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浅析朱光潜谈美对美学的意义「如何评价朱光潜的谈美」

时间:2023-01-01 08:45:07 来源:简慢人生

大家好,浅析朱光潜谈美对美学的意义「如何评价朱光潜的谈美」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时候,家里的小菜上,妈妈总喜欢加些点缀:或者是在碧绿的蔬菜上,加几片胡萝卜;或者是在西红柿炒蛋上撒几颗葱花。

我讨厌吃胡萝卜和小葱,吃之前,总要费劲地把它们一一拨开。有一次,我问妈妈,为什么要加这些无用的东西,妈妈说,这样才好看呀,“难道你不觉得美吗?”

美倒是美,就是麻烦。我一直腹诽妈妈:“搞这些没用的东西干嘛,还不如多做一个菜有用呢。”

如今,回想起往日,滋味全不记得了,只记住了小菜上的胡萝卜和葱花之美。人到中年,吃饱穿暖,也开始讲究这些无用的东西了。这时候才意识到,美——只有在无欲望中才能产生。

中国的美学大师有两位被称为“美学双峰”,一位是宗白华,一位是朱光潜。宗白华留学德国,精通西方美学,却对东方美学造诣深厚。朱光潜则中国功底扎实,对西方美学兴趣盎然。两人可谓中西合璧,对于美学爱好者是不可缺少的领路人。

宗白华的《美学散步》更偏重对中国美学艺术的感悟,朱光潜的《谈美》则更侧重与读者的交流谈心。

对于初涉美学的读者,先读朱光潜的《谈美》,无疑能更快地入门。或者你只是想了解“什么是美”,从《谈美》开始,也是不错的选择。



一、什么才是美呢?

我们看到一片秀丽的山水,会感叹:“好美!”

我们看到一副油画《蒙娜丽莎》,会感动:“好美!”

我们看到一个青春艳丽的少女,血脉蓬勃,会激动地称赞:“好美!”

我们看到一道精心烹制地佳肴,味蕾全开,会迫不及待地夸奖:“好美!”

这种种的美,是一样的吗?

英国学者罗斯金曾很坦白地说:“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一座希腊女神雕像,有一位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而我们也常常称赞一位姑娘,身材漂亮得就像一座雕像。那么是活生生的姑娘美,还是希腊女神雕像美?

朱光潜说,端看你在欣赏姑娘和女神雕像时所用到的感官了。如果姑娘让你想去恋爱,或秀色可餐,那么希腊女神雕像更美。因为,真正的美,是脱离了现实欲望的单独存在。

因此,山水是美,油画是美,少女和佳肴则是你的欲望,是快感。

在《谈美》中,朱光潜把抽象的“美”的定义,用简单的例子轻松讲解,“美”也就不再是阳春白雪,而是“飞入了寻常人家”。

所谓“真善美”都是人自己定下的价值,不是事物所本来就有的特质。“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

善,解决人的生存问题;真,解决人的发展问题;美,解决人的精神问题。

现代社会,物质极大丰富,吃饱穿暖已不成问题,科技的发展也是月新日益,然而精神方面出问题的人却越来越多。这是在美感上有了缺失。

人为了生存而做的活动,叫有所为,比如打工赚钱,写文卖钱,制作跨年演讲吸引粉丝用知识赚钱,这些活动是有目的的,在这些为了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的奴隶,是不自由的,因此会对人的心灵产生压力,造成人在精神上的困乏。

而美,就是人类为自己找到的一片精神净土,在这个世界里,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可以什么都不做,也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比如静静地欣赏一片落叶的凋零,或者把它拍下来做成屏保,又或者把它收集起来堆成一座落叶山,再或者拿一片落叶做成书签。这些活动,是无所为而为,也是对生活毫无价值的行为,也只有在这样的活动中,美才体现出它最有价值的一面。

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二、美从何而来?

有人会问:落叶为什么是美的,我怎么没有发现呢?

闲置院落里的落叶,远方的游客看着很美,想要把它拍入画中;在住家看来或需要不停清扫,或可堆肥种花养草,但那就是实用主义,和美不沾边了。

那么,你离落叶有多远呢?有句话叫:住惯的地方没有风景。美,需要距离,只有脱离了自己的实际生活,没有利益之争,你才能发现美,感受美。

所以高晓松的“诗与远方”皆是美的,是人们向往的未来。做一行,怨一行,则是因为人们常常是不满意自己的境遇,而羡慕别人的境遇。所谓“家花不如野花香”,说的就是距离太近产生不了美。

距离产生美,我们耳熟能详,但这个距离究竟多远合适呢?太近、太贴近生活,固然不好;那么太远呢,又容易无法让人欣赏和了解。

有很多人欣赏不了西方的文学作品,或者认为古代文学已经脱离实际不值得一读,就是因为距离太远,人们对不了解的东西,往往也是不欣赏的。

让一个欢快的年轻人,去欣赏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必然是无果的。只有久经风霜的中年人才能体会“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苍凉之美,再读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不禁潸然泪下。

借景生情,由己思景,内心的悲凉转移到了眼中的风光,这就是移情作用,把自己的感情投入到眼中的事物中,再从眼中的事物中吸收其中的意蕴深浅,达到物我一体、天人合一之境。

因此,美既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

回到开头的落叶,一片落叶不是美,当你开始欣赏它,它就有了美,落叶之美是欣赏之人赋予它的。

美的欣赏,就是把自然加以艺术化,朱光潜说这种美的欣赏,就像“柏拉图式的恋爱”——欣赏却不占有。

换句话说,你欣赏的是落叶的灵魂,而不是落叶的躯壳。归根结底,美来自人们的内心,是脱离了现实生活的无用之活动创造出来的;但它可以丰富人们的灵魂,所以有趣之人,常玩无用之事,艺术之欣赏便是给了人们在生存的压力下,小憩片刻的自由自在。

学会了欣赏美,也就学会了创造美的艺术。



三、如何创造美?

然而世间处处有落叶,能欣赏落叶的人却很少。想要创造落叶之美,就要运用你的想象力来创造。

李白有诗云: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落叶被拟人化,比喻朋友的相聚和别离。

唐代孔绍安则云: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不愿离家的人,被托物成落叶,随命运飘零,尽管不愿,却万般无奈的宿命。

诗人们把自己的情感也代入了诗词,此情此景,触人心弦。

而普通人往往创造不了美,创造不了艺术,因为“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加入了想象和情感,文学便不再是几张破纸,音乐便不再是几段长短音律,绘画便不再是几根浓淡不一的线条和色块,雕塑也不再是一堆形状不一的工业材料。

经常出门旅行的人知道,在千奇百怪的山峰前,需要我们用想象把山峰和山名一一配对,笔架山、猴子观海、犀牛峰等等,如果没有想象,山就是山,峰就是峰,并没有什么区别。有了想象,有了各自的名字,山峰便活了起来,成为了有情趣的艺术之美。

学会欣赏美,其实就是创造自己的情趣生活。从大的方面讲,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可以具有艺术之美,端看我们自己怎么去创造。

如果你觉得你的人生有趣味,你就已经学会了如何欣赏美;那么想要创造美,你只需要把你的生活过的有趣味即可。

写一首诗词,听一场评弹,唱一段小曲,看一部电影,这也是生活的情趣。

窗台上插一只花,墙上挂一幅画,或者仅仅是选一个颜色好看的饭碗,这种种的趣味,如果你能感受到,这就是美的创造。



朱光潜说人生即是艺术,艺术也贯穿于人生。在人类的历史中,也只有艺术能够长存。

“许多轰轰烈烈的英雄和美人都过去了,许多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也都过去了,只有艺术作品真正是不朽的。”

一百年前国破家亡,朱光潜们在生死存亡之际,仍坚持追求美,著书立传,敦促后世子孙。因为他们认为只有“怡情养性”,才能洗刷人心;只有这世上的人懂得不带功利地欣赏美,才能创造出清明平和的盛世嘉年。

“社会上多一个讲政治经济的人,便是多一个借党忙官的人,这种人愈多,社会愈趋于腐浊。”

因此理想,鲁迅放下了手术刀拿起了笔,朱光潜则写下《谈美》开始他的美学启蒙课。

一百年后盛世繁华,“谈钱”之风压过“谈美”,“美”成为可以用金钱衡量的商品。喜爱金钱的人,可以赤裸裸地宣传他是功利小人;而喜爱艺术的人,却不得不顶着“有钱不挣神经病”的污名,偷偷地玩艺术。

如果我们相信美是无所为而为的产物,那么在功利社会中,我们还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吗?

借用朱光潜在《谈美》中的一段话,结束本文。我相信,美一直潜伏在人心,从未离去,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发现它!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那和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