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记内蒙古画家彭义华
大家好,自拍之下的中国女性视频「中国女性审美变化」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作者:北京理工大学 张盟初
作为一款自带美颜功能的手机,18年底新款iPhone手机的新功能引起了部分西方用户的反感,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自我欺骗的方法而抗议。最终导致官方在下一个系统版本中取消了这个“bug”。
自拍已经成为风靡全球的行为,甚至对于很多人来说,自拍不仅仅有记录、纪念、分享的功能,更多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无论是学习、生活、工作、旅行,自拍一定不会缺席。中国女性在自拍时美颜和滤镜已经成为了约定俗成的套路,甚至市场上主打美颜功能的手机也备受追捧。那么,中西方女性对于美颜的看法为何差距如此之大?
一、女性形象的刻画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中西方对女性形象的媒介塑造、中西方女性价值观等方面。在女性形象媒介塑造上,《<簪花仕女图>与<西斯廷圣母>中女性形象美之比较——浅议中西方的和谐美理想》和《女性美的不同诠释——<洛神赋图>与<维纳斯的诞生>中的女性形象比较研究》均认为,在古典艺术范畴中,中西方美术中对于女性形象的刻画,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刻画女性形象时注重神与形兼备,强调象外之象;西方刻画女性更注重客观真实,再现女性的形象美。“中国绘画侧重于表现;而西方绘画则更为偏重于画面的具象性,突出客观的‘真实’,明显地侧重于再现。”“一个是中国式美女意象化的表现形象,一个是西方式美女典型化的再现形象。”
对于现代女性的媒介刻画来看,吴越民对中美三份重要报纸2011年报道的女性形象进行量化与质化研究,认为传媒系统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受到了社会传统、社会价值观,乃至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深刻影响。经过研究发现,虽然中美的报纸上女性参与政治与公共事务不断增多,同时女性也走进主流文化,不再被性别边缘化,女性开始拥有更多自我意识,更多关注自身的发展,但“由于中美两国女性文化的差异,如中美女性参政运动的独立性差异、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程度的差异、中西方传统性别文化对女性的影响、中西方女性在社会性发展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集体本位主义与西方强调个人主义的文化传统的差异、中美女性教育文化背景的差异等等因素,使得中美报纸在女性形象塑造上也存在着许多差异。”
另外,有不少研究从中西方女性自我意识、社会地位来谈其中差异。相较而言,西方女性在婚后仍能保持事业的比例较大。此种研究如《中西方婚姻观中女性地位的不同及成因分析》,并将根源指向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
本研究选取了五位女性自拍者参与深度访谈,通过访谈了解其自拍美颜情况,及自拍时美颜原因,并通过其表层原因来探究背后的根本原因。访谈时间从30分钟至60分钟不等,文中使用均为化名。同时,为了保证研究的全面性,也会结合相关理论对本研究进行阐释。
二、自拍者的美颜心理路径
借助美颜和滤镜的帮助,自拍照片中的美貌程度几乎都要高于自拍者本身。
26岁的记者美琳可谓是自拍道路上的前辈,手机刚刚开始有前置摄像头时她就开始用手机和相机一起自拍,因为自拍可以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动作,且不用求助于他人。相机自拍还要导入电脑中用Photoshop修图,现在的手机自拍方便至极,以至于“都不用怎么修图”。“因为我觉得从那时候的卡西欧,到现在的美图T8、T9,到什么美颜相机、无他相机,拍出来已经给你又磨皮、又大眼、又瘦脸。”“比如像美图那种手机,我觉得它真的是拯救无数少女。反正生活很艰难了,用照片骗骗自己也是好的。”美琳认为每个人对于自己的真实外貌还是有理性认知的,能够清晰认识到自己与美颜后的自己的差距,但是自拍美颜是对真实世界的一种间接补偿,人们能够从更优的自我中获得心理上的愉悦感。
根据极光数据公司的手机修图应用软件数据报告,有超过3400款美图应用软件供中国消费者使用,自拍美颜已经成为固定模式,平均每个拍照修图用户安装2.4款同类软件。
28岁的美容师晓颖对于自拍美颜后的自己的热情,要远远高于研究如何修图的技术,因为这些美颜应用已经足够成熟,手机里存着5个自拍应用,每次拍照时,她都会选择其中的“默认美颜”或“一键美颜”。“你自拍了之后,看到你这个照片,你会找到一些自信吧。还有就是为别人点赞嘛,就是别人看到你,说你太漂亮了,太美了,给点个赞。”在与晓颖的对话中,与其说自拍是能够增加自信的工具,不如说美颜后的自己和得到他人赞美的自己能够给她带来自信。自拍成为一种自我确认和自我表达的手段,而期望获得他人赞美与认可也是人作为社会的人的天性,后续的社交互动也更加倾向于去分享美颜后的自拍。
颖迪是一名21岁的在校大学生,除了皮肤修饰等一般美颜外,她还可以将神态憔悴、素颜的容貌修饰成上妆效果。“对,眼睛会变大,脸会变小那种。因为现在的很多APP比较高级,可以自己画上去一些东西。比如说那种眼影、眼线、睫毛都可以自己画上去。”但是颖迪也认为,这种加妆容的步骤毕竟比较复杂,并非日常自拍中常用的手段。在自拍中,因为大部分只有面部出现,所以皮肤的状态是最重要的。“主要原因还是磨皮,美化美白,主要是皮肤,因为在照片上的话,它不显整个人气质(即很少拍摄全身),然后如果皮肤变好,整个人就变得很好看。”
所有被访者都提及了磨皮处理是必经的步骤,除此以外,瘦脸是大部分女生对于自拍成像的诉求。如果不对镜自拍,一般的自拍来说,最突出的部分便是面部。但对于过于瘦削的女孩来说,瘦脸并非是处理脸型的唯一标准。“会去调整一下皮肤状况。我会把这个照片的整体比例状态调整到让我自己感觉舒服。”22岁的舞蹈班班主任乔雪如此说。
从此访谈中能看出,被访者会根据实际情况做不同的美颜调整,在自拍完成后,自拍者会凝视审视自己的样貌,然后根据不同情况来设计自拍照中理想的自己。
在无法见到真人的时候,你的自拍照是你最好的形象代言。在社交网络中,自拍照仿佛是一张个人名片,我们借此来“贴近”未曾谋面的人,也借此来形成熟人的他维印象。以上四位被访者的自拍照除了具有自我凝视和在社交网络分享的功能外,几乎没有提到其它用途。
而32岁设计师如怡是一名单身未婚女青年,她的自拍照较他人又多了一重功能,如果她的社交工具头像使用的是自拍照,对于相亲对象和潜在的追求者都是一个自我展示,但明显地,这种展示会高于实际情况。“相亲时对方首先要看照片,去年有个比我小一点的男生看过我的自拍头像,在见面一次后就没了下文,介绍人含蓄地说是因为我本人比自拍照显老。可现在有哪个女生自拍不修图啊,至少都会磨皮。”此后,如怡再挑选自拍照的时候会在两方面都做考量:第一要适度接近真实,第二要适度高于真实。这中间平衡关系是如怡在每一次自拍美颜时要考虑的内容。这种考虑似乎会出现在每一位的被访者身上,因为所有被访者都预设了自拍照他者观众的存在,从而自拍的美颜过程,更多了他者导向。
三、中国女性自拍美颜的深层次原因
在人们的普遍感知下,女性从事自拍或者晒自拍的频率要远远大于男性,很多人将之归因于女性爱美的天性。但“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女性的气质和行为方式是文化建构的。同时性别操演理论也认为“性别化的身体是通过一系列的排除和否定来建构的。” 人们不仅仅拥有自己的身体,还执行自己的身体。通过既有理论可以看出,女性对于容貌外在的追求,是由历史背景和社会价值所建构的。
在以往的世界范围内,主要文明都为男权制社会,上层位置和社会资源大部分由男性所掌控,女性在大部分时间内处于被动地位。同时,女性爱美的“天性”也不断进化自长久以来的择偶策略。在择偶的进化中,男性会选择外貌较好的女性作为伴侣,在逻辑上认为美的女性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基因,更利于下一代的繁衍,而女性在择偶时则会看重男性是否能够带来安稳的生活条件,这与男性能够提供的资源多少有关。在当今社会中,人们仍能看到如此偏好的延续。当男性认为自己有足够的社会地位和经济资本后,潜意识认为自己有条件选择年轻貌美的女性为伴。有研究显示,男性在选择伴侣时,年龄、外貌因素是高于其他因素的。在中国、美国、意大利、波兰、哥伦比亚等数个地区得出的结论无一例外。同时,男性在择偶时大都比女性更看重外貌。由此可见,拥有良好的外貌是女性追求的资源之一。但对于自拍美颜来说,照片中美化的自我,是对现实身体的一种加持,似乎能以最快的方法提高颜值。
相比起西方女性来讲,中国女性较为注重外貌,并害怕随着时间的消逝导致容颜一并衰老。英国医疗保健组织保柏(Bupa)曾做过一项调查,该组织向12个国家的12262人询问他们对老龄化的态度。一半以上的年龄在45至54之间的中国人认为自己老了。但法国是最“年轻的”国家,几乎三分之一的法国受访者认为,人们在80岁时才老去。中国女性自拍美颜的背后,首先是对理想自我的向往,通过高于真实的美貌来自我确认,从而能够获得内心和社交领域的成就感。但另一方面,她们还不够接纳真实的自己。通过访谈可以看出,被访者中大部分人清楚真实自己和美颜后自己之间的差距,但还是对自拍美颜趋之若鹜,甚至一句流行语“你有多久没看过前置摄像头里的自己了”则意为人们常常拒绝不加美颜的自拍效果。
四、足够美的中国女性
在文化场域下的自拍实践,人们通过自我造像进行自我记录、凝视、确定,并通过社交网络将自拍交换出去,从而获得社交互动与他人认可,来连通内心的孤岛。虽然很多时候,自拍带着社交分享的预期来进行,但这项“自我之镜”的活动可以不以他人为导向。我们将自拍作为记忆的代具,来反映自我,记录自我,或许去掉美颜后的真正的自己,才是人们不断追求、探索、拥抱的自己。
随着中国社会教育规模趋于稳定,及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面临着缓慢回升的趋势。另外,18年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智库——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一份报告也指出:中国妇女对全国GDP的贡献值高达41%,相比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女性,中国女性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最大。可见在现有情况下,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位于世界前列,她们能够凭借自我的努力获得更多维度的尊重,而并非仅靠外貌来获得成就感,同时,她们会更能接纳自己,尊重个体的个性差异。意识的生成和改变需要长时间的涵化,自拍会逐渐成为中国女性自我记录、自我展示的方式,被呈现的她们足够真实,足够自信,足够让人充满希望。(参考文献略)
来源: 光明网-学术频道