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艺术鉴藏:书画名家沙俊杰作品欣赏
今天,西北书画艺术笑笑给大家分享带来的《“企业”论陶瓷企业的规模情结》。
中国陶瓷企业家往往都有“规模情结”,特别渴望把企业做大。一个例证是,中国企业家普遍热衷于“世界500强”。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口号在企业界比较流行,比如“未来三年进入中国前三,五年跻身世界前三”、“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为企业贡献100亿元营收”等。
国际人士对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评价并不高,他们认为是用小船板绑成“航空母舰”,因为中国至今未诞生一家真正意义的世界知名消费品牌。海外企业家对规模的兴趣要低得多,他们更在乎自己公司在专业领域里是否足够强大。有个比喻说的好,中国企业家喜欢肥胖型公司,看起来牛高马大很能吓唬人;发达国家企业家更喜欢肌肉型公司,个子不一定大,但孔武有力。
患有“肥胖症”的中国大多数大企业,体量很大,但竞争力不强,突出表现为产品议价能力弱、盈利低,品牌形象不佳。这类公司却很受当地政府欢迎,因为它能为当地GDP作贡献。这实际上是政府干预企业的一种隐形方式。多年前,新中源老总就抱怨政府对企业关心太多,不该管的事情也要管。当然,把责任完全推到政府身上也不公平。中国人固有的观念也在作祟,在“大”于“强”之间,中国企业家会下意识选择前者,这与大多数中国人的“大等于强”观念有关。新加理集团董事长王维成曾这么解释:“大不一定强,但是不大一定不强。”
不过,主流国际社会企业倾向于把“大”看做一个结果,他们更愿意将精力放在产品开发上,不惜巨力投入。他们的逻辑是:领先的技术带来领先的市场,是“先技术再产品最后是市场”的关系。然而,中国大多数数企业对经营理解是“营销就是市场,”省略了技术和产品环节,过于强调营销。这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中国制造”难登大雅之堂。换句话说,国际企业是产品主导市场。
营销主导市场势必会带来很大的问题。消费者为企业买单,购买的是这个企业研发、生产的能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而不是买这个企业的广告,更不是因为这个企业夸下的“海口”动听。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企业往往“各领风骚三五年”后即归于沉寂,因为企业存在的根基是产品,恰恰在这个根基上,中国企业并不占据太大优势。
“规模情结”还会造成一个问题。中国陶瓷企业家们往往个人修为不是很够,鲜有能坚守本心的。也许刚开始他们并不太在乎企业规模,但当把企业做到一定规模之后,他们开始受到各种声音的影响。一旦规模至上,企业家便不那么在乎技术和研发,因为这需要巨大的投入,而且短期内难以见效。那个时候,他们转而在乎当地政府的态度以及竞争对手的反应,于是,当初那份沉着与淡定渐行渐远,企业由此站在危险的边缘。春兰,曾经是中国空调第一品牌,但2000年之后盲目实施多元化,结果,新产业没有培育成功,还拖累了空调产业。
如果要举一个正面的例子,我认为美的值得称道。2011年之前的美的,一度迷失自己,但迅即被创始人何亨健喊停,随后集团实施大规模调整,最终确立“效益第一,规模第二”的精品战略,虽然2011年、2012年两年因为战略调整而出现营收、利润大幅下滑,但为未来塑造一身肌肉打下了基础,2013年至今发展势头开始好转。美的集团董事局主席方洪波提出的“三个不再”为人称道,“不再关注竞争对手,不再关注市场格局,不再关注行业内的地位和排名”,被业界解读为“中国企业战略认知与国际接轨第一例”。
综合上述:中国企业和陶瓷企业应注重技术的研发和品牌意识。要把产品做精做细做出品牌来,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好了,关于“企业”论陶瓷企业的规模情结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