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国书画历史 传承中华艺术瑰宝的独特魅力
大家好,《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波普艺术介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劳森伯格曾经说过,有人认为他的作品像是丑陋的肥皂碟、镜子,或可乐瓶等,对此他觉得很遗憾,他说,这些人肯定很不愉快,因为他们整天被这些东西所包围着。
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1925年-2008),美国艺术家。其“结合画”(combines-painting),即加入喂饱的山羊和时钟等三维物体的画,推动了波普艺术的发展。
最开始知道劳森伯格还是因为《擦掉的德·库宁素描》,尽管这部作品是他争议最大最多的作品,如今作为波普艺术代表艺术家的他,这件作品也鲜为人知,毕竟这是他20多岁籍籍无名时,又擦了德·库宁的素描后,最后什么也没有的“画”。
▲《擦掉的德·库宁的素描》(Erased de Kooning drawing,1953)
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下面这个题字说明是由贾斯培·琼斯(Jasper Johns)制作的,在纽约期间,琼斯遇见了罗伯特·罗申伯格,并与罗申伯格成为工作及生活上的伴侣。1958年,画商 Leo Castelli 在参观罗申伯格的工作室时,发现了琼斯的作品。Castelli在自己的画廊给了琼斯第一个单人画展,就是在这场展览中,Alfred Barr(第一位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为博物馆购买了四件琼斯的作品。
琼斯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主要媒介为油画和版画。其最著名的作品是《旗帜》1954年-1955年),此作品是由他梦见的美国国旗所启发而作的。
琼斯的作品常被划分为新达达主义,而并非破普艺术(不过,草间弥生曾与他一起联展),虽然其创作材料经常包括流行文化的图像和物件。尽管如此,许多关于波普艺术的介绍都会包括琼斯的作品,因为其所运用的再次赋予一张已知图像或事物新意义的创作手法。
▲琼斯作品
下面回到劳森伯格:
他于1949年进入“艺术学生联盟”(Art Students League),并开始在全球的剧场中从事舞台与服装设计。之后,他以抽象表现主义风格试验摄影设计与绘画,逐渐发展出个人的独特艺术风格——融合绘画(Combine Painting);这是一种美术拼贴技法,利用生活上的实物与新闻图片组成抽象的画板画。
再跑次题:
拼贴画就容易让人想到另一波普艺术家大卫·霍尼克(David Hockney),他喜欢把一个整体分为多个部分拍摄,在把多张照片合在一起,之前讲他就觉得他好会烧钱(也许就是有钱,任性)。
▲大卫·霍尼克作品
▲大卫·霍尼克作品
▼劳森伯格作品
劳森伯格出生于德克萨斯州亚瑟港,求学于巴黎和纽约市,亦曾跟随约瑟夫·亚伯斯学习。他也设计现代舞的舞台背景和服装,并创作实验性剧本。在《神谕》和《声测》(Soundings)等雕塑作品中,他利用了电子和其他技术设备。在《影》(Shades)和《白霜系列》(Hoarfrost Series)这类作品中,他实验了多种印刷技术和材料。
劳森伯格于美国时间2008年5月12日夜间在家中去世,享年82岁,在此前他曾因肺炎在医院接受过一段时间的治疗。
劳森伯格曾就读于美国的黑山学院,在那里接受了达达主义的艺术观念。20世纪50年代,是抽象主义的兴盛期,劳森伯格将达达艺术的现成品与抽象主义的行动绘画结合起来,创造了著名的“综合绘画”,这是他走向波普艺术的开端。在20世纪60年代,他开始把大众图像拼贴成大型丝网版画,对波普艺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劳森伯格还是舞蹈家和演员,在后期的艺术生涯里,他又开始尝试作曲。
劳森伯格是对一代中国艺术家影响最大的艺术家之一。1985年他在中国美术馆的个展,直接影响了一大批后来成名的艺术家如黄永砯等人,也促进了“85美术新潮”的发展。他的许多装置都被奉为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峡谷》中,他将一只老鹰标本挂在帆布上;《字母组合》则是由山羊标本、轮胎组成的“牌坊”;其代表作《床》是用颜料涂满的一床被子,看上去好像浸满了血一样。这些作品后来都成为了战后现代艺术作品的代表作。代理劳森伯格作品的是纽约PaceWildenstein画廊,如今,该画廊2008年8月也在北京开设了分馆。
▲《峡谷》
▲《字母组合》(Monogram)
当时抽象艺术盛行,但劳森伯格却对抽象艺术推崇的即兴创作非常反感,反而对制作材料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的创作世界里,报纸、广告、商标、影视图像、封面女郎、快餐、卡通漫画等都可以成为创作素材。他几乎把所有可以找到的东西,甚至喂饱的山羊、剪碎的报纸、布料、时钟、摄影、绘画等,一股脑地塞进自己的作品中,再用颜色拼合。
劳森伯格打破了传统的绘画、雕塑与工艺的界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他的“集成”作品引发了二战后美国艺术界的骚动。此次展出,不啻是一次对他的作品的梳理。
纽约城市艺术博物馆负责19世纪和现当代艺术的馆长说:“劳森伯格的‘集成’系列创作于他艺术生涯中的一个特殊时刻,也是美国艺术的革命信号。自他以后,那些拒绝单纯叙述或者视叙述为儿戏的年轻艺术家们,在质疑那些比真实世界。
▲劳森伯格制作的一辆装饰性宝马汽车
1986年,罗伯特·劳森伯格所创作的BMW 635 CSi汽车,与70年代的其它BMW Art Cars主要的差异在于,这是一辆量产车而不是赛车。罗伯特·劳森伯格利用摄影技法将画作(包含数件知名的画作)进行修改后重现于车身上。车身左侧是Bronzino的作品“饱经世故的人”(Man of the World),车身右侧则是Ingres的绘画作品“大宫女”,树与草的照片则强调了与汽车有关的环境问题,而轮圈则是以古董瓷盘的照片所组成。1986年,罗伯特·劳森伯格的BMW Art Car在纽约的BMW博物馆首度现身,为BMW Art Car的美国普普系列画下完美的句点。
1988年,罗伯特·劳森伯格再次使用这些相同的图像,但去掉了汽车的元素,在上了釉的铝片上覆盖上一层透明胶膜,再利用美术拼贴技法分离。这项称为“Beamer”系列的6件作品代表了艺术与汽车结合的全新典范,原本艺术创作的媒介在此变成创作灵感,将创作理念由灵感的源头彻底解放。
1988年底,劳森伯格的BMW Art Car于欧洲进行展出,此后便陆续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巡回展出。
最知名的当属《床》、《夏日暴雨》以及《赌注》。这些都是劳森伯格将绘画和雕塑杂交创作而成的典型。当人们谈到波普艺术的时候总是引《床》为例:作者把睡袋和枕头挂在画布上,然后再在上面泼上五颜六色的颜料。劳森伯格说:“绘画是艺术也是生活,两者都不是做出来的东西。我要做的正处在两者之间。”
劳森伯格的创造性手段在《夏日暴雨》中展露无疑。在这幅由三块面板组成的“集成”作品中,艺术家用印刷复制品、颜料和拉链三种不同材料,将一个平面分为错落有致的三个层次。
《赌注》是一幅面积更大的作品,由五块面板组成,混合了纸张、布料、摄影复制品和一个完整的男人素描全身像。这幅作品表现了罗伯特对大型作品的驾驭能力,但是为了保证观赏者可以直接欣赏,作品和真人大小差不多。
劳森伯格1957年创作的作品《事实陈述》和《事实陈述2》,是对同一幅图片的两种完全不同的尝试。它们都用相同的抽象拼贴画元素和相似的着色笔触,但是两幅作品明显地不同。
▲Booster
在他1964年的作品“影子”中,劳森伯格将编辑、版画和雕刻结合在一起,他在塑料被单上印上黑白图像,这被单可以叠成书页而成为一个盒子,一束阳光射进被单,使得这幅作品变成了一本书的新的版本。他的1967年的作品“Booster”,这是当时所创作的最大的手拉画。劳森伯格的作品打破了不同艺术方法的界线。
▼劳森伯格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