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春秋玉器的纹饰特点「西周玉器工痕迹图片」

时间:2023-01-02 10:53:06 来源:玉见沈华

大家好,春秋玉器的纹饰特点「西周玉器工痕迹图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五课、春秋时期玉器的纹饰特征

上一堂课我们介绍了一下春秋时期的琢磨玉器刀法特征,这一堂课我们接着介绍一下春秋时期的纹饰特点。

1、春秋早期的纹饰具有高度的图案化。

春秋早期的纹饰设计还是继承前朝的工艺特点,从西周玉器的勾云纹、蟠虺纹等样式延伸下来,到了春秋时期,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带有纯粹装饰意味的变形图案。

这样说是有依据的,例如这一时期玉器上面的勾云纹,其线条的盘曲度较西周时期变得更为复杂与抽象,很多人容易弄混,就是因为没有较为专业的实物和体验,仅凭图片和网络知识提升的一点素养,很难识别其中的区别。

这种纹饰设计也是由西周时期向战国两汉时期过渡的一种极端的形式,是春秋玉器制作的一个表现阶段,也是设计理念由简入繁,再由繁入简的重要中间阶段,担负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

2、春秋时期的写实人物、动物图案的消失。

在整个春秋时期,几乎看不见带有写实成分的造型设计理念出现,从某种角度理解,这个时期基本上实现了设计图案的抽象化进程,这一点很重要,它对于后来战国、两汉的造型纹饰设计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综合前面的课程内容介绍,在上面所讲的各种特征中,以玉器琢磨的用刀特征最难理解,因为这种用刀的形式很多人将其作为辨伪依据,所以造假者投其所好,而且以现代人的工艺和设备能力,这种刀法现在模仿起来很容易,但是不要忘记,由于工具的转速和方向不同,时代的背景不同,做出来的视觉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我们拿同样是琢磨工艺中的钩撤法来说明,西周的视觉效果与春秋早期的视觉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更何况两千年以后的仿品!所以说,鉴定中的识物感觉最重要,一定要去博物馆观看实物就是提升自己对实物的熟悉感,增强对真品的熟悉程度。

说完了春秋早期的纹饰特点,我们接着介绍春秋晚期的玉器纹饰特点。有这样几个重点:

1、春秋晚期的玉器纹饰,以虺纹、蟠虺纹为常见,成为这个阶段玉器纹饰的主流,其中如何区别与断代?有一个细节可以牢记,到了春秋晚期,玉器虺纹的组合形式与所在器物的排列密度各有不同,一般柱状雕件排列密度疏松于片状雕件,表现的形式几乎都是隐起式浮雕,具有很强烈的立体感觉。这一时期还有部分勾云纹、绦索纹、卧蚕纹等。

2、单阴线纹饰基本上是勾云纹,需要大家学会识别哪一种是勾云纹和其他纹饰的特点。

目前还没有在考古出土的实物中发现春秋时期用单阴线雕饰的蟠虺纹。换句话说,遇到这种纹饰的造型先打一个问号?不要盲目相信自己遇到“国宝”了,如果国家考古和研究部门都没有发现的纹饰和造型,突然被你遇到?这种概率不是真国宝,一般都是打了引号的“国宝”。

那什么是绦索纹呢?绦索纹实际上是阴阳线互为的一种视觉作用下的纹饰,经常出现在较为繁密的蟠虺纹中间,它的作用是补充而不是替代,有效地起到了缓冲图案排列中空间缺失的作用,需要大家多看实物提升认知,我们通过对出土器物的观察,发现在蟠虺纹密布的一个平面上,由斜向单阴线组成的绦索纹,与集束纹也不相同,由于它所处的位置很讲究,看多了,就知道这种纹饰的设计也是有其规律可循,不是随意加工的。

3、到了春秋晚期,玉器纹饰总的设计规律,就是繁缛,用纹饰布满玉器的整体,有些疏可走马,有些则密不透风。

宽松的设计空间多为柱状器,而片状器则非常紧密,在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有些玉牌、玉璜、虎形佩等饰物上,纹饰的布局排列都很满,几乎无立锥之地,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断代特征。

4、春秋晚期,玉器的制造仍然有一些素器出现,主要反映在部分礼器上,例如玉璋、玉璧、玉圭、玉璜等器物上。

同时大量出现的还有一种器型,我们现在在古玩店里,经常可以见到这一时期的玛瑙环,质地纯净,色白或透明,俗称“清水玛瑙”,此物应该属于组佩中的一个器物,大量制作的原因不明,跟和田玉材料稀少可能也有关系。

(特说明:建议读者可以点击今日头条同名专栏课程,此文为授课讲义,更详细的内容,请点击视频课程查看)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