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书画鉴定专家
大家好,中国古典文学诗经「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章诗经」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3节 《诗经》的艺术特色
一、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1.内容上: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和直率的表达感情。——写实风格,现实主义写作
2.表达上:无矫揉雕琢之气,而是浑朴自然,一片天籁。
3.风格上:浑朴纯真,自然真挚。
二、生动形象的赋比兴手法“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者也。比者,以彼身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诗集传》
1.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艺术的基本特点。
2.中国古代文学具有以抒情为主的基本美学特征。
3.如何使主观情志与特定的想象、理解融合而为客观化的艺术形象是一个非常主要的问题。
4.提炼赋比兴的艺术规律和美学原则,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
(一)赋
1.主要指直接写景抒情,铺写诗歌内容,而未借助比兴等手段,其特点是“直(言)”,“敷陈”就是淋漓尽致的表现。
2.《诗经》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手法。以每个诗章的立意构思为基础,用描写、记叙和议论为手段,从而造成意境和表达情思的一种方法。
3.多见于大雅和颂诗中。
例如:《东山》《七月》《静女》《芣苡》《十亩之间》《无衣》;《小雅·无羊》“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糇。”
(二)比
·比,就是譬喻,就是形象的比喻、比拟。
1.比方具体事物。①比人:《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②比物。③比事。
2.比方抽象事物:形容心情、思想、情绪;寄寓爱增感情。
3.正比、反比。
4.明喻、暗喻。
(三)兴
1.兴的界说
⑴以比的成分划定兴的界说→郑玄、何晏(论语集解:兴,引譬连类)
⑵从物我关系上阐明兴的界说、性质、特点
⑶从艺术效果方面阐明→钟嵘:“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
2.《诗经》中兴的运用和作用
①调节韵律,唤起情感。《魏风·伐檀》《召南·草虫》
②烘托渲染,突出中心。《周南·关雎》《邶风·谷风》《周南·桃夭》
③比附象征,暗示主旨。《周南·关雎》《周南·桃夭》
④情境交融,物我相谐。《秦风·蒹葭》a.起兴运用,营造氛围,情景交融;b.复沓手法,整齐中有变化美,且强化抒情;c.虚实相生。
⑤有反兴手法。《小雅·苕之华》
三、和谐优美的语言艺术魅力(一)词汇丰富,表现力强
1.动词、形容词等实词数量非常之多,且极为细致精当
如:表示手的不同动作的动词就有不下50个:采、掇、捋、按、握、拾、折、抽、授、挹、携、拔、拊、捣、提。
2.善用重言叠字状物拟声,以加强语言的形象感
如:“关关雎鸠”“依依”“雝雝鸣雁”“肃肃鸨鸣”“喓喓草虫”“灼灼”“杲杲”
3.双声叠韵联名词
如:窈窕淑女,参差荇菜,辗转反侧
4.虚词的巧妙运用
①抒情调韵:“悠哉悠哉”。②音节节奏:“薄言采之”。③强化抒情:“反是不思,亦已焉哉”。④调韵氛围:“十亩之间也”。
(二)四言句式:句型以四言为主,节奏为每句二拍
四言诗属于新兴诗体,从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历程看,这种诗体是古代诗歌的第一种比较成熟的诗体,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语言发展状况是基本适应的,不失为当时的一种生动活泼和富于表现力的形式。
(三)联章复沓,回环往复
诗皆入乐,复沓的章法正是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的最佳形式。一唱三叹、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相承关系,平行关系)
(四)声韵和谐,节奏鲜明:定下中国古典诗歌用韵方式
顾炎武《日知录》:①“首句次句连用韵,隔第三句而于第四句用韵者”,如《关雎》首章。②“一起即隔句用韵者”,如《周南·卷首》:“采采卷首,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③“自首至末句句用韵者”,如《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隔句押偶句韵;句句入韵;诗中换韵;随韵;交韵;抱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