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董源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派
大家好,古建石雕图片「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石雕:石雕有两种,一种是圆雕,一种是浮雕。宋代李诫《营造法式》中介绍的四种石雕手法,剔地起突、压地隐起、减地平钑、素平阴刻。
●剔地起突:亦称“剔空雕”,也就是现代石雕所说的“高浮雕”或“突雕”。浮雕凸起面超过200mm以上,去地。这是石雕构件表面突起较高、层次较多、起伏较大的一种雕刻技法。高浮雕由于起位较高、较厚,形体压缩程度较小,因此其空间构造和塑造特征更接近于圆雕,甚至部分局部处理完全采用圆雕的处理方式。由于高浮雕高高突于石面,清晰明朗,很富有立体感,因此所雕刻的各种动植物形象也就生动传神,具有较强艺术感染力。
●压地隐起:即浅浮雕,浮雕主体突起甚少,浮雕去地,凸起面60~200mm,各部位的高点不超出石面以上。有边框的雕饰面高点不超过边框的高度, 饰面可以是平面,亦可是多种形状。有的所雕的图案也凸起于石面,但起伏的高度不如高浮雕,其凹下去的“地”大体是在一个平面上。
●减地平钑[sà]:双称“平浮雕”,减地,就是将浮刻花纹以外的“地”凿去薄薄的一层,“平钑”就是铲平。浮雕凸起面不超过60mm。有的这种雕刻技法所雕刻的凸起的图案和雕刻面所在的凹下去的“地”都是平的,所以也被成为“平雕”。
●素平线刻:现在所说的平面阴线刻,不去地,刻线深度不超过0.3mm。这种雕刻技法风格俊秀细腻,线条流畅圆和,既可用于雕刻写实的花纹图饰,也可用于雕刻写意的花纹图饰,多用于石质较好的石材上。这种雕刻技法雕刻出的图案花纹主要用于主题雕刻以外的“空地”上,位于次要位置,增加了整个雕刻的层次感,主要起衬托纹饰的作用。
●不减地浮雕:即以粗深的阴线勾勒出纹样的轮廓,并将线槽两边缘打磨的圆润光滑,这样纹饰就会在光与影的反射下形成了一种凸起的错觉,但实际并没有真正剔地去料。将其命名为“不减地浮雕”就是针对减地(或剔地)浮雕而言的。
●台明:中国古建筑都是建在台基之上的,台基露出地面部分称为台明。从形式上分为普通平台式和须弥座两大类。
小式建筑的台明高为柱高的1/5或柱径的2倍。大式建筑的台明高为柱加斗栱高(台明上皮至桃尖梁下皮)的1/4。
台明由檐柱中向外延出的部分为台明出沿,对应屋顶的上出檐,又称为“下出”。下出尺寸,小式做法定为上出檐的4/5或檐柱径的2倍,大式台明出沿为上出檐的3/4。
有些大式建筑的台明前边还增加一个比台明低一阶沿的“月台”。月台本来为“乐台”,属于建筑台基的一部分,是举行宗教祭祀活动场所。大型建筑的台明还附有台阶、栏干等台基构件。
●露台•乐台•月台:殿基阶台前的平台称为露台,也叫乐台或月台,为了祀奉和朝拜或礼乐演出需要而设。露台比殿基阶台低五寸(约15厘米)即一踏步的高度。宽度约为殿基宽度的三分之二。露台为四方形,围以栏杆,上铺的石板叫地坪石。在台的前、左、右三边均设有阶沿(台阶踏步)。
●素平台基:台基面砖为磨砖对缝砌筑,属于干摆砖台基。例如山西平顺天台庵台基。
●压阑石砖砌台基:用砖砌基墙,以压阑石(阶条石)压顶。例如五台南禅寺、佛光寺、芮城广仁王庙大殿。
●隔身版柱式台基:在台基压阑石与土衬石之间的台腰部位,用短柱分隔成许多格子的台基。短柱称“隔身柱”,凹下的格子板称“陡版”。例如济南柳埠神通寺。
●组合式台基:由多种形式台基组成多层台基,用于重要建筑。例如北京故宫太和殿三层台基就属于组合式台基。
●断砌造台基:大门为通马车而将中间一间的台基不修,使正中间的室内地平和室外地平标高一样的一种台基。
●叠涩座台基:即须弥座式台基,除了建筑台基外,还多用于佛台。由多层半圆(混棱)或方形线角(直棱)组成,并在上、下叠涩,中间形成平面,这段平面称束腰。在束腰部位设隔身柱形成隔身版,在隔身版中雕壶门,并在混棱上刻莲瓣,直棱上线刻卷草唐纹图案。
●须弥座:由佛座演变而来,指上下皆有枋、枭(弧形凸面)、混(弧形凹面)、束腰的台基,形体与装饰比较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筑。
●枭:剖面呈凸面曲线状的石或砖。
●混:剖面呈凹面曲线状的石或砖。
●束腰:须弥座上枭与下枭间退进的直立部分。
●金刚柱:把须弥座的束腰转角处的角柱雕刻成基本圆柱,附以力士神、如意,或分上中下三段式的玛瑙柱形。
●圭脚:清式须弥座的最下层部分,整个须弥座高度分51等份,圭脚高度为10等份。
●椀花结带:须弥座束腰处雕刻的由交错缠绕的花草加上两端的飘带组成的纹样。
●踏跺:即台阶,也叫踏步,一般用砖或石条砌造,置于台基与室外地面之间,宋称“踏道”。它不仅有台阶的功能,而且有助于处理从人工建筑到自然环境之间的过渡。传统建筑中的踏跺形式还有垂带踏跺、如意踏跺、御路踏跺等,根据建筑的大小制式不同而定。高宽比一般为1:2,特殊情况下可1:1。
●砚窩石:相当于台基下的土衬石,踏跺台阶之最下一级,埋在台阶底下基础石,较地面略高一至二寸,与台基的土土衬石齐平,用以抵抗台阶推力。
●土衬石:置于台基陡板部分之下或须弥座圭角之下,围台明外沿一圈所卧砌之石条,与地面基本相平之石。
●平头土衬石:垂带象眼之下,在台阶砚窩石与台基土衬石之间之石。
●陡版石:台明阶条石以下,土衬石以上,左右角柱之间直立的石件。实为拦土墙外层镶嵌的围护石板。
●压阑石•阶条石:台阶最上一层平面为四周一围的条石,清代称阶条石,宋式称压阑石。宋代在压栏石以下,角石以内,一般砌砖,清代有时镶石板,称陡板石。
●垂带石、垂带踏跺:垂带是在踏跺两侧由台基至地面斜置的条石,在踏跺两旁并隨踏跺的方向倾斜而下,其宽厚尺寸同阶条石,与明间两侧檐柱中线对齐。有垂带的台阶称为垂带踏跺,这种台阶须在下面放置一个称为“砚窝石”的较长的条石,以承托垂带,砚窝石上表面较地面略高或与地面齐平。
●如意踏步•如意踏跺:有的台阶不做垂带,踏步条石沿左、中、右三个方向布置,人可沿三个方向上下,这种台阶称为如意踏跺,一般用于住宅或园林。
如意踏步形式自由,有的将踏面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或用天然石堆砌成规则形状。
●象眼•三角石:位于台阶两侧的三角形部分,吴称“三角石”。宋、元时砌成逐层内凹的形式,明代以后则用平砌。
●砷(shēn)石:于石栏结束处,阻止栏杆不使下滑。另为优美形象,作为栏杆尽端处理,多刻花纹。
●门枕石:门枕石俗称门礅、门座、门台、镇门石等,是门槛内外两侧安装及稳固门扉转轴的一个功能构件,因其雕成枕头形或箱子形,所以叫门枕石。门枕石一般都是长条形的,一头在门外,一头在门内,门内部分是承托构件,门外部分是平衡构件。中间一道凹槽供安置门的下槛,门内部分上面有一凹穴叫海窝,供门轴转动之用。门轴的上端由联楹木固定,下端落在海空内。它不仅能承受和平衡门扉的重量,还可强固门框。故其门内部分是承托构件,门外部分是平衡构件,一般做成抱鼓石样式。
●抱鼓石:又称石鼓、门鼓、圆鼓子、石镙鼓、石镜等,一般是指位于宅门入口、形似圆鼓的两块人工雕琢的石制构件,因为它有一个犹如抱鼓的形态承托于石座之上,故此得名。抱鼓石发展了宅门的功能构件门枕石,其等级是由门的等级决定的。
一种是以徽派祠堂宅门抱鼓石为代表的样式,称之为“螺蚌抱鼓石”,因抱鼓石有向外突兀的起势,很像一只螺或蜗牛,抱鼓石就像是其所背负的厚重外壳。另一种是以北京四合院宅门为代表的样式,称为“如意抱鼓石”,中间为由两个横放的仿锥鼓与下部的方形锦巾组合的如意形而得名。抱鼓石鼓顶的“狮子”是龙生九子之一的椒图。据《营造法式》:将圆鼓上部雕成狮形者,叫拉狮砷或挨狮砷。
●滾墩石:独立柱垂花门的柱础,两端做抱鼓,中间凿一栽立柱用的上下贯通的透明椎眼。状如两个连在一起的圆型门鼔石,起稳固垂花门木柱,并有装饰作用。
●坐槛:同坐阑,园林建筑中的石栏杆,形体低而宽,沿桥侧或月台边布置,可兼作坐凳。
●阑杆•勾阑:即栏杆,由望柱、寻杖、阑版、盆唇和地栿等构成。纵木为阑,横木为干,为楯,唐时合称“阑楯”,宋代称“勾阑”。一层阑版为“单勾阑”,二层为“重台勾阑”。勾阑以构造不同可分为望柱型、寻杖型、直棂型、棂型、实板型、靠背型等。以使用位置可分为台基栏干、柱间栏杆、平座栏杆、扶梯栏杆等。
●望柱型勾阑:勾阑的终端以望柱界定。
●线脚:在加工石料的边线部位做出各种形状的脚,称为线脚。其中,圆形带弧的称为圆角线,方形的称为方脚线。线脚的作用有二:一是起到装饰作用,使构件更加美观;二是提高构件外形的柔和度,使构件的口角不易破坏。常见的石料线脚为捏角线,用于栏杆扶手上口及栏杆的四角。
●阶台:北方建筑台基或台明吴式称阶台,由土衬石、侧塘石(外墙石材)、锁口石等组成。
●阶沿:即台阶,或踏步,一般对照正间(当心间)宽度开设阶沿。阶沿两边各置一块三角石名为“菱角石”,北方叫“象眼”。菱角石宽同踏步。阶沿每级高4.5-5寸,(12-14厘米)宽为高的2倍。
●包头:在阶台转角处,石构件之间的连接不宜采用似类木结构的45度割角做法。大都采用包头做法,即拐角处横向和垂直两块交角的石条分上下各部分直角相互交叉衔接。
●柱础、柱顶石、鼓磴:木柱下垫的石块、或方或圆,造型多样,或素方,或精雕。雕刻柱础以莲花和覆盆状最为常见。主要作用是承载上部的荷载,防止地面湿气对木柱的侵蚀。
●磉石:承柱础鼓磴之方石,是鼓磴下面的基础石。
●分心石:较大型礼仪建筑其中央开间的正中,由阶条石至槛垫石之间还会纵向放置一块条石,称为分心石。
●槛垫石:垫在门槛下边的条石,与门槛平行,上皮与地面或台基表面齐平,垫于门槛下石块,施置的方向与建筑面阔方向一致。
●过门石:由门槛下穿过之石。
●角柱石:角柱石是台基四个转角处的长方体石柱。清代时因为台基变矮,所以角柱直接放置在阶条石下面而不用角石。除了台基处设置角柱石以外,墙体转角处或建筑墀头部位均可设置角柱石。
●角石、角兽:角石是宋式台基中所用的构件,它位于角柱石之上,压阑石之下,比角柱石大,略呈正方形。角石上常雕刻有龙、凤、狮子等形象,称作“角兽”。元代以后渐少,至清代时的台基上就没有了这种构件。
●埋头:又称台明的角柱石。位于台明转角处阶条石之下的石件。
●腰线石:墙体裙肩最上一层,以石代砖,多用于山墙圧砖板之间。
●挑檐石:山墙墀头梢子部位,以石代砖,橫着伸出檐外之石。
●石墙帽:墙顶部用石制成的带拔檐的墙帽。
●砷石、门枕石、抱鼓石:立于大门外两侧的石件,依其形状分为方形和圆型两种。上如鼓形,下有基座,用于门第时,置于将军门旁,其后座安装门槛处,即安装大门的门臼。砷石置于石牌坊时,有纹头砷、挨狮砷两种。
●幞头鼔:带有雕刻的方型门鼔石。
●挨狮砷:砷石雕刻有狮形,其背连于砷石,该砷石称挨狮砷。有的砷石并未雕狮形,只是外形与挨狮相似,亦名为挨狮砷,大多用于石牌坊夹柱或旗杆的夹杆石之处。
●寻杖:在栏杆中的长条形扶手。宋以前多为通长,仅栏杆转角处及末端结束处立望柱,后被望柱分为若干段,位于望柱之间。
●栏板:宋时写作“阑版”,在栏杆中位于望柱之间,起装饰作用的面板,多有雕刻。有“寻杖栏板”和“罗汉栏板”。一层阑版为“单勾阑”,二层为“重台勾阑”。
●望柱:在栏杆中位于阑版尽端,起分隔作用的高立柱,分柱头、柱身两部分。对于同一建筑,官式建筑只采用一种样式,地方风格可采用多种样式。柱身一般做两层池子,柱子总数应为双数。柱头的式样很多,因雕刻不同,有石榴柱头、莲花柱头、二十四节气柱头(柱头有二十四道纹路,如曲形火焰状)、素方柱头,盘龙柱头、蹲狮柱头等。
●罗汉栏板:不掏空栏板,只用栏板而不用望柱,比栏板栏杆更为简洁、素雅,栏板的两头以抱鼓石结束。
●牙子石:大式甬路两侧砌筑的条形石件。
●沟门:院墙的排水孔。
●沟露:用石制作的地面排水孔。
●带水槽沟盖:排水沟的石盖,表面带利于排水的凹形排水槽。
●石沟嘴子:城台上部的排水构件。
●辇道•御路:坡度较平缓的一种慢道,用以行车,常与踏跺组合在一起。后主要起装饰作用,在其上雕刻云龙水浪寿山福海等图案。
●陛、陛石:陛指特别高的台阶;铺设在台阶中央或御路中雕刻有龙凤图案的石块叫做陛石。
●丹墀、丹陛:古代宫殿不是平地起殿,都需坐落在台基上,台基上的台阶称“陛”,台阶和台阶之间的缓冲平地称“墀(chí)”。古时宫殿的台阶多涂红装饰,所以称为“丹墀”和“丹陛”。由丹墀和丹陛组成的台阶长坡道又称“龙尾道”。
●龙尾道:当坡度较长时,可将坡道做成平(丹墀)、坡(丹陛)相间的的折线形登高坡道形式,而这种长长的逐步上升的坡道,形如微起伏的龙尾,故称龙尾道。龙尾道多用于高大建筑之前。南北朝到五代时称龙尾道,例如大明含元殿前的龙尾道,宋以后称“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