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百科:杜军书画
大家好,什么叫骨法用笔「潘天寿画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潘天寿(1897—1971),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
磐石墨鸡图 1948年,豆浆纸 设色、指墨,68×136.5cm
在“六法”中,“骨法用笔”是相当重要的一法。 骨法归之于用笔,是用笔的结果,就是说骨气、骨相的表现方法在于用笔。
唐代张彦远在 《历代名画记》中指出:“夫象物必在于形似, 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故工画者多工书。”也就是说,通过“用笔”,表现出对象的外形、结构,并刻画对象的精神状态。因此,有成就的画家,不仅在艺术上的修养是多方面的,而且在书法上也有很高的笔墨水平。
“骨法”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古人所说的“骨法”,即为“骨气”、“骨相”,就是对象的体格状貌、美恶形象、长短、大小、颜色等外表特征,以及对象的气质、个性、精神状态。其实,“骨相” 原是古代的性命哲学和星相中的术语,后来发展为绘画的术语。它包括对象的精神状态和外形状态两个方面。谢赫提出的此法本是讲人物的,以后才发展为山水花鸟画,因为古代的绘画,表现对象以人物为主,山水、动物次之。
新放图 1963年,生宣纸、设色指墨,60×53.3cm
“骨法”的表现,最后“归于用笔”,“用笔”也指线的应用。中国画表现形式不外乎点、线、面三个方面,西洋画亦如此。三者用笔不同,情趣也各异。三者中以线为主,为基础,“线” 表现对象,最明确,最强烈,这是中国画特点所在。点、线、面,都是用笔画成,“笔”是表现对象的主要工具。“线”为“笔”所掌握,“笔”指挥“线”。 “线”即是“骨”,也可以说,“骨法”即为表现各种骨线的方法。
“线”的应用,在中国画中与西洋画不一样,如画明月、圆球等物体,按照中国画的表现方法,只用一条线描绘出圆圈就了事,而西洋画则要表现明暗,追求物体的立体感和质量感。纸是白色,则明部画灰色,暗部画灰黑色,物体本身没有线,需画上明暗的交叉线或斜线,而且要画背景,使物象的圆球感觉更为明确,如图1、图2。中国画也有画背景的,也讲明暗、凹凸。阴阳,就是明暗,但不受光的局限。如王维画《雪里芭蕉》,背景涂了一层淡墨,接雪处留出空白,衬托了雪景。东坡画朱竹雪景,不画背景颜色,用各种的线画成,两种画法,各有情味。
中国画的造型,要依赖线,用线来造型,这是最原始最基本的。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最早的绘画——晚周帛画, 就是用几根线条扼要地概括了对象的动态特征,简单明确,富有艺术性。
“骨”,也可理解为 “骨架”、“骨干”、 “骨骼”。人的肉体,要靠骨骼来支撑,没有骨就没有肉,造房子竖栋梁和柱子,支撑了房屋的骨架,而后筑墙盖瓦,有了骨架,大布局已基本肯定了。清代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中说:“意在笔先,趣以笔传,则笔乃作画之骨干也。骨具则筋络可联,骨立则血肉可附。”
“法”,也可以理解为 “法则”、“法规”,乃是就字面来解释的。如果把“法”改为“趣”,是从情味和趣味上说的;如果把“法”改为“气”,则是从气势、气韵上说的。只有通过“法”,才能表现各种“骨”的效果。对象不同,环境各异,方法也随之不同。人物画如此,山水、花鸟也如此。
“线”,是多种多样的,有曲直、长短、粗细、刚柔等,各种线,有各种线的情味和质感。用线表现水纹,由于采用了各种线条的画法,其情味各不相同。如图3,是柔软中带坚硬的线,表现了水的流动和云雾飘忽的感觉。图4是刚硬曲折的线,表现了微风吹动湖水,使水波有坚硬的感觉。图5,也是柔软有节奏的线,表现了微波的感觉。图6,用斜线表现水纹,静中有动,有流动的感觉。
虽然线在客观物象上是不存在的,为了艺术的表现需要,运用线来造型,以求对象更明豁,并突出其精神,完成艺术的表现目的。白描稿是整幅画中的骨线,它决定布局、气势、造型、结体、情趣、神态等。画中决定大体的骨线称骨,点子和有笔触的晕染不称骨,而是肉。也就是说,线为骨,点、面为肉。点、线、面三者中,最难表现的是线,表现对象最明确的也是线,因此,线在中国画中起的作用,是头等重要的。
但是,康有为贬低中国画,他否定中国画的科学性,也否定线在中国画中的作用,崇洋媚洋,拜倒在洋人的足下,自此,身为中国人却不提倡国画,自暴自弃,中国画衰落了。当然,国画要发展,要创新;西洋画也要提倡,而且还要发展,但要有中国的民族特点。
秃头僧图 1922年 纸本、设色 94.8×172cm
绘画的素材,来源于自然。画上的形象,除了表现自然以外,还要表现“我”,这个表现“我”即是画家根据自然景物中的形象、色彩,按照自己的理想加以提炼概括,经过艺术加工和重新组合的过程,也就是立意,然后,把自己的心灵、技巧反映出来。经过作者艺术加工后的艺术品,与自然界的景物有所不同。艺术毕竟是艺术,它与自然界的景物不一样,否则,五彩照片便是最好的艺术品了。我们的摄影师也需要经过艺术加工,才能获得好的艺术摄影。做菜的原始材料有鱼、肉等,在各个名厨师的手下,各有不同的烧法,因为烧的火有猛有文,放的水有多有少,烧的时间有长有短,方式有煮有炒等等,其味道也各有异趣。
“线”是表现绘画形象的手段,它从自然中来,又高于自然,比自然更有精神,更有力量和气势。中国人对线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审美要求,是在我国长期以来的文化历史和民族习惯的发展中而形成的。
“骨” 从笔中来,“笔”靠墨来显现,讲笔必须讲墨,笔墨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笔为画之骨,墨为画之肉。有笔有墨才是好画,有笔无墨,有墨无笔,都不是好的艺术品。我认为,笔不能离墨,离墨则无笔;墨不能离笔,离笔则无墨,故笔在才能墨在,墨在才能笔在。盖笔墨两者,相依则为用,相离则俱毁。
“墨”即是色,墨分五色。红黄蓝白黑,以黑为主色。黑色与白色是最强烈的对比色,故骨线必须用墨表现,以墨为基础。墨线在画中最浓重,是骨架子,作画时不会被任何色彩所掩藏,尽量保留骨线,才能有骨有肉,精神振作。有肉无骨,就没有精神。
所谓骨线,不是单纯的轮廓线,它既是骨架子,支撑画面的骨线,同时又是物象形体的结构线。
携琴访友图 1948 年 纸本、设色 106×54.7cm
画法与书法有共同之处,互相映带,取长补短。过去有“书画同源”之说,后人都认为有道理,画家工书法,是为借鉴书法的用笔用线之法。我国的书法是有其发展过程的,以草书而言,有章草、行草、大草,一直到狂草;从二王的《十七帖》到怀素的狂草,历经几个时代,不断发展,逐步形成,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颇高。我国书法向有“一笔书”之说,创始于王献之。这是指草书的气脉相通,笔断势连,隔行贯注,一气呵成而言, 并不是讲每个字每一笔线条都要求连在一起。 绘画中的“一笔画”之说,创始于陆探微,由一笔至千万笔,亦需气脉相通,一气呵成,与“一笔书”的含义相同。故知画者,必知书,善画者,必工书。
书法中讲折钗股、屋漏痕、锥画沙、虫蚀木、高峰坠石、万岁枯藤、力透纸背等等,都是指书法中用笔用线的方法和功力。董其昌提出“无垂不缩”、“无往不复”,言下之意动的力量中都含有缩的力量,去的力量中都含有回复的力量。黄宾虹说的“留”,即笔线处处有留阻之力,留得住,放得开。
元以后,中国画用生宣作画。生宣吸水力强,用笔慢,易滞呆;用笔快,水墨浮于表面,不能渗入,不能力透纸背。要做到水墨渗透纸背,厚重丰富而不平薄,就要求笔墨功夫了。
欲雪图 1954年 纸本、设色、指墨 69×77.5cm
毛笔出水最快之处在于毫锋,即笔端部分。水墨顺毫锋而出,求其墨与笔的意趣。笔端如钢杵,柔中有刚,可以力透纸背。用笔缺少训练,只能浮于表面。力量全靠功夫,只有直笔中锋,才能产生笔力,卧笔、偏笔虽有情味,给人有较单薄之感。黄宾虹画画写字都用圆笔中锋,笔笔如屋漏痕、折钗股,厚重苍老。
书法家用笔,讲直笔中锋。用笔垂直,力量使得出,水墨顺笔锋而出也舒畅。“心正则笔正”, 这是柳公权回答唐太宗的话。“心正” 是讲人的思想和道德品质的,“笔正” 即为直笔中锋。文学、艺术是艺术家的整个人格、思想、感情的反映。艺术思想正、志向大、胸襟宽、眼光远、修养高,他的艺术作品定是高的,他的艺术成就一定是大的。
我认为“笔正则画正”,“心正则画正”,“人品不高,落墨无法”。人格方正,画品亦高;人品不高,画品亦低劣。子孙后代所要学习和追求的,是人品高和画品高的艺术。
江山如此多娇 1959年 纸本、设色 72×30cm
旧社会,为名有两种,一为寿时,一为寿世。寿世者留名千古,为世世代代子孙着想,使艺术立脚于后世,这是极不容易的,这种为名比寿时者为好。为名是自私自利的思想,现在应受到批判。
学问是公有的,是社会的,不是属于个人的。如果一个艺术家在学术上有了一点成绩就狂妄自大起来,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了,我看这样的艺术家,将来一定会走歧途,注定要失败的。
文章来源:潘天寿论画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