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国书画历史 传承中华艺术瑰宝的独特魅力
大家好,农村小学女校长「支教校长」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刘璐 记者 杨喆
“我想成为一束光去照亮村里的孩子,这是我从教的初衷。”从2012年回到家乡任教至今,马立翠扎根农村教育一干就是10年。
今年33岁的马立翠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如今她是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黄集镇西张庄小学的校长。
这曾是一所当地人眼中实力垫底的“村小”。可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在马立翠和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教育质量已经大步迈入全镇前三。
马立翠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马立翠告诉澎湃新闻,今年是自己来到西张庄小学的第四年。亲历了这所“村小”的改变,她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满怀希望,期待自己努力发出的这束光也能在每一个农村孩子眼中闪闪发亮。
曾经的老师让她坚定从教信念
最终选择当老师,马立翠坦言是因为高中时期受“引路人”的影响。
原来,学生时代的马立翠成绩并不好。“可能就是没有开窍,不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但在高中遇到了一位黄老师后,马立翠的人生开始出现改变。
“黄老师给了我特别多的关注和温暖,让我这个原先可能大学都考不上的学生有了信心。”在黄老师的鼓励下,马立翠在学习上开始努力赶超,并把成为一名老师的理想埋进了心底。
马立翠在上课
考上师范类专业后,马立翠也憧憬过日后留在大城市工作的场景。但在心里,她始终放不下自己的故乡。“如果我们都不愿意回去,农村孩子的命运又靠谁来改变呢?”最终,大学毕业的马立翠选择回到家乡郓城县黄集镇,2015年她成为一名在编教师。
如愿以偿的马立翠更加珍惜这份职业,她认真备课,用心对待学生。不少人曾问她为什么对学生那么好,马立翠总是说因为在自己的学生时代,曾有一位老师也是这样做的。“每当我看到孩子们不好好学习,内心就很着急,希望能唤醒他们。我希望像黄老师一样把温暖传递出去。”马立翠说。
刚参加工作时,马立翠担心自己教学经验不够,课下她默默付出了很多努力。2015到2019年,她在黄集镇中心小学任教期间,所带的班级结业时成绩总会在镇上排名第一,这也让当时的学校领导看到了这位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千方百计留住年轻老师
2019年8月,马立翠的职业生涯迎来了拐点。她被调到黄集镇位置最偏远的西张庄小学,成为当时全县最年轻的女校长。虽然有了更大的施展才华的空间,但摆在马立翠面前的却有很多现实难题。
“从当时来看,西张庄小学是全镇乃至全县都排名垫底的学校。”马立翠从担任校长伊始便意识到,自己面临的挑战难度一定不小。
虽然有了心理准备,但西张庄小学当时的现实条件比马立翠想象的还要差。
这是全镇最偏僻的一所学校,不仅通往学校的土路崎岖难行,在地图软件上也搜不到。马立翠告诉记者,最近的公交站离学校有5公里,在修路之前,路是坑坑洼洼的,师生们来学校往往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更令马立翠担忧的是当时的教师队伍状况。因为学校偏远、条件艰苦,师资不足一直是制约西张庄小学发展的瓶颈。马立翠刚上任时,全校300多名学生只配了17位老师,其中还包括6位代课老师,如此失衡的师资配比让马立翠寝食难安。
乡下缺老师,年轻老师都成了“万金油”,但“年轻老师不愿来,来了留不下”的问题曾长时间困扰着马立翠。马立翠回忆,之前曾有一名年轻教师被分配到西张庄小学任教,但因为家不在本地,又不会开车,难以兼顾工作与家庭。她虽极力挽留,最终这位老师还是离开了。
马立翠深知,镇上和县里学校的条件是西张庄小学比不了的,老师们想要去环境更好的地方任教没有错,但西张庄小学的孩子们也需要老师。
马立翠向获奖老师送花
为了留住老师,马立翠付出了很多努力,尽力为老师们排除一切生活的烦恼。为了当好“后勤大管家”,马立翠还在学校努力营造家的温暖氛围,努力让每一位老师有归属感。
寒冷的冬天,马立翠经常会为每位老师送上一杯热奶茶。在校加班期间,她时不时会自掏腰包买来土鸡和猪肉,并且亲自下厨,让老师们围在一起吃顿热乎饭。
除了生活上的关照,她更希望帮助老师们在“村小”找到职业自豪感。每当有老师获得了荣誉,马立翠总要买一束花亲自送到老师所在的班级。
“在过去的一年里,西张庄小学的老师累计获得了市、县颁发的荣誉共计8项。这样的成绩是没有过的,职业荣誉能帮助老师们找到幸福感,也能让他们更加安心地在这里任教。”马立翠告诉澎湃新闻。
重塑师生关系
西张庄小学有不少留守儿童,马立翠做过统计,有大约70%的学生家长在外务工。“和镇上学校的学生相比,这里孩子们缺乏自信。”
因为家庭教育的缺位,很多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刚来学校的时候,学生们的学习状态非常差。很多学生不仅不学习,也不完成作业。哪个老师凶一点,学生就乖一点。”马立翠意识到,这不是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的教育方式也会给孩子的心理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马立翠一方面开始带着老师们走出去,她让校领导和老师在县城的学校跟岗学习,沉浸式体验优秀学校的教学管理方法,感受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另一方面,她也开始在学校开展演讲、书法比赛等各项课外活动,希望提供机会让更多的孩子大胆展示自己。
一些微妙变化开始发生。马立翠发现,课堂氛围渐渐比之前活跃起来。下课后,老师还会和孩子们一起游戏,学校的师生关系也开始走向健康的状态。
学生给马立翠写的信
为了能更好了解学生的想法,马立翠还在校园里设了一个校长信箱,倾听学生们的意见。去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她收到了一封四年级学生的来信。来信的孩子对她说:“每次参加完升旗仪式后,您都会教导我们,让我们有学习的动力和目标。每天走到校门口前总能听到您那温柔的声音,看到您那微笑的脸颊就像我的妈妈一样。您的那些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我想对您说,我长大后也要当一位老师,像您一样。”
寥寥数言却让马立翠热泪盈眶,久久无法平静,她知道这就是教育传承的力量。“曾经是黄老师为我播下了从教的理想,而今天我也成为播下种子的人。”马立翠说。
让村小的孩子也能接受好教育
人往高处走,马立翠也面临过去与留的选择。
她向澎湃新闻表示,自己也曾因为其他学校抛来的橄榄枝犹豫过。“当时我自己的孩子马上要上小学,如果我可以调到一个更好的学校,那么显然孩子也能享受更好的教育。”
但就是那封笔迹稚嫩的来信,让马立翠最终打消了离开的念头。“我不只是我自己孩子的妈妈,我也是学校所有学生的妈妈。如果校长都走了,谁来给他们力量和希望?”
从那以后,她决定继续扎根在这里,努力让西张庄小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今年新学期开学,她的孩子也成了西张庄小学一年级新生中的一员。
西张庄小学办学成果也在当地收获了不错的口碑,学校新来的年轻教师也开始有了归属感。马立翠告诉记者,今年6月份,镇上一所小学曾主动邀请西张庄小学的一位老师前去任教,但最终被这位老师婉拒了。“那位老师对我说,那个学校不缺老师,但我走了,西张庄小学的孩子就缺老师了。”听完老师的话,当时马立翠非常感动。
受益于国家政策的倾斜和师生共同努力,越来越多的老师愿意留下来了。西张庄小学的师资状况也有了喜人的改变。马立翠介绍,学校现在不会再因为师资紧缺而去找代课教师了,在编教师队伍也保持了稳定。不仅如此,去年学校还引进了4位年轻教师,目前所有教师年龄都在40岁以下。
又一个教师节来临,马立翠也对西张庄小学的老师们提出了新期待。她希望老师们能发自内心地喜爱学生,不仅奉献感情,也要努力提升自己。
“农村的孩子,见识外面世界的机会很少,想让他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老师就要不断的学习和拓展自己。”马立翠告诉记者,自己还有一个朴素的心愿,就是尽一切可能缩小西张庄小学和城里一流学校的差距,让村里娃也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
本期编辑 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