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艺术家与人工智能的合作路径研究「人工智能在美术领域的运用」

时间:2022-12-27 12:45:15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大家好,艺术家与人工智能的合作路径研究「人工智能在美术领域的运用」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计算已经把这个世界重新定义了,它根据你的行为数据,根据这个世界的运动已经在重新定义这个世界。”由昊美术馆和服务器艺术联合发起的“脱域:从数字原生到元宇宙”数字艺术高峰论坛上,学者段伟文就“人工智能与认知可计算主义”这个论题发言时说到。在他看来,“人工智能也好,计算主义也好,它其实已经把所有的东西虚构成了一个数字化的洪流,而这个洪流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逻辑。”


“脱域:从数字原生到元宇宙”数字艺术高峰论坛现场


学者梅剑华认为计算社会科学非常主流,它能让我们看到世界上的规律并把握它,但他并不认为世界被算法所支配了。


【中国】李洋 画梦30年手稿(局部) 纸本及布面铅笔、墨水、水彩、水粉、丙烯、油彩、木刻版画及iPad绘画 多种尺寸 1990-2021年图片来源艺术家


【中国】李洋 做梦绘画增长 数字绘画 尺寸可变2019年 图片来源艺术家


【意大利】朱塞佩·洛·夏沃 机器人 2021 场景一


【意大利】朱塞佩·洛·夏沃 机器人 2021 场景二


【意大利】朱塞佩·洛·夏沃 机器人 2021 场景三


无论我们是否被算法所支配,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意识到算法对人类的根本性作用。对艺术家而言,算法也成为他们创作的重要途径和技术。昊美术馆的“脱域:从数字原生到元宇宙”展中,李洋的巨幅加密作品《画梦30年——梦网游》,初期用iPad进行创作,后期融入AI和区块链技术生成虚拟壁画,并植入梦境算法让画面人物、场景流动交互。朱塞佩·洛·夏沃创作的NFT 数字艺术《机器人》,结合古希腊文化、机器人技术和NFT艺术元素创作而成,这段58秒录像耗费两个多月制作,使用了200多台云端电脑的外部计算能力,以4K分辨率制作了2000多帧画面。


【中国】REVA 多巴胺(片段) 加密数字艺术 影像,45'' 2021年 图片来源艺术家


【英国】凯林·布瑞克 雨后 互动装置 屏幕、摄像头、电脑、USB数据线 2021年 图片来源艺术家


REVA的《多巴胺》以艺术家自身的想象和感受为基准,用分形函数去构造她所认为的多巴胺给予的感受。凯林·布瑞克的《雨后》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创建了一个人工想象的雨林,制造出穿越森林的感觉。正是这种对算法的运用,艺术家缪晓春才感慨道:“在当下这个时代,我们用算法来创作艺术品时,是不是有一种类似于算法形式主义概念的存在?”

对观众来说,面对这些由人工智能参与创作的数字艺术作品时,通常会忽略其中人的因素,由于很多作品是由大量的数据集合而成,很容易让人将其简单地当作数据或视频来看待。面对这样的困惑,科学家或许有着不同的答案。


【瑞典】安德烈亚斯·万纳施泰特 干净石板 3D动画 21"2021年 图片来源艺术家


【澳大利亚】大卫·麦克劳德 混沌组合 影像 34"2021年 图片来源收藏家


致力于计算机研究的科学家王彧弋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这些作品之所以是艺术品,是因为它们所蕴含的创造力。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大数据,它可以借助云计算技术,模仿、学习人类的艺术创作过程。事实上,我们人类也会模仿学习以前的艺术家,然后再创造。所以有人说人工智能艺术的核心是计算机的“创造力”的培养,“在我看来,人工智能创作艺术和人类创作艺术,本质上区别并不大。有时候我们会把人和机器分开进行讨论,但有时候,人与人之间所创造的东西都不一样,机器与机器之间创作的东西也不同,那么人与机器的不同,与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是一样的。”

但是,人工智能并不是万能的,起码“在哲学这里,认为意识是不可计算的,情感是不可计算的,道德是不可计算的。”梅剑华说到。艺术理论家藏策认为“人工智能实际是以计算的功能来替代其他的功能,比如情感等等……所以它相对于人类的意识来讲,是不完备的,但是它又极大地发挥了意识的计算功能,有超越人类意识的地方。”所以“人类不能没有人类智能,但我们也不能只有人类智能。”


【美国】Larva Labs CryptoPunks 图像、24x24px2017年


由此看来,情感似乎是人工智能的短板,但梅剑华还提到,当前我们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和理解有两条路径。“一条是人工智能,机器人要像人一样能够推理,能够有情感;另外一条,可能像上帝一样,不太在意到底具不具备有人的智能和意识,它只要能做这些事就好。而算法是这两条路径都离不开的核心要素。”所以,艺术家费俊才可能通过《情绪几何》对人的情绪、情感做一种计算式的艺术表达,以此来探讨一种人机“共情”的可能。

关于艺术家与人工智能的未来,华中科技大学设计学系教授、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蔡新元曾提到,人工智能技术极大地提升了艺术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丰富了艺术的形式与创作工具,极大地提高了艺术创作的效率,也开拓出了人机合作进行艺术创作的新路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艺术最终将走向人机交融的合成时代;未来,技术会更加自然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且难以界定,异源嵌合体、生化电子人、人机合体生物等将把人类变成‘超级艺术家’。”“人人都是艺术家”或将成为可能。

今年5月,批评家、策展人顾振清在其微博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向虚而生》,他在文章中提出,人类的文明正在从物理的现实世界向线上交互的虚拟世界搬迁,这样的迁移可能导致人类最优秀的艺术、科学发明正在用某种数字化的方式获得一种数字永生的可能。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人工智能在其中的作用将会愈来愈重要。作为工具,艺术家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合作才刚刚开始。



对 话

梅剑华:我们终将要走向虚拟与现实融合的世界


山西大学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认知科学》期刊主编 梅剑华


《中国美术报》:您是如何理解当下的NFT艺术、数字艺术等作品?

梅剑华:现在很多人对NFT艺术抱以怀疑态度,质疑这些艺术到底有没有艺术价值。在当下我们所处的时代,这个问题暂时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但你依然要继续探究下去,如果不这样做,那NFT艺术肯定就没有价值,只有一直探究下去,才有可能走出一条路。

之前有朋友问我,现在哲学的新动向是什么?我说那可能是技术哲学,后来我又补充了一下,并不是科学技术哲学里所理解的狭义的技术哲学,而是技术开启了新的哲学思考,其实就是关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所发生的变化。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技术文明,每一个文明的产生都会带来新的问题,这时哲学就会介入并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艺术更像哲学。它是以这种方式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NFT艺术能否称之为艺术?实际上,这不是给艺术家提出的问题,而是给哲学家的。

NFT艺术的独特性到底在什么地方?在我看来,NFT艺术是平权运动与新技术结合后的一种反馈,也就是你本身的独特性就是艺术。例如我在网上注册了Facebook,这一事件与周围发生关系,就形成了一个艺术作品,尽管我的Facebook账号上可能什么内容也没有。

在我看来,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就是能够发现它与时代呼应的地方。NFT艺术虽然出现的时间尚短,但我们依然能够从中找到逻辑线索。首先它是平权运动的结果,体现了博伊斯“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念;其次,与传统艺术的媒介不同,NFT艺术的媒介甚至只剩下一个独特性。

NFT艺术给我带来的最大困惑就是我只看到NFT艺术,没有看到NFT艺术家,尤其是一直进行NFT艺术探索的艺术家,这也可能与它出现的时间尚短有关。

数字技术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集成,在此基础上开拓新的可能性,我觉得还是蛮好的。当代艺术的革新,会对伦理、法律、哲学提出更多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本身就很具有先锋性。即使最终艺术史书写这段历史时并没有留下一件艺术作品,但艺术观念肯定是留下了,而且还很先锋。


《中国美术报》:有人说现在我们在虚拟世界的时间要比在物理世界的时间还多。面对“元宇宙”这样可能的未来,您是如何思考哲学中最基本的一个命题:我们要去哪里?

梅剑华: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我们现在正在创造一个更大的虚拟世界,如果真要去哪儿,我们终将要走向那个虚拟与现实融合的世界。但面对这个新世界,每个人的选择又会千差万别,所以我又很难回答“我们要去哪儿”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最终会被瓦解成每个“我”去哪儿的问题。NFT艺术是个体的艺术,没有谁能够代替“我”做决定,“我”也不能代表别人去做这种终极思考,但是我们可以猜想未来人的状态,比如说人工智能会超越我们吗?


《中国美术报》:所以您设想中的人类与宇宙智慧、人工智能最理想的关系或相处模式是怎样的?

梅剑华:最容易共存的形态就是机器智能、机器人和人类共存, 这个共存实际上就是一种脑机融合、人机结合,就是我们要变成更具有智能的新人类,而不是有一个新的物种叫机器人。我对这点有一种执念,我认为机器还是要跟人发生关系,或者说人类是机器的开关,也是它的终结者。这里面不排除有一些现象,比如机器有可能在局部领域超过我们,但在整体上仍然是人类优先,人工智能作为人类的辅助不断地改造我们,毕竟我们不可能创造一个不受控制的人机共存的世界。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