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粤剧传承人「粤剧山乡风云之访贫问苦」

时间:2023-01-01 14:37:12 来源:光明网

大家好,粤剧传承人「粤剧山乡风云之访贫问苦」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老师正在给罗伟铭化大妆,他将在粤剧艺术博物馆的戏台上扮演张飞。

表演开场前,小演员在后台练习转手帕。

放学后,同学们到粤剧艺术博物馆学习粤剧。

登台表演前,化好妆的小“张飞”摆弄着钢铁侠玩具缓解紧张情绪。

罗伟铭扮演张飞,和扮演马超的同伴一起,演了一出《夜战马超》。

表演结束后,观众和参演粤剧的小演员一起合影留念。

位于永庆坊的西关培正小学与粤剧艺术博物馆仅有一墙之隔。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推广粤剧文化,让粤剧走进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的视野与生活,西关培正小学从一年级开始进行粤剧特长生招生,粤剧剧团“小红棉”的成员涵盖一至六年级学生。多年来,每一届学生都会在粤剧文化艺术的课堂上,接受粤剧传统文化熏陶。

近在咫尺的粤剧艺术博物馆,也为孩子们学习粤剧提供了平台,同学们放学后就到隔壁学粤剧,到周末还能上妆登台表演。通过与学校结成馆校协同合作的发展模式,不仅成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粤剧“传承人”,也让传统文化在新生代当中得到延续与发扬。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忧子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泽楷

永庆坊旁有一所小学,叫西关培正小学。永庆坊旁也有一座博物馆,叫粤剧艺术博物馆。12月11日周六上午,这所小学的数名同学在这座博物馆的戏台上,为一群小朋友奉献了一场演出。演出前后,他们穿着戏服穿行坊内,“张飞”“马超”等妆扮引起游人注意,纷纷要求合影。虽然同学们“学大戏”的时间不够十年,但行人夸赞、观众喝彩的背后,是学校、博物馆、老师、学生和家长长时间的努力和付出。这些努力和付出,让粤剧走进越来越多孩子、家长、市民的视野和生活,让校园有了更多传统文化的熏陶,也让孩子们的课后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学大戏之后,孩子变得更自信

这一天,在粤剧艺术博物馆的戏台上,西关培正小学四年级学生罗伟铭扮演张飞,和同伴扮演的马超一起,为一群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演了一出《夜战马超》。另一位西关培正小学四年级学生钟泳晴,则与其他两位同伴一起,演了一出《表花》。罗伟铭在一年级时开始接触粤剧。当初面试时,他被认为身体条件等方面,都有“学大戏”的天赋。现在四年级的罗伟铭,褪去前两年的稚气,开始系统地进行学习。

罗同学“学大戏”之后,其母亲林女士经常被身边朋友疑惑地问:为什么要让他学粤剧?许多朋友的孩子也在上许多兴趣班,但学粤剧的非常少。“其实让他来学粤剧,我们并没有很大的想法。只是看到他学了之后,人变得自信、坚强、开朗,话也比较多了,也敢和陌生人说话了。而且站姿,还有给人的感觉、气质都好很多。”

林女士说起此前罗伟铭的一次演出经历:上台之前一直在哭,但前一秒还在哭,一上台马上进入状态。只要有时间,林女士就会陪着儿子一起出外演出,成为儿子和其他孩子的“后勤人员”,也帮老师打打下手。次数多了之后,林女士也会帮着儿子穿戏服、戴头饰。

刚开始的时候,学基本功又苦又累,罗伟铭处于“对抗状态”。如今,他经常在家里尤其是洗澡的时候唱上两句。“双减”之后,罗同学投入到粤剧中的时间更多了。林女士说:“他是有一点点天赋,暂时不会去想长远发展,孩子自己能进入状态,自己喜欢就好,我们就支持。”

钟泳晴同学从一年级开始系统学习粤剧。据她的爸爸介绍,接触粤剧之后钟同学不仅形体发生变化,自信心也得到加强。“她从一开始就不抗拒,因为可以化妆,化得很好看,她就很喜欢。”

让学生爱上粤剧,这所小学有一套

在西关培正小学,还有许多同学像罗伟铭和钟泳晴一样,每周两节课学粤剧,唱大戏。早在2005年,西关培正小学就设立粤剧社团,邀请粤剧名家、老师来上课,并培养爱好粤剧的学生。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名单,大力推广粤剧的西关培正小学成功入选。该校还是广州市首批粤剧特色学校、首批高水平学生美育团队。2019年,该校被评为“广东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2020年,该校又被评为“广东省粤剧粤曲文化(荔湾)生态保护实验区特色学校”。

在西关培正小学,粤剧出现在校园中,出现在课堂上,也出现在学校的课程中。每年5月是该校的“粤剧文化节推广月”。同学们通过各种粤剧主题系列活动认识和接触粤剧,使得他们更加爱护、珍惜粤剧,让粤剧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推广粤剧文化,这个基地不遗余力

西关培正小学的同学们不仅在校园里接触粤剧,也会到与学校一墙之隔的粤剧艺术博物馆学习粤剧。粤剧艺术博物馆推进少儿粤剧传承的工作由位于博物馆中的少儿粤剧传承基地负责。少儿粤剧传承基地由荔湾区政府和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资助,委托粤剧艺术博物馆实施管理。据基地主任唐沛文介绍,基地招选学员后,实行全免费公益教学。该基地还探索出馆校协同合作发展模式,即在校内招收学员,借助学校场地资源,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进行教学,开设基本功(唱功、形体训练)和折子戏培训课程。目前,基地已有分部四个,学员500多人。

少儿粤剧传承基地还引入了大量优秀粤剧人才教学资源,比如邀请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丁凡和欧凯明,以及红派艺术传人郭凤女、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曾慧,还与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在基地进行全方位指导,锻炼和提高学员基本功。

为了进一步推广粤剧文化,少儿粤剧传承基地还会定期举办面向青少年的粤剧体验课堂,培养孩子们对粤剧的兴趣认知,从而促进粤剧文化的普及传承。12月11日,罗伟铭、钟泳晴和其他数名同学就是在粤剧艺术博物馆的剧场里,在粤剧体验课堂上,为又一批前来参观的同学们表演。

来源: 广州日报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