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河湖文化书画摄影优秀作品展开展
大家好,速写对国画的影响「美术研究丨浅析速写训练对中国画学习的重要性」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速写对于画家而言是一门必修课,文章对速写与摄影、速写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进行探讨,以期引起广大师生对速写训练的重视。
关键词:速写 摄影 中国画 创作
速写是一种快速描写的绘画方式,顾名思义,它由“速”和“写”两部分组成。“速” 即从时间方面说,表示快速、耗时短;“写” 表达的是描写、写意,即运用线条流畅、肯定地表达出来。古今中外的画家都进行了大量的速写练习,速写对中国画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速写与摄影绘画与摄影在意义上是平等的,形式之不同不影响艺术上的殊途同归。然而二者毕竟有异,绘画讲究内心知觉,发挥的空间、尺度更大,尤其是情的调制更为近乎 “造”,近乎诗。曾有人说,现代生活有了摄影技术,已不需要画画,摄影就可以把珍贵的画面保留下来。但事实上,摄影与绘画是两码事,有各自的特点。摄影做得到的,绘画不一定可以,但绘画有些东西摄影也不一定能够做到,两者不能互相代替。
二、速写与中国画1.速写——线的艺术
中国画是一种以线塑造形象的艺术,以线为元素的速写方式更能够与中国画的特点相契合。线就是中国画中的灵魂与骨骼,中国画讲究骨法用笔,气韵生动,开创了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的各种描法——“十八描”,不论速写还是线描都是中国画学习的重要内容,每一张速写都是一幅独立的艺术作品,因此,每一条线都是丰富的、有讲究的,每一条线都蕴含了深刻的意义。
2.速写为中国画创作积累素材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用画笔记录着我们的所见所想,不断积累更多的素材,也能了解一些客观规律,为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速写就是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它能在短时间内记录最生动、最真实的一幕。当然,绘画也可采取夸张等手法,让事物的形象和特点更加突出,同时,画家可利用绘画技术的特点,对所观察到的事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应该注意艺术作品中表现的内容应该比现实生活更加真实和集中。
3.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体,每件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艺术源于生活,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唐代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正是强调这一点,艺术家进行艺术构思,不仅是一项脑力劳动,还是一项繁复的精神活动,他们在观察、思考和体验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要进行选择、加工、提炼,最终形成现象与本质统一、主观与客观统一、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审美意象。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速写是记录生活的一门艺术,速写捕捉生活中令人感动而美好的瞬间,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欣赏者,都会伴随着自己的感受,融入自身的情感、思想,无论是哪种角色,都能与艺术创作融为一体。画家黄胄曾说:“一个画家,如果离开了生活,不在生活中速写,不在生活中搜集素材,不管是多大的画家,他的作品也会慢慢地失去光彩。”速写让人们感受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不平凡的美。
艺术源于生活,就需要艺术家了解生活,艺术家熟悉了一种题材,如果没有认识上的深度,就不会有表现上的高度。齐白石说他画虾时有三变,“初只略似,一变逼真,再变色分深淡”。他之所以能够一变再变,和他对虾的熟知程度有关系。艺术家要了解生活,才能使作品更富有生命力。
4.速写培养准确的造型能力和观察能力
任何一门技术都需要勤学苦练,才能够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速写是一门绘画技术,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快速、准确的造型能力,这两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获得。速写可以锻炼一个人眼、手、心的统一,速写要求艺术家运用不同的线条表现事物的质感,而线条的造型不是简简单单讲求一个 “似”字,但这的确是最基础的。上文提到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而表现造型的最高境界即在似与不似之间。速写不仅锻炼艺术家的手,同时也锻炼其眼力,长期的速写练习能培养艺术家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对象的能力。
5.速写的意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速写就是画家行万里路途中一种重要的见证,速写伴随一路征程,记录了途中美好的瞬间,从眼中的景到手中的景,无一不需要画家细细体味。从古至今,几乎所有的画家都会游历于大自然中,每一处景物都会与画家有心灵上的沟通,或许有时画家并未察觉,但无法抹杀它的存在,这也为画家以后的绘画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每一幅速写都是一件艺术品,学习绘画者必须进行大量的速写练习,不断提高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速写是中国画创作过程中必要的一部分,是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绘画经验积累的结晶,不仅为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也锻炼了手上功夫和眼力,在眼、手、心的配合下,产生曼妙的艺术语言。无论在何时,绘画都不能闭门造车,应该置身于大自然,体会大自然的生命活力,在速写训练中记录生活并赋予艺术生命的魅力。速写的每一笔都是思想、灵魂的记录。
参考文献:
[1]谢春彦.叶浅予谈速写.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李泽厚.美的历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作者李倩雯单位:山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