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你都不知道孩子的兴趣 凭什么为他们报兴趣班 「你觉得孩子应不应该上各种兴趣班」

时间:2022-12-05 16:45:05 来源:洞见

大家好,你都不知道孩子的兴趣 凭什么为他们报兴趣班 「你觉得孩子应不应该上各种兴趣班」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对于教育这件事儿,鹿妈认为,培养兴趣很重要啊!!!

——鹿妈

文 | Annie妈

女儿派主笔 80后辣妈

1

Annie的英文老师和我聊起过一个故事。

她的班上有一个小男孩,单亲家庭,爸爸忙着挣钱几乎没出现过。

小男孩顽劣异常,每天必然要与同学打闹几回,直到哭着收场,学习成绩也总是班级的倒数。

但小男孩有一点很特别,他很爱注意别人的衣着打扮,经过他面前的老师,如果哪一天穿得比较精致时尚,他就会啧啧夸赞:老师,你今天穿得好美啊。

老师还发现,小男孩只有在手工艺术课上是安静的,他会非常专注地拿着颜料在涂鸦,捏小动物,而且做得栩栩如生。

老师很高兴,例破例陪着他一起做了个小人偶,小男孩给小人偶穿上了“时装”。

当小人偶被老师放在走廊上向同学展示时,他开始不再和小朋友打架了,上课也能盯着老师的眼睛,和大家有交流了。

老师说,小男孩仿佛一夜之间长大。

之前有位读者在后台留言,说她的儿子,从小就爱摆弄汽车和飞机的玩具模型,睡觉也要将一辆橙色的消防车放在枕头旁。

当妈妈告诉他,他长大也可以当消防员时,小男孩开始喜欢上运动,为了保护眼睛,连动画片也不多看了。


教育心理学讲:兴趣是可以推动孩子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

好比为汽车装上了发动机。这股动力,强大到甚至可以让孩子形成不可估量的自制力,改变孩子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2017年,山东省教育厅开展了一项教育质量调查。

从数据可以看出,兴趣爱好,与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也有关联,对音乐或美术的喜欢程度,选择“非常喜欢”的小组,学业成绩平均分比选择“不喜欢”的组高出了40分。

究其原因,是因为孩子的某一项兴趣,可以由点及面地影响到孩子的求知欲。

比如说,当一个孩子喜欢小火车,为了了解火车的构造、工作原理,孩子一旦开动脑筋,就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物理、化学、机械动力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火车只是一个原点,可以纵向延伸为一条知识链,也可以环状发展形成一个知识圈。

2



之前被大家赞不绝口的一位16岁小姑娘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拿了总冠军,最精彩的片段是她在飞花令环节,脱口而出“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现场评委拍案叫绝。观众惊呼武亦姝是真正用实力诠释了什么叫“腹有诗书气自华”。

她的语文教师,向大家展示了武亦姝“不务正业”的痕迹:

代表小组发言讲解《浮生六记》的照片和书法作品;


她誊抄道教经典《清静经》,用行书写:“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生活中她爱穿汉服,每年都会拍摄汉服照。陆游、苏轼是她的“男神”。


夺冠后,180cm身高武亦姝被知名模特公司联系上了,想要把她打造成知名模特。

武亦姝立刻就拒绝了,那个在台前分享诗情的孩子,又严格地退回自己的世界,继续学业,后顺利地被保送北大。

应该说,被兴趣养大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富养。

各领域里最顶尖的高手,往往也不是来自输赢心,不是来自功利心,而是来自“我喜欢”。

3

美国有一个小学生,有时一天要花到10个小时看科幻小说,妈妈说他经常陷入了沉思,对外界几乎没有回应。

一些父母看到这里,大概心里要有些担忧了,这样下去怕是要影响成绩。

这位妈妈却很欣赏自己的孩子能专注在一件事情上,《银河系漫游指南》是他的最爱,另一本《伽利略火箭》,看到主人公参与了登月火箭的诞生计划,小男孩热血沸腾,有了一个造火箭飞离地球的想法。

他这个遥不可及的小野心得到了妈妈的支持,于是他小试了一把牛刀,用书本里学到的火药配方——硝石、硫磺和木炭——制作了炸药和火箭,当然是在一个非常安全的环境里。

太空梦做到这也差不多了吧?

没想到,长大后的他,用自己赚来的第一桶金和全部家当开了一家专门研究太空探索技术的公司,真枪实弹地去造火箭!

这个孩子就是被称为“硅谷钢铁侠”的埃隆·马斯克。

埃隆·马斯克同时还是PayPal和特斯拉的创始人,英国皇家学会的院士。


现在世界上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或机构,只有四家,分别是:美国,俄罗斯,中国,还有SpaceX。

马斯克可以说是把自己儿时的兴趣玩到极致了。

杨绛说:“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学习兴趣。”

如果孩子已经对某一件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一步其实已经迈出去了。

孩子的时间精力毕竟有限,如果能将有限的时间精力聚焦到一个兴趣点上,就像是阳光经过凸透镜,会很容易点起火来,事半功倍。

4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2万名小学生进行的家庭教育状态调查,发现仅有不到1/5的中国家长关心孩子的兴趣爱好。


我们家长会觉得很冤枉啊,明明我家孩子上了那么多兴趣班。

周六钢琴,乐高,周日舞蹈,美术,书法,绝对没有输在起跑线上。

其实,很多父母认为的兴趣班,实质上是一种技能班。

多一项技能当然不坏,我们也很支持。

但如果一个孩子,能找到自己的兴趣,并“沉迷于兴趣”,从兴趣出发去完成学业,创造事业,将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

一直以来,有不少读者都在后台咨询过我们,究竟该如何发现孩子的兴趣和天赋所在,并帮助孩子将兴趣玩到极致,关于这个话题,有几点想跟大家分享:

只有多陪伴孩子,才有机会了解孩子。


有位爸爸告诉我们,他常带儿子打篮球。

儿子和同龄人相比,发育得比较晚,个子小,身体瘦弱,总被压制得灰头土脸,渐渐就不爱运动了。

这位爸爸细心地发现儿子跑步速度很快,耐力也好,因此转而开始带孩子去踢足球,孩子很快产生了兴趣,因为他在足球里能找到自信和快乐。

现在孩子的偶像是同样瘦瘦小小的梅西。

孩子的一些偏好和长处有时候表现得并不明显,只有耐心陪伴孩子的家长才能发现,然后将孩子的特点升华为特长,这点很重要。

我的小外甥很有趣,他妈妈给他买了一柜子童书绘本,但他来来回回总要翻一本关于探险旅行的书,很快,《鲁宾逊漂流记》、《小小背包客》系列,都摆上了他的书架,才5岁的小男孩,坐在书桌前沉静阅读的样子,让人难以置信。

包容孩子的特立独行。


我大学时的一位老师,也是名医生,他说起过女儿小时候的故事。

大约10来岁的时候,小姑娘长得斯文秀气,老师一心要让女儿学舞蹈,学乐器,想要将女儿塑造成淑女。

结果受医生爸爸熏陶出来的小女孩,最爱研究的竟然是爸爸的医学教材,尤其是外科手术方面,解剖学,生理学等等书籍,对着心肝脾肺肾指指点点,画面相当恐怖。

老师先是有点担心和反对,但是孩子会偷偷看,就像我们小时候偷看金庸琼瑶小说一样有劲头。

于是老师改变了注意,空时主动给孩子讲讲自己上班时遇到的疑难杂症病例,孩子听得津津有味,也会带孩子去学校的实验室走走。

后来,老师的女儿考进了北京协和医学院,成为比爸爸还要牛的外科医生。

我相信我们的家长都有职业和兴趣特长,引导孩子走进我们的职业世界,也不失为一个善意的“心机”。

当然,更重要的是,放下自己的成见,尊重孩子的兴趣,陪着TA一起。

最大的兴趣,是孩子的好奇心。


更多父母遇到的问题是,孩子好像除了玩,什么都不感兴趣。

其实,孩子好奇心都是很强的,对某些东西的兴趣,如果父母没有加以重视和引导,就会被忽略。

曾经有个短视频,说的是发生在泰国的一家菜市场里的真实故事。

有一对母女相依为命卖菜维持生计。

有一天,妈妈问女儿:“你在看什么呢?”

女孩问:“妈妈,为什么豆芽卖的那么好?”

妈妈听到问题,咧嘴一笑,不暇思索地回答道:“因为只有一个摊位卖豆芽啊!”


女孩立马想到个好主意,说:“那我们也可以种来卖吗?”

妈妈点点头,答应了:“嗯!我们试试!”

虽然并不知道豆芽该怎么种,但说干就干。材料很快就准备齐全,母女一起装土,一起播种。

然而,第一次、第二次的“试试”,豆芽分别被晒死、枯死了。

女儿心里充满了忧虑,问妈妈:“下次会成功吗?”

“不知道,我们来试试!”


四年级就辍学的妈妈找来了豆芽种植的书籍。

不会识字的她一字一句与女儿一起读种植方法,并依照方法完成豆芽的再次播种。

第三次种豆芽,妈妈受破旧屋顶雨天滴水的现象启发,收集了废品,自制“滴漏”装置。

豆芽有了持续性的水源供应,终于破土而出!

女孩现在已经完成学业拿到奖学金并在瑞典进行科研工作,她最感谢的,就是妈妈耐心地陪着她一起“试试”,让她身处菜市场中,也能找到学习的乐趣。

5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兴趣说成是“能量的调节者”。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位老师可以是李白杜甫,可以是郑渊洁宫崎骏,可以是火箭,可以是消防车,可以是画笔,也可以是一句句童言无忌: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

“古代人没有车和飞机,他们怎么去旅行啊?”

“小动物之间怎么聊天啊?”

“为什么买东西要排队?”

这些孩子的问题,我们不一定都能知道答案。

我们能做的,是蹲下来,耐心跟着他们,一起看书,一起翻百度,一起迈开腿走出去,一起探究这个精彩又神奇的世界。

等到孩子长大,告诉孩子:“宝贝,剩下的路,靠你自己来走了。”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