺复兴,反对神权,人有了更多的权力,同时也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其中包括更多生和死的责任。

罗丹《思想者》

这样关于生死问题的追问,到了20世纪存在主义发展到了极致:人无缘无故被抛到这个世界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死,以什么方式死,也不知道人最终要到哪里去,人能够自由选择,但是必须由自己承担责任。

没有上帝来担负人的生命后,人变得紧张、焦虑和惶恐。这种紧张、焦虑和惶恐在哈姆雷特身上已经开始展现出来。

三、小结

哈姆雷特是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但是他拖延背后所蕴含的内核,正是西方文化中最珍贵精神:对人的深度思考。整个西方文学史就是一部关于"人"的深度历史。

西方文化中对"个体生命"的深度思考,与中国的讲求"在二者之间的人"的思考不同,这正是我喜欢西方文化的点。

《哈姆雷特》这部悲剧在今天依然很值得一读,经典从来都不应该被辜负。生活在喧嚣现代社会的我们,偶尔成为哈姆雷特这样的"重度拖延症患者",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哈姆雷特最后对的好友说:

"你倘然爱我,

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上的幸福,留在这一个冷酷的人间,

替我传述我的故事吧。"

过去,莎士比亚讲述了哈姆雷特的故事;现在,我们讲述了哈姆雷特的故事;以后,人们还会讲述哈姆雷特的故事。

(全文完)

注:图片来自网络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