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百科:杜军书画
大家好,提升书法艺术人文精神「「百将文化」在研习书法中涵养精神净化灵魂」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头条将军文化##品文化#
#头条书画#
【百味人生】在研习书法中涵养精神净化灵魂——与著名书法家刘建民教授一席谈/马 达
作者与刘建民教授(左)一起探讨书法艺术。大帅摄影
说起来,认识著名书法家刘建民教授约有5个年头了,那是我刚入老干部大学学习不久,学校邀请刘建民教授来给我们授课。那是一次解疑释惑、非常解渴的讲授。半天课程下来,有顿开茅塞之感。到现在,我还牢牢记住了刘建民教授总结出来的“什么是书法”的独特定义:
无色彩有美术之灿烂,
无声音有音乐之和谐,
无动作有舞蹈之美感。
简洁明了三句话,说出了“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的富有启迪的道理。仔细体味,对书法的理解多了圣洁的感觉和崇敬的成分,似乎找到了这门艺术的真谛。
又一轮疫情后的今年开春,在京城卢沟桥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小院落里,我又见到了久违的刘建民教授。一见面,他就将近年来刚出版的新著《书法基础概论》和一本隶书书法作品集递给我,真是如获至宝。
刘教授不仅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书法家,还是一位文化学者、艺术评论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他是北京大学、中央党校的兼职教授,安徽大学客座教授,同时还是中国文字博物馆文字委员会委员,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文史馆馆员。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他的书法作品就多次参加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并被人民大会堂和中国美术馆,以及全国诸多家艺术场馆收藏,先后出版过15部书法艺术专论方面的书籍。
刘建民教授书法作品
与许多具有谦逊美德的艺术大家一样,刘建民教授也是一位谦逊好学、诚恳待人的学者。他认为,古人讲:“人之生也,必以其欢。”书法,可以使人获得自由而独立于天地之间的灵魂;可以使人拥有一颗真诚、善良和质朴的心灵。书法是一门抒情的艺术。
以下,就是这位书法家对抒情艺术的理解:
一笔一纸,一桌一凳,一盏碧空,在山的尽处有彩云流连;一烛一砚,一玉一玺,一缕青烟,香山红叶将京城西部群峰点染。
人生中有很多很多的记忆被苍老的年轮锁住,有的压抑在心底深处,竟会成为郁结愁绪。如何超凡脱俗,如何走出混沌?释放和倾泄是最好的选择。
我经常把人生的苦与乐灌注笔端,数十年来与纸、笔相依为伴,相携共生地走过来了。我试图在虬枝中攀折,将杂乱不堪的枝条理顺,让枯木逢春,使它迎春绽放,散发出应有的芬芳。
我想把文字变成一颗颗沙砾,铺垫在我们经历的生活之路上。沙砾上留下的一串串并不规则甚至歪歪扭扭的脚印,那将是岁月最好的印记。
我总是沉浸在宣纸上的畅游中,在这里,我不是为了摘取漫天美丽的星斗,而是为了仰望星空,保持一颗永远向上向善向美的心。
因为,生命里有了本真和率性,就能找到人生的阳光和雨露,就能找到人生的出口和方向,就能找到遥远的诗与远方。
作者马达书法作品
牢记古训:“心正则笔正,乃可为法。”
神闲气定,为作书最佳精神状态;而好的书法,一定是书者良好精神状态的流露与写照,是书法家精神、气质、学识、修养的再现与展示。
书法家长期的修炼,所积淀的历史知识与观念、心理活动和意念,会使书写者和欣赏者同步进入到往昔的环境、灵魂的交流、浓郁真挚的情怀氛围之中,去感受、联想并享受作品赋予它的一切。这种灵魂与灵魂的相互碰撞,产生出新的思想火花。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书写者和欣赏者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灵魂得到净化。
书法是集生理需求、精神需求、灵魂需求三者之大成,需躬身实践,探索前行。
2022.2.28于北京知行斋
★★★★★★★
作者简介马誉炜,笔名马达、马未歇,河北省景县人。1976年初入伍,同年9月入党。长期在原北京军区机关和部队工作,陆军少将。曾参加过唐山抗震救灾和对越防御作战。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随笔集《磨合人生》《生命的长度》,书信体《与年轻官兵谈人生》,政工研究文集《走近新生代》,长篇纪实文学《1976.红星在唐山闪耀》等书籍。曾四次蝉联解放军报社“长征文艺奖”,获中国报纸副刊作品银奖和三等奖各一次,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
#智加文化##红星在线#
@中国军网@百将文化艺术
百将文化艺术中心:执行编辑 昕虹
匾额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独特的一种民俗文化。它是一块悬挂在殿堂、楼阁、门庭、园林、宾馆、酒店、商店等单位的一块牌子。匾额是各种建筑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意义相当于建筑的眼睛,是告知建筑物的名称及用途,也是用于宣传的一张名片。书圣王羲之是中国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书法家,也是将军。如今用的毛笔,是秦朝监督修筑万里长城的将军蒙恬首创。百将文化艺术中心可以邀约文武双全的将军书法家和名人书法家题联题诗题字题匾和笔会展览。邀约军地名人和教授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