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出自哪本书」

时间:2022-12-21 12:37:18 来源:光明日报

大家好,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出自哪本书」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山村写生(中国画) 卢禹舜

柳坪写生(中国画) 何加林

阿勒泰写生(中国画) 李岗

古村秋韵(中国画) 姜宝昌

我国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创作理论,对我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时至今日,这一理论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何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简而言之,就是画家要以造化为师,深入自然,观照内心,通晓自然规律,丰富对自然的精神感受,把造化之美升华为艺术之美。它既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核心思想之一,又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哲学思想和美学价值,对当下写生创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高度概括了“立万象于胸怀”的审美过程,即从自然万象到艺术意象的创造性转化。“师造化”最有效的途径便是实践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的“身即山川而取之”的美学命题,即画家要在真山真水的写生中进行审美观照,“遍历、广观,然后方知笔墨去处”,“遍历”和“广观”成为“外师造化”的重要方法。

“遍历”,需要画家综合自身修养去行万里路。通晓诗词、书法等能使绘画雅正,不流俗。如何加林创作的《仁怀山区写生》《柳坪写生》两幅作品,作者以空灵的笔墨描绘了古村、老树、菜田等诗意化的乡村美景,淡淡的乡愁在画面中弥漫开来。这是艺术家遍寻传统村落,以诗达意,以画存形的结晶。画家要带着一颗文心,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热情遍游山川,在客观实景的游历中将审美体验与创作融会贯通,将传统笔墨的精髓在表现自然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

“广观”,要求画家在写生中合理把握观察事物与认识规律的方法,即所谓“致广大而尽精微”。行走于高山大野、山花烂漫之间,创作者能够“远观其势,近取其质”,如卢禹舜的《山村写生》《古长城写生》两幅作品,从大处着力显势,注重景物的取舍和意境渲染,在笔墨关系上营造出万千气象;从小处着眼求变化,精雕细琢表现一山一石、一花一草,让人们感受到一种全新语言风格里的浪漫气息,渗透出浑厚华滋的审美特征。所以说,“广观”需要画家通过观察研究自然规律,取得宏观的认识,而后尽其情意,再从微观层面由小观大,由表及质,由此参悟山水画的内在之美。

“方知笔墨去处”讲的是对景写生的实践。“遍历”“广观”是人与自然对话的第一个过程,即观察与发现规律。对景写生则是表现规律,是以笔墨取天地之生气,反映“观物观我”的全过程,体现在“技”和“道”两个层面。其中,“技”是要求画家在积累素材的过程中寻求新的笔墨语言,在笔墨之美中创造新的表现方式,在尊重自然美的基础上找到在中国画审美范畴内的理性表达。如李岗的作品《南坪写生》《阿勒泰写生》,充分表现了地域题材与意境营造的独特价值。艺术家针对不同的地域风貌采用不同的笔墨语言,湿笔晕染、枯笔皴擦等手法的运用恰当地表现了特定自然环境的风貌。笔者的作品《古村秋韵》《秋林写生》则是经过对北方秋天的审美沉淀,在笔墨语言上尝试了传统与现代碰撞融合的方式,在色墨混合、枯湿浓淡、疏密取舍的对比中表现自然的生命力,画面现场感十足。在“道”这一层面,则要表现出山水的神、情、气、韵,作品要能体现出“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精神,要能赋予自然万象人文精神属性,这也正是中国绘画的精妙高深之处。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在写生中解读自然、表现自然,是实现“物象之真”和“规律之真”、实现山水画“可观、可行、可居、可游”之妙境的不二法门。同时,它也是达到客观与主观互通互融、高度统一的极佳方法。将自然万物转换入有情思、有生命的艺术世界中,是升华自然表象的必由之路。

(作者:姜宝昌,系中国国家博物馆博士后)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