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观潮的文本分析「观潮课文解析」

时间:2023-01-03 13:49:43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大家好,观潮的文本分析「观潮课文解析」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新甘肃

【文海观潮】

文学批评:价值判断和文本细读

杨光祖

文学批评一定是对作品的价值判断。它需要的是审美判断力。这个能力,一方面是天赋,对文学艺术的直觉,这个真是需要天赋,但也需要后天培养。这个培养,就是大量读书,读好书,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学养。梁实秋说:“在中外文学史上尚没有一个人能专靠了才气而成为批评家。大概批评家必须多少具备一点‘学者’的气质,对于文艺作品不仅要博览,而且要精研,对于文艺发展的历史必须有系统的探讨,对于有关文艺的学科必须有相当彻底的领悟。”

张江曾提出“强制阐释”,一时点起江湖烽火,绵延数年。中国文学批评确有对西方文论的生搬硬套,但如果由此得出结论,就是我们不需要西方文论了,也是走极端了。鲁迅说“拿来主义”,后全球化的今天,要建立自己的文论话语权,还是不能走闭关主义的。

当然,文学批评,必须结合本国的创作实际,那种理论过剩的批评,是一种不及物的文学批评,是需要批评和反思的。这里面就有一个中国古典文论的现代转型问题。如何把深厚、驳杂的古典文论激活、发掘、转型,这需要文学理论家多深厚的功力?就目前看,我们的一些学者还是火候不到。即便作为一个批评家,如何借鉴古典文论,进行文学批评,也是一个不简单的问题。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我认为,就是对晚明小品的一次激活。但他能提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与他的“拿来主义”的世界眼光分不开。

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从事文学批评,还是要回到文本,对文本的感觉才是关键。所以,我比较喜欢新批评,虽然有时做得有点过于繁琐,但文学批评回到文本,做文本细读,这是真正的批评之路。

耶鲁学派其实还是新批评,基本是新批评第三代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文本细读,我是很钦佩的。布鲁克斯的《精致的瓮:诗歌结构研究》,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韦勒克的《近代文学批评史》(八卷)等,都是杰作。我们需要这样的批评,这样的文本细读也并不多。当然,新批评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更适合微观分析,不长于宏观研讨。在文体上,可能更擅长分析诗歌,面对长篇小说就略显困难。

新批评,主要关注的是形式。这是我们当下的文学批评所缺乏的。我们的批评太社会化、文化化、心理化,甚至人情化了。表扬起作家或作品,不遗余力,什么好词都用上了。读那些评论,洋洋洒洒,文采飞扬,但都是不及物的批评,空对空,把里面的作品和作家,换一个其他的,这篇文章照样成立。

当然,真正的文学批评,最重要的还是艺术直觉。我觉得优秀的批评家,需要丰厚的学养,要读很多经典作品,要读很多理论书。但最关键的是要将这些理论化成自己的血肉,化成自己的艺术直觉,化成自己的慧眼。像鲁迅、茅盾、胡风、李健吾、朱自清、沈从文等的批评文字,很少直接征引理论,但通读他们的文字,文字后面是有很深厚的理论学养的。他们的批评至今依然有那么鲜活的生命力,不仅仅是他们使用了先进的理论,而更多的是他们优秀的甚至卓越的艺术直觉,和他们对作品的文本细读。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至今依然可读,原因也在此。

如果仅仅限于搬用理论,而缺乏优秀的艺术直觉,这种所谓的科学性的批评,是有问题的。深受新批评影响的批评家夏志清当年曾说“文学批评不可能是真正科学化的”,我同意这个观点。

本文来自【新甘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